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徒銘

作者:釋惟照 朝代:宋代

勸徒銘原文

身心無拘,動寂無知。

如大死人,無倚無依。

無拘者寬,無知者安。

無內無外,無定無觀。

無適無莫,無造無作。

無去無來,無好無惡。

一道清虛,萬法如如。

愚極成智,智極成愚。

超諸數量,孰雲比況。

淨盡不留,無法可尚。

識不可識,智不可知。

誰家之子,兀然巍巍。

巍巍不存,根塵穎脫。

如憨如痴,落落魄魄。

不惜口業,為了說破。

笑殺闍梨,山僧罪過。

詩詞問答

問:勸徒銘的作者是誰?答:釋惟照
問:勸徒銘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勸徒銘是什麼體裁?答:四言詩
問:釋惟照的名句有哪些?答:釋惟照名句大全

注釋

1. 四言詩

2. 同上書卷三○

參考注釋

身心

(1) 肉體和精神

身心健康

(2) 心思,精神

身心恍惚

(3) 指人的品德修養

而非是者,雖有切於身心性命之事,可以收取善之益,求一層己焉而不可得也。——清· 劉開《問說》

無知

不懂情理;缺乏知識

年幼無知

死人

(1).已死的人。《詩·小雅·小弁》:“行有死人,尚或墐之。”《國語·晉語二》:“葬死者,養生者,死人復生不悔,生人不媿。”《荀子·天論》:“道路有死人。”

(2).使人死亡。如:這樣做不會死人。

(3).詈詞。 余開選 《獅人》:“我正要找你,不知你這個死人到哪去了。”

知者

能了解的人;有見識的人。 唐 元稹 《琵琶歌》:“曲名《無限》知者鮮,《霓裳羽衣》偏宛轉。” 宋 蘇軾 《以雙刀遣子由次其韻》:“作詩銘其背,以待知者看。” 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七:“故余嘗謂 太白 詩,謹守古人繩墨,亦步亦趨,不敢相背。至 杜陵 乃真與古人為敵,而變化不可測矣……但可為知者道,難與俗人言。”

有智慧的人。《周禮·考工記序》:“知者創物,巧者述之。” 陸德明 釋文:“﹝知﹞音智。”《史記·商君列傳》:“愚者闇於成事,知者見於未萌。” 唐 杜甫 《貽華陽柳少府》詩:“鬱陶抱長策,義仗知者論。” 章炳麟 《文學說例》:“黨同妬真,以破碎譏知者,人心渾渾,日益頑嚚,良有以也。”

無內

猶言無窮小。與“無外”相對。《淮南子·精神訓》:“無外之外至大也,無內之內至貴也。” 高誘 註:“無內言其小。” 漢 蔡邕 《汝南周巨勝碑》:“沉靜微密,淪於無內;寬裕弘博,含乎無外。”

不接納。內,“ 納 ”的古字。《史記·留侯世家》:“鯫生教我距關無內諸侯, 秦 地可盡王,故聽之。”

無外

(1).謂古代帝王以天下為一家。《公羊傳·隱公元年》:“王者無外,言奔,則有外之辭也。” 何休 註:“王者以天下為家,無絶義。” 唐 杜甫 《夔州歌》之三:“羣雄競起問前朝,王者無外見今朝。”

(2).猶無窮,無所不包。《管子·版法解》:“天覆而無外也,其德無所不在。”《呂氏春秋·下賢》:“其大無外,其小無內。” 高誘 註:“道在大能大,故無復有外。” 晉 葛洪 《抱朴子·論仙》:“天地之間,無外之大,其中殊奇,豈遽有限?”《何典》第一回:“且説這 陰山 ……其大無外,其高無比。”

(3).沒有外物。《莊子·則陽》:“除日無歲,無內無外。” 郭象 註:“無彼我則無內外也。”

(4).指遠方。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惠澤播於黎苗,威靈振乎無外。” 晉 傅玄 《喜霽賦》:“播仁風於無外。” 宋 蘇軾 《興龍節集英殿宴教坊詞·小兒致語》:“若帝之初,達四聰於無外。”

(5).猶言沒有兩樣。《晉書·刑法志》:“ 江 左無外,蠻陬來格。” 宋 司馬光 《勸學歌》:“父教師嚴兩無外,學問無成子之罪。”

