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保奏官兵攻克老木園賊巢斬梟首逆陳崇德詩以志事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老木賊據險,攻之過一年。

督催不遺力,茲乃尅其堅。

壁壘垂百尺,其徑一線穿。

線徑賊據上,仰攻誠實艱。

勇弁虎正林,躍登賊卡先。

乘勢眾湧上,一鼓扼其巔。

逆首不能支,滾岩奔命懸。

將弁各分路,兜截圍以全。

賊無處可奔,逆首自戕完。

賊夥掃蕩淨,成功報以遄。

回憶督催時,嚴旨不稍憐。

及其得成功,恩宥原從寬。

寬嚴兩酌用,用兵所最難。

詩詞問答

問:《勒保奏官兵攻克老木園賊巢斬梟首逆陳崇德詩以志事》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七部 出處:御製詩餘集卷十九

2. 川省老木園賊首陳崇德自上年四月糾眾滋事其時將軍觀成提督劉君輔帶兵前往

參考注釋

據險

依憑險要之地而防守

據險頑抗

督催

猶督促。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錢穀·催說》:“各里設排年,督催完納。”《花城》1981年第6期:“也是承蒙 余小姐 對爸爸的督催, 余院長 才百忙抽身,親臨考場看過 張興 。”

遺力

猶餘力。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才略》:“ 左思 奇才,業深覃思,盡鋭於《三都》,拔萃於《詠史》,無遺力矣。”《宋史·兵志九》:“今平居無事,朝夕虐之以教閲,使無遺力以治生事,衣食殫盡,憔悴無聊,緩急安得其死力。” 明 謝肇淛 《五雜俎·天部二》:“後世通儒術士,竭其智數心思,考索推步,至無遺力。”

壁壘

舊時兵營四周的牆壁,泛指防禦、戒備的工事,現在常指互相對立的事物或界限

關稅壁壘

壁壘森嚴

百尺

(1).十丈。喻高、長或深。 漢 枚乘 《七發》:“ 龍門 之桐,高百尺而無枝。” 晉 左思 《詠史》之二:“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文選·鮑照<苦熱行>》:“丹蛇踰百尺,玄蜂盈十圍。” 李善 註:“百尺、十圍,言其長大也。” 宋 蘇軾 《惠州李氏潛珍閣銘》:“眩古潭之百尺,涵萬象於瑤琨。”

(2).桅桿。《文選·木華<海賦>》:“於是候勁風,揭百尺,維長綃,掛帆席。” 李善 註:“百尺,帆檣也。”

一線

見“ 一線 ”。

亦作“ 一綫 ”。1.一根線,亦形容細長如線。 唐 杜甫 《至日遣興》詩之一:“何人錯憶窮愁日,愁日愁隨一線長。” 宋 蘇軾 《司馬溫公神道碑》:“稽天之潦,不能終朝,而一線之溜可以潦石者,一與不一故也。” 元 薩都剌 《鸚鵡曲》:“覺來粉汗濕香臉,一線新紅枕痕淺。” 明 唐寅 《曉起圖》詩:“曉鴉無數盤旋處,緑樹枝頭一線紅。” 毛 * 《菩薩蠻·黃鶴樓》詞:“茫茫九派流中國,沉沉一線穿南北。”

(2).比喻相承或相關事物之間的脈絡。《東周列國志》第六一回:“ 尹公佗 學射於 庾公差 , 公差 又學射於 公孫丁 ,三人是一線傳授。”《續資治通鑑·宋理宗紹定四年》:“毋竝進君子小人以為色荒,毋兼容邪説正論以為皇極,以培養國家一線之脈,以救生民一旦之命。” 清 宋潛虛 《徐節婦傳》:“彼公侯將相跨州連郡,曾未有一如 徐 氏婦者,抱三尺之孤,挽一線之緒,而使之復興,豈不悲哉!” 梁啓超 《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第三章第四節:“其學界為螺線形,雖千變萬化,殆皆一線所引也。”

(3).形容極其細微。 金 元好問 《自題寫真》詩:“東塗西抹竊時名,一線微官悞半生。” 清 曹寅 《重題晚研跋後兼傷懷南洲》詩之三:“酒邊花外打乖人,劫後剛回一線春。” 梁啓超 《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第四章第三節:“若是乎兩 漢 之以著述鳴者,惟 江都 龍門 二子,獨有心得,為學界放一線光明而已。” 艾蕪 《人生哲學的一課》:“這是一線生機,我記好街名廠名就去了。”

(4).第一線。指作戰的最前線,亦指從事實際工作的基層。

仰攻

由低地向高處進攻

誠實

內心與言行一致,不虛假

乘勢

趁著勢頭

一鼓

(1).古以三十斤為一鈞,四鈞為一石,四石為一鼓,合四百八十斤。《左傳·昭公二十九年》:“ 晉 趙鞅 、 荀寅 帥師城 汝 濱,遂賦 晉國 一鼓鐵,以鑄刑鼎,著 范宣子 所為刑書焉。”《孔子家語·正論解》:“ 趙簡子 賦 晉國 一鼓鐘,以鑄刑鼎,著 范宣子 所為刑書。” 王肅 註:“三十斤謂之鐘,鐘四謂之石,石四謂之鼓。”

