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美軒原文
儒賢不自居,遠慕六一翁。
洞岩天下奇,超出滁山峰。
鬱積秀和氣,鍾我蓋世公。
冰玉相輝映,盛事古無同。
公今忽乘箕,而我來自東。
列炬照幽遠,捫蘿扣玲瓏。
陽崖能奪景,陰岫自藏風。
巉絕異狀至,淙激洑流通。
須臾鐘磬發,乃得梵王宮。
亭制亦云舊,遠日增憑空。
禪老霜顛毛,歷歷記前蹤。
名儒天一涯,悵仰無歡悰。
諸友命之賦,萬象驕莫從。
異時憐湛輩,名托峴山崇。
詩詞問答
問:尤美軒的作者是誰?答:程迥
問:尤美軒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程迥的名句有哪些?答:程迥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一部
2. 在玉山之洞岩,玉泉先生所創,上饒公重葺
參考注釋
儒賢
賢能的儒士。《黃石公三略·上略》:“故主察異言,乃覩其萌;主聘儒賢,姦雄乃遯。”
自居
自以為了不起,過分倚仗居傲
以先進自居
六一翁
對 六一居士 的敬稱。 金 元好問 《游承天懸泉》詩:“此翁可是 六一翁 ?四十三年如電抹!” 清 曹寅 《尚中索書真州東園》詩:“子酹 六一翁 ,更誦《歸田》篇。”
天下
(1) 四海之內,全中國
魚鱉黿鼉為天下富。——《孫子·謀政》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孫丑下》
天下三分。——諸葛亮《出師表》
天下之美。——明· 劉基《郁離子·千里馬篇》
(2) 人世間,社會上
天下誰人不識君。——唐· 高適《別董大》
天下物皆然。——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天下事有難易乎。——清· 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
(3) 全世界,所有的人
天下縞素。——《戰國策·魏策》
天下順之。——《孟子·公孫丑下》
以天下之所順。
先天下之憂而憂。——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後天下之樂而樂。
(4) 國家或國家的統治權
傳天下不足多。——《韓非子·五蠹》
為天下理財。——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共爭天下。——《資治通鑑》
天下事誰可支柱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5) 自然界,天地間
知天下之寒。——《呂氏春秋·察今》
超出
超越;超過。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序志》:“其超出萬物,亦已靈矣。” 瞿秋白 《亂彈·談談<三人行>》:“因為他的思想的水平線和科學智識的豐富,超出於許多自以為‘寫實主義文學家’之上。”
山峰
山的尖頂
積秀
眾多的秀美景色。《晉書·陸雲傳》:“高詞迥映,如朗月之懸光;疊意迴舒,若重巖之積秀。”
和氣
態度平順溫和
待人和氣
蓋世
才能、功勳等壓倒當代,沒有人能比
蓋世無雙
項王乃悲歌憮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史記·項羽本紀》
玉相
謂純美如玉的本質。語出《詩·大雅·棫樸》:“追琢其章,金玉其相。” 毛 傳:“相,質也。” 晉 張華 《祖道趙王應詔詩》:“稟姿自然,金質玉相。” 南朝 梁 江淹 《知己賦》:“我筠心而松性,君金采而玉相。”
輝映
光輝映照
盛事
大事
亞特蘭大市的第26屆奧運會是國際體育界盛事
來自
表示來源,但通常不帶有肇始之意,而指從原有的以另一形式存在的人或物,通過賦與、移轉、演繹、模仿或再生而發生
主要收入來自開採煤礦