無適無莫

謂沒規定該如何,也沒規定不該如何。多指在堅持一定目標下,善用靈活權宜手段。語本《論語·里仁》:“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朱熹 集註:“適,專主也。《春秋傳》曰‘吾誰適從’是也。莫,不肯也。比,從也。 謝氏 曰:‘適,可也。莫,不可也。無可無不可,苟無道以主之,不幾於猖狂自恣乎?此佛 老 之學……聖人之學不然。於無可無不可之間,有義存焉。’” 三國 魏 劉劭 《人物誌·材理》:“心平志諭,無適無莫,期於得道而已。” 劉昞 註:“付是非於道,不貪勝以求名。” 晉 郗超 《奉法要》:“夫君子之心,無適無莫……宜其任行藏於所遇,豈有心於隱顯。”《法苑珠林》卷五四:“夫供會之法,以不限為本,無適無莫,乃應檀心。”《朱子語類》卷一一三:“﹝無適無莫:﹞此‘適’字,當為‘吾誰適從’之‘適’,音‘的’,是端的之意,言無所定,亦無不定耳。”

無造

(1).無事。造,事,指軍役之事。《詩·王風·兔爰》:“我生之初,尚無造。” 毛 傳:“造,為也。”

(2).無所造作。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論》:“故德與道為一,神與道為二。二,故有照以通化;一,故常因而無造。”

無作

(1).猶不使,不讓。《書·武成》:“惟爾有神,尚克相予,以濟兆民,無作神羞。” 孔 傳:“神庶幾助我渡民危害,無為神羞辱。”

(2).不自作,不賣弄。《書·蔡仲之命》:“康濟小民,率自中,無作聰明亂舊章。” 孔 傳:“無敢為小聰明,作異辯,以變亂舊典文章。”

(3).不發生,不興起。《莊子·齊物論》:“夫大塊噫氣,其名為風,是惟無作,作則萬竅怒號。”

(4).猶言無為而治。 宋 蘇軾 《省試策問》之三:“問:歷觀前世,天下初定,民始休息,下既厭亂而思靜,上亦虛心而無作,是以公私富溢,刑罰清省。” 宋 蘇軾 《神宗皇帝輓詞》之二:“典禮從 周 舊,官儀與 漢 隆。誰知本無作,千古自承風。”

(5).佛教語。謂無因緣之造作。《央掘魔羅經》卷二:“如來性是無作。”《百喻經·索無物喻》:“第二人言無物者,即是無相、無願、無作。” 宋 陳善 《捫虱新話·荊公<字說>多用佛經語》:“無土以為穴,則空無相;無工以穴之,則空無作。無相無作,則空名不立。”

無來

(1).不知所自來。《鶡冠子· * 》:“夫德知事之所成,成之所得,而後曰我能成之。成無為,得無來。”

(2).猶言無一來者。 晉 丘道護 《道士支曇諦誄》:“渟心獨得,標想千仞。虛以應物,無來不順。”

(3).沒有到來。 宋 蘇軾 《聞辯才法師復歸上天竺以詩戲問》:“昔年本不住,今者亦無來。此語竟非是,且食白楊梅。”

無惡

不憎恨。《詩·周頌·振鷺》:“在彼無惡,在此無斁。”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楚莊王》:“《詩》雲……‘無怨無惡,率由羣匹’,此之謂也。” 唐 韓愈 《唐越州刺史薛君墓志銘》:“公之初志,不以事累,僶勉以隨,亦貴於位,無怨無惡,中以自寳。”

沒有 * 意念。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深察名號》:“栣眾惡於內,弗使得發於外者,心也,人之受氣苟無惡者,心何栣哉。”

一道

一起

清虛

(1).清淨虛無。《文子·自然》:“ 老子 曰:‘清虛者天之明也,無為者治之常也。’” 三國 魏 阮籍 《首陽山賦》:“且清虛以守神兮,豈慷慨而言之。”《南史·王固傳》:“﹝ 王固 ﹞清虛寡慾,居喪以孝聞。”

(2).清潔虛空。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十一:“若疏食菜羹,則腸胃清虛,無滓無穢,是可以養神也。”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蓮香》:“次夜,果出刀圭藥啖生。頃刻,洞下三兩行,覺臟腑清虛,精神頓爽。”