(2).擊鼓一次。引申謂一舉,一戰。《晉書·溫嶠傳》:“ 峻 ( 蘇峻 )勇而無謀,藉驕勝之勢,自謂無前,今挑之戰,可一鼓而擒也。”《三國演義》第十九回:“ 操 若攻將軍, 宮 引兵擊其背;若來攻城,將軍為救於後;不過旬日, 操 軍食盡,可一鼓而破。” 碧野 《我們的力量是無敵的》第二章:“一鼓打下 太原 ,不令敵人跑掉一個!”參見“ 一鼓作氣 ”。

不能

(1)

 

不可能;不能夠

又北向,不能得日。——明·歸有光《項脊軒志》

不能理解

不能生育

不能實現

(2)

 

〈方〉∶不允許,不可以

不能不談到

不能接受

不能相提並論

(3)

 

〈方〉∶不至於

滾岩

從陡峭的岩石上滾下來的一種技巧。 清 戴名世 《紀紅苗事》:“男女行步皆趫捷如飛,奔馬不能及,棘刺毒螫不能傷。其曰滾巖者,人人皆習,懸崖峭壁,人不能攀躋,但斂手足,縮身如蝟,一呼吸間,已從巔而下,一無損傷。”

奔命

不顧一切地拚命進行

將弁

武官的通稱。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獻二·劉富川》:“守令逃竄,而委責任於將弁。”《官場現形記》第十七回:“稔知此等舉動皆不肖將弁所為,閣下決不如此。”

分路

走不同方向的路

無處

(1).無所處。謂沒有處置的理由。《孟子·公孫丑下》:“若於 齊 ,則未有處也。無處而餽之,是貨之也。” 趙岐 註:“我在 齊 無事,於義未有所處也。義無所處而餽之,是以貨財取我。”

(2).猶無為,無常。《呂氏春秋·圜道》:“帝無常處也,有處者乃無處也。” 高誘 註:“有處,有為也。有為則不能化,乃無處為也。”

(1).沒有處所;沒有地方。《楚辭·九辯》:“年洋洋以日往兮,老嵺廓而無處。”《漢書·高后紀》:“汝為將而棄軍, 呂氏 今無處矣。” 顏師古 註:“言見誅滅,無處所也。” 唐 杜甫 《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之一:“江上被花惱不徹,無處告訴只顛狂。” 茅盾 《子夜》十七:“可是她這樣的苦悶卻又無處可以告說。”

(2).無一處,沒有任何地方。 唐 方乾 《送孫百篇游天台》詩:“遠近常時皆藥氣,高低無處不泉聲。”《初刻拍案驚奇》卷五:“漫山遍野,無處不到,並無一些下落。”

自戕

* ;自己傷殘自己。 明 沉德符 《野獲編·果報·冤報》:“﹝ 丁 ﹞與其儕歡飲於舟中,忽作異方語,瞪目改容,切齒恨駡,將自戕,眾皆怪問,則曰:‘我實盜也。’” 清 陳夢雷 《擬古妾薄命》詩:“昔有 秋胡 妻,心乖寧自戕。”《紅樓夢》第九十回:“卻説 黛玉 自立意自戕之後,漸漸不支,一日竟至絶粒。” 陳毅 《送人赴泰州談判抗日合作》詩:“憑君寄語強梁輩,摩擦自戕慎厥初。”

賊夥

見“ 賊伙 ”。

掃蕩

掃除滌盪;泛指徹底清除

掃蕩叛匪

假如提起一支屠城的筆,掃蕩了文壇上一切野草,那自然是快意的。——魯迅《“說不出”》

成功

獲得預期的結果,達到目的

丞相放心,乾到江左,必要成功。——《三國演義》

回憶

(1) 回想起的事物

痛苦的回憶

(2) 記憶起來的事情的內容

對義大利夏天的美好回憶

嚴旨

指聖旨。 明 沉德符 《野獲編·科場·京闈冒籍》:“ 順天 場後,冒籍之説紛起,既而給事中 鍾羽王 發之,為 浙 人 馮詩 等八名,俱奉嚴旨, 詩 等二人,枷示 順天府 前,滿日同六人俱發為民。” 清 陳夢雷 《絕交書》:“不孝疏上,奉嚴旨,年兄入都遂趦趄囁嚅,竟負將軍都統面約之言。”《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一回:“那時候嚴旨催迫,自有一番必要他班師的話。”

恩宥

降恩寬宥。《宋書·鄭鮮之傳》:“夫恩宥十世,非不隆也;功高賞厚,非不報也。”《舊唐書·裴茙傳》:“但自朕登極已來,屢施恩宥,肆諸朝市,所未忍為。”《續資治通鑑·宋太祖乾德三年》:“人主非時登樓,則近侍鹹望恩宥,輦下諸軍亦希賞給。”

寬嚴

寬大與嚴厲。《宋史·汪大猷傳》:“今所議六項法,犯者以法行之,非此而但取財,惟再犯者死,可謂寬嚴適中。”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十一:“且亦可見 世宗皇帝 之整飭紀綱,陶育臣庶,固自寬嚴交劑,不徒恃聖明綜核之長也。”

用兵

(1) 使用兵器

立小人以教用兵

(2) 使用武力,進行戰爭

不敢造次用兵

(3) 調兵遣將,指揮戰爭

長於用兵

詩詞推薦

勒保奏官兵攻克老木園賊巢斬梟首逆陳崇德詩以志事原文_勒保奏官兵攻克老木園賊巢斬梟首逆陳崇德詩以志事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