夏日寄愚坦二上人

作者:釋道潛 朝代:宋代

夏日寄愚坦二上人原文

仙潭從古水雲鄉,不羨西湖六月涼。

支港官河通市井,采菱拾翠有舟航。

觚稜迥與星辰接,鐵鳳疑參鸛鶴翔。

九夏登臨輸二子,一時摹寫付詩囊。

詩詞問答

問:夏日寄愚坦二上人的作者是誰?答:釋道潛
問:夏日寄愚坦二上人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夏日寄愚坦二上人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陽韻

參考注釋

水雲鄉

水雲瀰漫,風景清幽的地方。多指隱者游居之地。 宋 蘇軾 《南歌子·別潤守許仲途》詞:“一時分散水雲鄉,惟有落花芳草斷人腸。” 傅榦 註:“ 江 南地卑濕而多沮澤,故謂之水雲鄉。” 宋 陸游 《秋夜遣懷》詩:“六年歸臥水雲鄉,本自無閒可得忙。” 胡懷琛 《為湯磷石題鴛湖垂釣圖》詩:“超然絶塵想,寄懷水雲鄉。”

不羨

不過分。《淮南子·精神訓》:“無天下不虧其性,有天下不羨其和。” 高誘 註:“羨,過;和,適也。”

西湖

湖名。在浙江省杭州市區以西,三面環山(有南高峰、北高峰、玉皇山等),周長15公里,被孤山、白堤、蘇堤分隔為外西湖、里西湖、後西湖、小南湖和岳湖

六月

《詩·小雅》篇名。序云:“《六月》, 宣王 北伐也。”《國語·晉語四》:“ 秦伯 賦《六月》。” 韋昭 註:“《六月》,道 尹吉甫 佐 宣王 征伐,復 文 武 之業。《小雅》其詩云:‘王於出征,以匡王國。’二章曰:‘以佐天子。’三章曰:‘共武之服,以定王國。’此言 重耳 為君,必霸諸侯以匡佐天子。”後多用以指衛國定亂的正義之師。《樂府詩集·郊廟歌辭七·梁郊祀樂章》:“白日體無私,皇天輔有德。七旬罪已服,六月師方克。” 明 夏完淳 《大哀賦》:“於是竿木羣興,風雲畢會,興六月之師,振九天之鋭。”

官河

運河。 唐 劉商 《醉後》詩:“醒來還愛浮萍草,漂寄官河不屬人。”《舊唐書·敬宗紀》:“ 揚州 城內,舊漕河水淺,舟船澀滯,輸不及期程。今從 閶門 外古 七里港 開河,向東屈曲,取 禪智寺橋 ,東通舊官河,計長一十九里。”《宋史·河渠志七》:“ 黃巖縣 舊有官河,自縣前至 溫嶺 ,凡九十里。” 清 吳偉業 《揚州》詩:“官河楊柳誰新種,御苑鶯花豈舊遊。”

通市

猶通商。《孔叢子·陳士義》:“誘之以其所利而與之通市,則自至矣。”《資治通鑑·魏文帝黃初二年》:“ 鮮卑 大人 步度根 …… 厥機 等因 閻柔 上貢獻,求通市。” 胡三省 註:“通關市,以其土物與中國互市也。” 孫中山 《行易知難·以飲食為證》:“昔者中西未通市以前,西人只知烹調一道, 法國 為冠。及一嘗 中國 之味,莫不以 中國 為冠矣。”

采菱

樂府清商曲名。又稱《採菱歌》、《採菱曲》。 晉 郭璞 《江賦》:“忽忘夕而宵歸,詠《採菱》以叩舷。” 南朝 宋 鮑照 《代春江行》有“奏《採菱》,歌《鹿鳴》”之句,並作《採菱歌》七首。 南朝 梁武帝 制《江南弄》,中有《採菱曲》一首,其辭曰:“歌《採菱》,心未怡,翳羅袖,望所思。”參閱《樂府詩集·相和歌辭一·<江南>序》、《清商曲辭七·<江南弄>序》。