(3).太空;天空。 晉 葛洪 《抱朴子·勗學》:“令抱翼之鳳,奮翮於清虛;項領之駿,聘跡於千里。” 唐 杜甫 《聽楊氏歌》詩:“滿堂慘不樂,響下清虛里。” 清 李漁 《蜃中樓·授訣》:“若使清虛無障礙,天孫不合阻銀河。” 郭沫若 《屈原賦今譯·離騷》:“讓超邁的精神在清虛中馳騁。”

(4).指月宮。 五代 譚用之 《江邊秋夕》詩:“七色花虯一聲鶴,幾時乘興上清虛。”

(5).指風露。 唐 孟郊 《北郭貧居》詩:“欲識貞靜操,秋蟬飲清虛。”

萬法

佛教語。梵語dharma,意譯“法”,指事物及其現象,也指理性、佛法等。“萬法”指一切事物。 南朝 宋 朱昭之 《難顧道士<夷夏論>》:“《金剛般若》,文不踰千,四句所弘,道周萬法。” 宋 蘇軾 《東林第一代廣慧禪師真贊》:“而況於出三界,了萬法,不生不老,不病不死,應物而無情者乎。” 明 汪廷訥 《獅吼記·攝對》:“有則萬法俱來,無時一絲不掛,貧僧 佛印 是也。”

如如

(1).佛教語。謂諸法皆平等不二的法性理體。如,理的異名。 隋 慧遠 《大乘義章》卷三:“諸法體同,故名為如……彼此皆如,故曰如如。” 唐 慧能 《壇經·行由品》:“萬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實。” 唐 李邕 《嶽麓寺碑》:“以因因入果果,以滅滅而會如如。”

(2).佛教語。指永恆存在的真如。 唐 白居易 《讀禪經》詩:“攝動是禪禪是動,不禪不動即如如。” 宋 蘇軾 《濁醪有妙理賦》:“如如不動而體無礙,了了常知而心不用。”

(3).佛教語。引申為永存,常在。 唐 賈島 《寄無得頭陀》詩:“落澗水聲來遠遠,當空月色自如如。”《西遊記》第九九回:“丹成識得本來面,體健如如拜主人。”

(4).恭順儒雅貌。 元 劉致 《正宮端正好·上高監司》套曲:“法則有準使民服,期於無刑佐皇圖。説與當途,無毒不丈夫,為如如把平生誤。” 明 陳所聞 《雙調玉抱肚·懷李如真》曲:“如如風範,幸龍門當年得攀。” 清 惲敬 《答方九江》:“前過 九江 ,留數日,視署舍如山居,僚屬循循如如,文學掌故,甚善甚善。”

(5).絡繹不絕。《爾雅·釋天》“二月為如” 清 郝懿行 義疏:“如者,隨從之義,萬物相隨而出,如如然也。”

(6).形容詞詞尾。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三:“癢如如把心不定,肚皮兒里骨轆轆地雷鳴,眼懸懸地專盼著人來請。”

數量

事物的多少

產品質量不高,數量再多也沒用

比況

(1).與類似事例進行比照。《漢書·刑法志》:“其後姦猾巧法,轉相比況,禁罔寖密。” 唐 權德輿 《雜詩》之二:“魂交復目斷,縹緲難比況。”《新唐書·牛僧孺傳》:“精金古器以比況君子。”

(2).比擬。

淨盡

一點兒沒剩

搜括淨盡

無法

沒轍,想不出辦法

我無法做出這道題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與藥相粘,不可取。——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學不可以已。——《荀子·勸學》

(2)

決不能,必須不

而勢力眾寡不可論。——《資治通鑑》

不可一概而論

(3)

與“非”搭配,表示必須或一定

今天這個會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可知

見“ 可知道 ”。

誰家

(1).何家,哪一家。《樂府詩集·相和歌辭二·蒿里》:“蒿里誰家地,聚歛魂魄無賢愚。”《水滸傳》第二八回:“ 武松 忍耐不住,按定盒子,問那人道:‘你是誰家伴當?怎地只顧將酒食來請我?’”《儒林外史》第二回:“ 王舉人 道:‘去年在誰家作館?’”