列炬
(1).排列火炬。 唐 皮日休 《叉魚》詩:“列炬春溪口,平潭如不流。”
(2).古代朝覲會同、郊廟祭饗等大禮時列於門內的火炬。 宋 王應麟 《困學紀聞·評詩》:“《年譜》謂 天寳 十載時 林甫 在相位,盍簪列炬之盛。”
幽遠
(1).深遠。《莊子·山木》:“彼其道幽遠而無人,吾誰與為鄰?”《後漢書·張衡傳》:“神明幽遠,冥鑒在茲。”《明史·胡深傳》:“師已至此,庸可緩乎?且天道幽遠,山澤之氣變態無常,何足徵也。”
(2).指幽居草野之士。《後漢書·魯丕傳》:“陛下既廣納謇謇以開四聰,無令芻蕘以言得罪;既顯巖穴以求仁賢,無使幽遠獨有遺失。” 宋 司馬光 《交趾獻奇獸賦》:“善有可旌,無間於幽遠;言有可采,不棄於微陋。”
捫蘿
攀援葛藤。 南朝 梁 范雲 《送沉記室夜別》詩:“捫蘿正憶我,折桂方思君。” 唐 宋之問 《靈隱寺》詩:“捫蘿登塔遠,刳木取泉遙。” 宋 王安石 《九井》詩:“捫蘿挽蔦到山趾,仰見吹瀉何崢嶸。” 清 俞正燮 《黟縣山水記》:“捫蘿挽葛,時有至者。”
玲瓏
(1) 精巧細微
小巧玲瓏
(2) 靈活敏捷
嬌小玲瓏
(3) 形容玉相撞擊的聲音
陽崖
向陽的山崖。《文選·謝靈運<於南山往北山經湖中瞻眺>詩》:“朝旦發陽崖,景落憩陰峯。” 劉良 註:“山南曰陽也。” 唐 暢當 《天柱隱所重答江州應物》詩:“陽崖全帶日,寬嶂偶通耕。” 唐 皎然 《顧渚行寄裴方舟》詩:“由來慣採無近遠,陰嶺長兮陽崖淺。”
自藏
自行隱藏。 漢 賈誼 《惜誓》:“彼聖人之神德兮,遠濁世而自藏。”《三國志·魏志·武帝紀》:“聽汝則違令,殺汝則誅首,歸深自藏,無為吏所獲。” 明 吳承恩 《送郡伯古愚邵公擢山東憲副序》:“ 度 , 承恩 之表孫也,自愛自藏,抑然於儕輩之後。”
自以為美好。藏,通“ 臧 ”。 漢 王充 《論衡·謝短》:“各持滿而自藏,非彼而是我,不知所為短,不悟於己未足。”
巉絕
(1).險峻陡峭。 唐 李白 《江上望皖公山》詩:“清宴 皖公山 ,巉絶稱人意。” 宋 蘇軾 《獨秀峰》詩:“倚天巉絶玉浮屠,肯與 彭郎 作 小姑 !” 潘飛聲 《題披秘石門》詩:“羣山鬱幽閟,巉絶排天閶。”
(2).形容聲音高亢。 唐 元稹 《和李校書新題樂府·五弦彈》:“ 趙璧 五絃彈徵調,徵聲巉絶何清峭。”
異狀
(1) 奇特的外形
(2) 反常的情形
洑流
(1).回漩的水流。 南朝 梁 何遜 《渡連圻》詩之一:“洑流自洄糾,激瀨視奔騰。” 唐 李鹹用 《江行》詩:“魚依沙岸草,蝶寄洑流槎。” 清 許承欽 《琉璃河》詩:“洑流摧古墓,烽堠斷漁家。”
(2).潛流;水潛流地下。 唐 錢起 《登覆釜山遇道人》詩之二:“山階壓丹穴,藥井通洑流。” 金 元好問 《黃華峪十絕句》之九:“也應嫌被紅塵涴,才近山門便洑流。” 元 王惲 《玉堂嘉話》卷六:“ 太行山 水皆洑流地中, 關中 諸水皆行流地上。”
須臾
(1) 片刻
須臾不可離
(2) 一會兒
須臾,蛇不見了。——《三國演義》
鐘磬
(1).鍾和磬,古代禮樂器。《周禮·春官·小胥》:“凡縣鐘磬,半為堵,全為肆。” 鄭玄 註:“鐘磬者,編縣之二八十六枚而在一虡,謂之堵。鍾一堵,磬一堵,謂之肆。” 晉 張華 《博物志》卷四:“ 漢 末喪亂,絶無金石之樂。 魏武帝 至 漢中 ,得 杜夔 舊法,始復設軒懸鐘磬。” 宋 蔡夢弼 《草堂詩話》卷一:“ 郭受 寄 杜 云:‘春興不知凡幾首。’ 杜 答云:‘藥裹關心詩總廢。’皆如鐘磬在簴,扣之則應。”
(2).佛教法器。 金 王庭筠 《超化寺》詩:“隔竹微聞鐘磬音,墻頭脩緑冷陰陰。”
(3).指鍾、磬之聲。 金 趙亮功 《甘露寺》詩:“別後聞鐘磬,山陰空夕陽。”
(1).鍾和磬。古代禮樂器。《禮記·檀弓上》:“是故竹不成用,瓦不成味……有鐘磬而無簨虡,其曰明器,神明之也。”《史記·樂書》:“然後鐘磬竽瑟以和之,乾戚旄狄以舞之。”
(2).鍾和磬。借指禮樂。 清 歐榘甲 《新廣東》五:“ 滿清 之入關,孰不有 漢 人為之功狗,以剗滅銷磨華種,以奉異族之鐘磬哉!”