古代歌曲名。《楚辭·招魂》:“《涉江》、《采菱》,發《揚荷》些。” 王逸 註:“ 楚 人歌曲也。” 南朝 宋 謝靈運 《道路憶山中》詩:“《采菱》調易急,《江南》歌不緩。” 元 張翥 《多麗》詞:“澄碧生秋,鬧紅駐景,《采菱》新唱最堪聽。”

拾翠

拾取翠鳥羽毛以為首飾。後多指婦女遊春。語出 三國 魏 曹植 《洛神賦》:“或採明珠,或拾翠羽。” 南朝 梁 紀少瑜 《游建興苑》詩:“踟躕憐拾翠,顧步惜遺簪。” 唐 吳融 《閒居有作》詩:“踏青堤上煙多緑,拾翠江邊月更明。” 元 趙善慶 《落梅春·暮春》曲:“尋芳宴,拾翠游,杏花寒禁菸時候。” 清 納蘭性德 《踏莎美人·清明》詞:“拾翠歸遲,踏青期近,香箋小迭鄰姬訊。”

舟航

(1).船隻。《淮南子·主術訓》:“大者以為舟航柱樑,小者以為楫楔。” 晉 左思 《吳都賦》:“汎舟航於 彭蠡 ,渾萬艘而既同。” 唐 白居易 《登老君閣望洛城》詩:“中橋車馬長無已,下渡舟航亦不閒。” 清 余懷 《板橋雜記·珠市名妓》:“水閣外環列舟航如堵墻。”

(2).猶津梁。 南朝 梁 沉約 《答釋法雲書》:“實不刊之妙旨,萬代之舟航。” 唐 楊炯 《臥讀書架賦》:“濟筆海兮爾為舟航,騁文囿兮爾為羽翼。”

(3).拯濟。《宋書·武帝紀中》:“相國 宋王 天縱聖德,靈武秀世,一匡頽運,再造區夏,固以興滅繼絶,舟航淪溺矣。”

(4).比喻濟世的良才。《晉書·劉弘陶侃等傳贊》:“ 長沙 勤王,擁斾戎場。任隆三事,功宣一匡。繄賴之重,匪伊舟航。” 唐 楊炯 《<王勃集>序》:“幼有鈞衡之略,獨負舟航之用。”

觚稜

亦作“ 觚稜 ”。1.宮闕上轉角處的瓦脊成方角棱瓣之形。亦借指宮闕。《文選·班固<西都賦>》:“設璧門之鳳闕,上觚稜而棲金爵。” 呂向 註:“觚稜,闕角也。”《後漢書·班固傳上》作“柧棱”。 宋 王觀國 《學林·觚角》:“所謂觚稜者,屋角瓦脊成方角稜瓣之形,故謂之觚稜。” 明 郎瑛 《七修類稿·天地三·天目山》:“ 西周 浸冷觚稜月,未必遷 岐 説果非。”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三百:“北望觚稜南望雁,七行狂草達京華。” 郁達夫 《偶成》詩:“不羨神仙況一官,觚稜那復夢 長安 。”參見“ 柧棱 ”。

(2).借指京城。 宋 秦觀 《赴杭倅至汴上作》詩:“俯仰觚稜十載間,扁舟江海得身閒。” 康有為 《出都留別諸公》詩:“無端又作觚稜夢,醒視扁舟落五湖。”

(3).借指故國。 梁啓超 《游箱 * 溫泉作》詩:“忽起觚稜思,鄉心到 玉關 。”

(4).稜角。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五》:“時河冰方結,觚稜如鋒刃。”

(5).比喻言行方正剛烈。 清 方文 《喜左又錞見訪即送其歸里》詩之一:“時危明且晦,未可太觚稜。”

見“ 觚稜 ”。

星辰

星的總稱

日月星辰

鐵鳳

古代屋脊上的一種裝飾物。鐵制,形如鳳凰。下有轉樞,可隨風而轉。《文選·張衡<西京賦>》“鳳騫翥於甍標,鹹遡風而欲翔” 三國 吳 薛綜 註:“謂作鐵鳳凰,令張兩翼,舉頭敷尾以函屋上,當棟中央。下有轉樞,常向風如將飛者焉。” 南朝 梁 陸倕 《石闕銘》:“蒼龍玄武之制,銅雀鐵鳳之工。” 唐 杜甫 《大雲寺贊公房》詩之三:“玉繩迴斷絶,鐵鳳森翱翔。” 宋 蘇軾 《送陳睦知潭州》詩:“ 朝元閣 上酒醒時,臥聽風鑾鳴鐵鳳。”