(2).誰,何人。 唐 張鷟 《遊仙窟》:“ 十娘 詠曰:‘眼心俱憶念,心眼共追尋;誰家解事眼,副著可憐心?’” 元 無名氏 《鴛鴦被》第二折:“他題的名姓兒別,語話兒差,空著我擔個沒來由牽掛,這不識羞的漢子你是誰家?” 孫犁 《澹定集·致鐵凝信(三)》:“ 魯迅 在《中國小說史略》中,曾列有對照表(即真人與書中人),也沒有聽說有誰家向作者提出抗議,或是起訴。”

(3).何處。 唐 李白 《春夜洛城聞笛》詩:“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 洛 城。” 宋 張元乾 《石州慢》詞:“誰家疏柳低迷,幾點流螢明滅。” 元 張壽卿 《紅梨花》第一折:“貪和你書生打話,暢好是兜兜搭搭,因此上不知明月落誰家。”

(4).怎樣。 唐 王建 《寄劉蕡問疾》詩:“年少病多應為酒,誰家將息過今春。” 宋 張炎 《數花風·別義興諸友》詞:“好遊人老,秋鬢蘆花共色。征衣猶戀去年客。古道依然黃葉,誰家蕭瑟!”

(5).怎能。 唐 韓愈 《杏園送張徹侍御歸使》詩:“歸來身已病,相見眼還明。更遣將詩酒,誰家逐後生。” 宋 吳文英 《瑞龍吟·送梅津》詞:“ 西湖 到日,重見梅鈿皺。誰家聽琵琶未了,朝驄嘶漏。”

(6).為什麼。 宋 蘇軾 《秋興》詩之一:“野鳥游魚信往還,此身同寄水雲間。誰家晚吹殘紅葉,一夜歸心滿舊山。” 宋 蘇軾 《謝人見和前篇》之二:“得酒強歡愁底事,閉門高臥定誰家。” 元 張可久 《折桂令·湖上道院》曲:“ 雙井 先春採茶, 孤山 帶月鋤花,童子誰家,貪看 西湖 ,懶誦《南華》。”

(7).甚么。 宋 無名氏 《張協狀元》戲文第二出:“生:適來聽得一派樂聲,不知誰家調弄?眾:《燭影搖紅》。” 錢南揚 校註:“誰家調弄,猶雲‘甚么曲調’。” 宋 張炎 《台城路·抵吳書寄舊友》詞:“雁拂沙黃,天垂海白,野艇誰家分曉?” 明 湯顯祖 《牡丹亭·驚夢》:“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8).甚么東西。 唐 杜甫 《少年行》:“馬上誰家白面郎,臨階下馬坐人牀。不通姓字粗豪甚,指點銀瓶索酒嘗。” 元 楊暹 《西遊記》第三本第十二出:“[鬼母雲]誰家一個黃口孺子,焉敢駡我?”參見 張相 《詩詞曲語辭彙釋·誰家》。

之子

這個人。《詩·周南·漢廣》:“之子于歸,言秣其馬。” 鄭玄 箋:“於是子之嫁,我願秣其馬。” 晉 潘岳 《悼亡詩》:“之子歸窮泉,重壤永休隔。” 金 元好問 《寄贈龐漢》詩:“之子貧居久,詩文日有功。” 清 方文 《李臨淮玄素招集松筠閣》詩:“之子蓄奇懷,中宵肆良讌。”

兀然

(1) 突兀的樣子

兀然聳立

(2) 兀的,忽然

兀然失笑起來

(3) 昏然無知的樣子

兀然躺下

(4) 依舊

多年未通音信,他兀然住在那個小山村

巍巍

高大壯觀的樣子

巍巍乎可畏。——明· 劉基《賣柑者言》

不存

(1).不存在。《左傳·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將安傅?”