(3).鍾和磬。佛教法器。 唐 岑參 《上嘉州青衣山中峰題惠淨上人幽居寄兵部楊郎中》詩:“猿鳥樂鐘磬,松蘿泛天香。” 巴金 《秋》二五:“他走到家不過五六十步的光景,忽然一陣鐘磬聲和念佛聲送進他的耳里來。”
梵王宮
本指大梵天王的宮殿。泛指佛寺。 唐 錢起 《歸義寺題震上人壁》詩:“太陽忽臨照,物象俄光煦。梵王宮始開,長者金先布。” 宋 蘇軾 《金門寺中見李留台與二錢唱和四絕句》之四:“一紙清詩弔興廢,塵埃零落梵王宮。” 元 關漢卿 《齊天樂·崔張十六事》曲:“梵王宮月輪高,枯木堂香菸罩。 法聰 來報,好事通宵。”豫劇《葉含嫣》:“隱居梵王宮,結交眾英雄。”
遠日
謂一旬以外的日子。《儀禮·特牲饋食禮》:“若不吉,則筮遠日,如初儀。” 鄭玄 註:“遠日,旬外之日。” 賈公彥 疏:“遠日,旬外之日者,謂上旬不吉,更於上旬外筮,中旬為旬之外日。”《隋書·禮儀志三》:“掌凶禮 嚴植之 定《儀注》,以亡月遇閏,後年中祥,疑所附月。帝曰:‘……祥逢閏則宜取遠日。’” 宋 王禹偁 《黃州謝上表》:“自後以改葬先臣,蒙恩給假,幸獲親於遠日,免積恨於終天。”
憑空
(1) 沒有證據地
憑空編造
(2) 在空中;凌空
顛毛
(1).頭髮。《國語·齊語》:“班序顛毛,以為民紀統。” 韋昭 註:“顛,頂也。毛,髮也。” 宋 梅堯臣 《依韻和楊敏叔吳門秋晚見寄》:“顛毛隨日減,冉冉不勝簪。” 清 趙翼 《寄晴沙》詩之一:“雖覺顛毛白,猶欣綵服斑。”
(2).見“ 顛毛種種 ”。
歷歷
一個個清晰分明
歷歷可數
歷歷在目
一涯
一方。《文選·古詩<行行重行行>》:“相去萬餘里,各在天一涯。” 李善 注引《廣雅》:“涯,方也。” 唐 高適 《重陽》詩:“百年將半仕三已,五畝就荒天一涯。” 宋 王安石 《上江寧府王龍圖啟》:“承乏一涯,彌闊門牆之便。”
歡悰
歡樂。 南朝 梁 何遜 《與崔錄事別兼敘攜手》詩:“道術既為務,歡悰苦未並。” 明 沉鯨 《雙珠記·術士玄謀》:“願取今朝憂況變歡悰。” 清 曾國藩 《復陳虎臣書》:“署內醫藥相尋,殊少佳趣,幸二小兒於元旦舉一子,少助歡悰。”
懽悰:快樂的心情。 宋 蘇軾 《賀新運使張大夫啟》:“矧惟雅故,尤激懽悰。” 明 何景明 《飲酒》詩:“寒宵寡懽悰,濁沽聊自謀。” 明 文徵明 《新年至湖上飲茶磨山絕頂》詩:“等閒陳跡還成古,老大懽悰不似前。”
萬象
一切事物或景象
包羅萬象
異時
(1).不同時候。《墨子·經上》:“久彌異時也,宇彌異所也。”《史記·仲尼弟子列傳》:“ 路 者 顏回 父,父子嘗各異時事 孔子 。” 晉 孫綽 《支遁方向子期》:“ 支遁 、 向秀 雅尚 莊 老 ;二子異時,風好玄同矣。” 唐 石貫 《和主司王起》:“絳帳青衿同日貴,春蘭秋菊異時榮。”
(2).往時;從前。《史記·平準書》:“異時算軺車、賈人緡錢皆有差。” 司馬貞 索隱:“異時,猶昔時也。”《新唐書·於頔傳》:“部有湖陂,異時溉田三千頃,久廞廢。”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一》:“前代懸購遺書,鹹著條目: 隋 有闕書録, 唐 有訪書録, 宋 有求書録。異時人主留意若此。” 章炳麟 《訄書·訂孔》:“異時 老 墨 諸公,不降志於刪定六藝,而 孔氏 擅其威。”
(3).以後;他時。《史記·蘇秦列傳論》:“然世言 蘇秦 多異,異時事有類之者皆附之 蘇秦 。” 宋 陸游 《跋<西崑酬唱集>》:“記之為異時一笑。” 清 姚瑩 《與陸次山論文書》:“異時集成付刻,或即以此書列其首,亦無不可者。”
峴山
(1).山名。在 湖北 襄陽縣 南。又名 峴首山 。東臨 漢水 ,為 襄陽 南面要塞。 西晉 羊祜 鎮 襄陽 時,常登此山,置酒吟詠。《晉書·羊祜傳》:“ 祜 樂山水,每風景,必造 峴山 ,置酒言詠,終日不倦。” 唐 孟浩然 《峴山送朱大去非游巴東》詩:“ 峴山 南郭外,送別每登臨。” 宋 韋居安 《梅磵詩話》卷上:“ 羊叔子 鎮 襄陽 ,嘗與從事 鄒湛 登 峴山 ,慨然有‘湮沒無聞’之嘆, 峴山 因是以傳。”
(2).山名。在 浙江 湖州市 南。本名 顯山 ,後避 唐中宗 ( 李顯 )諱,改名 峴山 。 宋 蘇軾 任 湖州 太守時,曾登此山,有詩云:“ 吳興 勝 襄陽 ,萬瓦浮青冥。我非 羊叔子 ,愧此 峴山亭 。”
(3).山名。在 浙江 東陽縣 南。原名 三丘山 。 晉 義熙 間 殷仲文 守 東陽 ,常登此山。後人比之 羊祜 ,因亦名 峴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