疑參

疑惑猜測。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嬰寧》:“彼此疑參,但聞室中吃吃,皆 嬰寧 笑聲。”

鸛鶴

鳥名。形似鶴,嘴長而直,頂不紅,常活動於水旁,夜宿高樹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鸛鶴也。——宋· 蘇軾《石鐘山記》

九夏

(1).古樂名。《周禮·春官·鍾師》:“鍾師掌金奏。凡樂事以鐘鼓奏九夏:《王夏》、《肆夏》、《昭夏》、《納夏》、《章夏》、《齊夏》、《族夏》、《裓夏》、《驁夏》。” 鄭玄 註:“九夏皆詩篇名,頌之族類也。此歌之大者,載在樂章,樂崩亦從而亡。” 清 夏炘 《學禮管釋·釋九夏樂章》:“九夏皆門庭之樂也。《周禮·大司樂》:‘王出入則令奏《王夏》;屍出入則令奏《肆夏》;牲出入則令奏《昭夏》。’出入,謂出門入門也。”《樂府詩集·郊廟歌辭六·唐祀九宮貴神樂章》:“金奏九夏,圭陳八薌。”

(2).夏季,夏天。 晉 陶潛 《榮木》詩序:“日月推遷,已復九夏。” 唐 太宗 《賦得夏首啟節》:“北闕三春晚,南榮九夏初。” 清 李漁 《閒情偶寄·頤養·行樂》:“九夏則神耗氣索,力難支體。”

(3).九州華夏。 蔡東藩 許廑父 《民國通俗演義》第六回:“前因民軍起事,各省回響,九夏沸騰。”

登臨

登山臨水或登高臨下,泛指遊覽山水

南望彭澤、 都昌諸山,煙雨空濛,鷗鷺滅沒,極登臨之勝。—— 宋· 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一時

(1) 一個時期

此一時彼一時

一時多少豪傑。——宋·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2) 短時間

一時半刻

一時紉。——《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一時從者千人。——清·邵長蘅《青門剩稿》

(3) 同一時候。

一時收禽(一時:同時。禽:通“擒”。收禽:逮捕奸黨)。——《後漢書·張衡傳》

一時皆下。——唐·李朝威《柳毅傳》

一時齊發,眾妙畢備。——《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4) 一些時候

攻一時。——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摹寫

(1) 照原作謄寫或臨摹

(2) 泛指用文字描述;描寫

摹寫人物情狀

詩囊

貯放詩稿的袋子。語本 唐 李商隱 《李長吉小傳》:“恆從小奚奴,騎距驢,背一古破錦囊,遇有所得,即書投囊中。” 宋 陸游 《病中偶得名酒小醉作此篇是夕極寒》詩:“詩囊羞澀悲才盡,藥裹縱橫覺病增。” 清 周亮工 《寄閩南高雲客蔣用弢謝爾將》詩:“難從酒伴浮三雅,自解詩囊詠七哀。” 梁啓超 《臘八小飲》詩:“客懷澒洞詩囊窄,鄉思低迷粥鼓遙。”

詩詞推薦

  • 送鄭使君

    貫休唐代〕刺婺廉閩動帝台,唯將清淨作梯媒。綠沈槍卓妖星落,白玉壺澄苦霧開。仁愛久懸溪上月,恩光又發嶺頭梅。天資
  • 五更轉·其二·無相五首

    敦煌曲子唐代〕二更深。菩提妙理誓探尋。曠徹清虛無去住。證得如如平等心。
  • 沁園春(再和)