(2).謂危險。《漢書·司馬相如傳下》:“卒然遇軼才之獸,駭不存之地。” 顏師古 註:“不存,不可得安存也。”

根塵

佛教語。佛家謂眼、耳、鼻、舌、身、意為六根,色、聲、香、味、觸、法為六塵。色之所依而能取境者謂之根;根之所取者,謂之塵。合稱根塵。《楞嚴經》卷五:“根塵同源,縛脫無二。” 唐 王維 《能禪師碑》:“至於定無所入,慧無所依,大身過於十方,本覺超於三世,根塵不滅,非色滅空,行願無成,即凡成聖。” 宋 蘇軾 《次韻定慧長老守欽見寄》之四:“根塵各清浄,心境兩奇絶。” 清 黃宗羲 《澤望黃君壙志》:“深恨釋氏根塵洗滌未浄。”

穎脫

(1).錐芒顯露。比喻充分顯現才華。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通變》:“憑情以會通,負氣以適變。采如宛虹之奮鬐,光若長離之振翼,迺穎脫之文矣。”《北史·魏收傳》:“ 收 本以文才,必望穎脫見知,位既不遂,求修國史。” 宋 葉適 《滕季度墓志銘》:“君獨智穎脫,固宜在左右,備顧問,不幸氛霧閉隔,失國之良寳,此余所以深惜也。”參見“ 穎脫而出 ”。

(2).謂超脫世俗的拘束。《晉書·陶潛傳》:“ 潛 少懷高尚,博學善屬文,穎脫不羈,任真自得,為鄉鄰所貴。” 宋 陸游 《跋南堂語》:“及其死也,乃卓然穎脫,人亦不得而議,是誠未易測也。” 陳衍 《元詩紀事·李元珪》:“作詩若不經思,往往超詣穎脫。”

(3).挺秀。 宋 李清照 《沁園春》詞:“山驛蕭疎,水亭清楚,仙姿太幽。望一枝穎脫,寒流林外,為傳春信,風定香浮。”

落落

(1) 形容舉止瀟灑自然;豁達開朗 <落落大方>

(2) 形容跟別人合不來;孤獨 <落落寡合>

(3) 堆積的樣子

落落大滿。——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魄魄

象聲詞。 宋 張舜民 《打麥》詩:“打麥打麥,彭彭魄魄。” 清 史震林 《西青散記》卷一:“山凹月泛陰火白,敗皷濕露聲魄魄。”

不惜

(1)

不顧惜

不惜工本

(2)

捨得

為革命不惜犧牲自己的一切

口業

(1).佛教語。佛教以身、口、意為三業。口業,指妄言、惡口、兩舌和綺語。《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十九:“有一種人,早晨看經念佛懺悔,晚間縱口業駡詈人。” 宋 蘇軾 《勝相院藏經記》:“結習口業,妄言綺語,論説古今是非成敗。” 明 李贄 《與周友山書》:“況於文字上添了許多口業,平生愛國憂民上又添了許多善業。”

(2).指詩文的創作。 唐 宋 人以詩文類綺語,故相比附。 唐 白居易 《寄題廬山舊草堂兼呈二林寺道侶》詩:“漸伏酒魔休放醉,猶殘口業未拋詩。” 宋 蘇軾 《庚辰歲正月十二日天門冬酒熟》詩之二:“口業向詩猶小小,眼花因酒尚紛紛。”

(3).藉以為生的產業。《清史稿·世祖紀一》:“其令所在有司廣加招徠,給以荒田,永為口業,六年之後,方議徵租。”

為了

為著一定的目的、理想、感情或其它利益

說破

把隱秘的事情或意思用話揭示出來

說破真相

闍梨

佛家語。梵語的音譯。“阿闍梨”的略稱,義為教育僧徒的軌範師,高僧,泛指僧

山僧

(1).住在山寺的僧人。 北周 庾信 《臥疾窮愁》詩:“野老時相訪,山僧或見尋。” 唐 劉長卿 《尋盛禪師蘭若》詩:“山僧獨在山中老,唯有寒松見少年。” 元 李宗冽 《題岳溪禪林精舍》詩:“山僧四五人,屢訪期識面。” 清 魏源 《武林紀游》詩之七:“百覓 理安寺 ,始與山僧晤。”

(2).僧人自稱的謙詞。《五燈會元·法眼宗·羅漢琛禪師》:“眾人既盡在此,山僧不可無言。”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三:“師曰:‘山僧過矣!夫人言明日作排,非今日矣。’”

罪過

(1) 罪行;過失

汝今何罪過。——《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2) 感謝

罪過村間一老兒,與我衣服盤費

(3) 責備(多見於早期白話)

老拙兩個薄薄罪過他兩句言語

詩詞推薦

勸徒銘原文_勸徒銘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