    李曾伯宋代〕秋豈悲人,人不悲秋,比春更濃。有蕙蘭風度,尚存芳菊,牡丹之獻,猶在芙蓉。舉蟹持醪,得鱸作鱠,晉宋間人
  • 嵩山高

    吳三樂明代〕望嵩岳兮乃在伊,洛之浦箕潁之隈。巃嵷萬仞何奇哉,盤礡中原橫九垓。陰陽昏曉多變態,吐吞日月相縈迴。翠屏
  • 青龍橋西·其一

    乾隆清代〕三朝陣雨不成寸,二麥逮秋亟望霖。或者靈泉較潭速,躬祈庶鑒渴恩心。
  • 哀湯與立父

    王之道宋代〕尚記宣和末,賢科擢阿戎。義方傳輦下,士譽走江東。賀廈心雖切,披雲意自忡。思君想眉目,悲咽對西風。
  • 滿庭芳 寒食傷先兄正戲公 共博而守歲,後同

    宋褧元代〕魂黯雪山,淚零風野,轉頭三度清明。感今懷舊,何事不傷情。文史共、梁園書幾,梟慮對、湓浦燈檠。逕行處,
  • 石頭田

    方回宋代〕晝欲求一淘,有灶無灶煙。夜欲求一榻,有屋無屋椽。歷歷數百里,無人居道邊。問言何至此,我亦為恍然。江西
  • 乾隆清代〕入山已無暑,先秋更逢爽。閒云何處徂,遙天茲益朗。披籟似聞笙,覺涼欲添氅。縱目寥廓表,寄情碧落上。
  • 登上嶺游黃山

    陳天麟宋代〕朝陽滉漾水朦朧,曉煙橫抹天微風。三十六峰不著色,點綴淡墨排秋空。小山連延大山倨,林深無人但云樹。平生
  • 忠武侯

    李覯宋代〕齊霸燕強舊有基,當年管樂易為奇。何如新野羈棲後,正值曹公挾帝時。指畫二州收漢燼,安排八陣與天期。才高
    夏日寄愚坦二上人原文_夏日寄愚坦二上人的賞析_古詩文
  • 菩薩蠻(七夕·般涉調)

    張先宋代〕牛星織女年年別。分明不及人間物。匹鳥少孤飛。斷沙猶並棲。洗車昏雨過。缺月雲中墮。斜漢曉依依。暗蛩還促
    夏日寄愚坦二上人原文_夏日寄愚坦二上人的賞析_古詩文
  • 連日同四槐丈飲沈御史園有感

    余繼登明代〕昨日看花花滿枝,今朝花已半離披。因憐聚散渾如此,始信衰榮亦若斯。令節正當三月候,相逢況是七年時。共君
  • 治圃雜書二十首

    方回宋代〕今日春才暖,侵晨董蒔耘。禽聲眠欲覺,花氣夢先聞。樹絡蜘蛛縷,泥鎪{左月右旬}{左月右忍}紋。乾坤無晝
  • 雨中送客

    楊萬里宋代〕閒人也解有忙時,送客誰令作許痴。一夜黑風吹白雪,昨朝紫陌總黃泥。
    夏日寄愚坦二上人原文_夏日寄愚坦二上人的賞析_古詩文
  • 掛瀑檐言理

    乾隆清代〕山左湖弗凍,以其近泉耳。山右湖仍凍,乃以遠泉矣。然則瀑何來,試為言其理。是瀑非是泉,香山引流水。流水
  • 秋湖上晚景四首

    宋庠宋代〕曲檻堪何倚,幽芳幾獨尋。頹雲山露頂,孤月水呈心。翹鷺多依淺,驚魚更就深。歸懷無晤語,身世兩浮沈。
  • 眼兒媚(寓城思歸竹庵留行賦呈)

    黎廷瑞宋代〕暖雲挾雨洗香埃。劃地峭寒催。燕兒知否,鶯兒知否,廝句春回。小樓日日重簾卷,應是把人猜。杏花如許,桃花
    夏日寄愚坦二上人原文_夏日寄愚坦二上人的賞析_古詩文
  • 聞河南得雨

    乾隆清代〕皇都疊報得春霖,齊鄭畿南盼好音。況是天中尤重麥,沾膏果足慰予心。
  • 同晏著和飲薛園坐中賦

    韓維宋代〕鄙生秉愚尚,與世實齟齬。寄身軒裳內,懶惰眾不數。朅來西都游,獲並丞相府。命駕多從君,載酒即得侶。洛水
夏日寄愚坦二上人原文_夏日寄愚坦二上人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