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丁遜學虞公務見寄·其一原文
前峰暝色起,四野黯將暮。
緬懷故山人,相望阻歡晤。
戚戚抱離愁,沖衝動憂素。
豈無江上舟,泛此煙中渚。
尚為文墨系,未果戒歸路。
載歌投贈篇,惆悵徒延佇。
詩詞問答
問:答丁遜學虞公務見寄·其一的作者是誰?答:王汝玉
問:答丁遜學虞公務見寄·其一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四部
參考注釋
暝色
暮色;夜色。 南朝 宋 謝靈運 《石壁精舍還湖中作》詩:“林壑斂暝色,雲霞收夕霏。” 唐 杜甫 《光祿坂行》:“樹枝有鳥亂鳴時,暝色無人獨歸客。” 茅盾 《子夜》一:“從橋上向東望,可以看見 浦東 的洋棧像巨大的怪獸,蹲在暝色中。”
四野
四周廣闊的原野;也指四面八方
名聞四野
雪後,四野白茫茫的一片
緬懷
遙念,追思
緬懷亡友
故山
舊山。喻家鄉。 漢 應瑒 《別詩》之一:“朝雲浮四海,日暮歸故山。” 唐 司空圖 《漫書》詩之一:“逢人漸覺鄉音異,卻恨鶯聲似故山。” 宋 秦觀 《呂與叔挽章》之一:“追惟獻歲發春間,和我新詩憶故山。” 凌景堅 《寄十眉》詩:“應被故山猿鶴笑,我偏無計渡 汾 南。”
相望
互相對望
雕欄相望焉。——《虞初新志·魏學洢·核舟記》
鄰國相望。——《史記·貨殖列傳》
死者相望。——《資治通鑑·唐紀》
東西相望。——宋· 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戚戚
(1) 相親的樣子
戚戚兄弟
(2) 低語聲
戚戚低語
(3) 憂懼;憂傷的樣子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
(4) 心動的樣子
於我心有戚戚焉。——《孟子·梁惠王上》
離愁
離別的愁苦
離愁別緒(離別親友的愁苦心情)
衝動
(1) 神經受到刺激引起的興奮性反應
(2) 理性弱於情感的心理現象
沒有必要那么衝動
江上
(1).江岸上。《呂氏春秋·異寶》:“﹝ 伍員 ﹞因如 吳 。過於 荊 ,至 江 上,欲涉。”《史記·伍子胥列傳》:“ 吳 人憐之,為立祠於 江 上,因命曰 胥山 。” 南朝 宋 鮑照 《發後渚》詩:“ 江 上氣早寒,仲秋始霜雪。” 唐 岑參 《餞王崟判官赴襄陽道》詩:“津頭 習氏宅 , 江 上 夫人城 。” 沉尹默 《燕歸梁》詞:“江上花開趁蝶尋,拚買醉千金。”
(2).江面上。《史記·伍子胥列傳》:“ 伍胥 遂與 勝 獨身步走,幾不得脫。追者在後。至 江 , 江 上有一漁父乘船,知 伍胥 之急,乃渡 伍胥 。” 唐 崔顥 《黃鶴樓》詩:“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 江 上使人愁。” 宋 蘇軾 《江神子·江景》:“忽聞江上弄哀箏,苦含情,遣誰聽?” 清 黃景仁 《太白墓》詩:“清風 江 上洒然來,我欲因之寄微慕。”
(3).江中。 宋 蘇轍 《初發嘉山》詩:“洗硯去殘墨,遍水如黑霧。至今江上魚,頂有遺墨處。”
中渚
水中小洲。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五》:“ 晉文王 之世,大魚見 孟津 ,長數百步,高五丈,頭在南岸,尾在中渚。”《晉書·馬隆傳》:“ 成都王 穎 攻 長沙王 乂 ,以 鹹 為鷹揚將軍,率兵屯 河橋 中渚。” 宋 蘇轍 《初發嘉州》詩:“俄頃已不見,烏牛在中渚。”
文墨
(1) 指寫文章、著述等
家中文墨。——清· 袁枚《祭妹文》
粗知文墨。
(2) 溫文有禮的樣子
未果
沒有實現;未成事實。 晉 陶潛 《桃花源記》:“ 南陽 劉子驥 ,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 宋 歐陽修 《與程文簡公書》:“某自病起,益疲,不能復舊,豈遂衰邪?碌碌處此,思去未果。”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一》:“擬請 劉石庵 補書,而代葺此屋……因循未果,不識何日償此願也。”
戒歸
登程而歸。 宋 王安石 《賀致政楊侍讀啟》:“伏審得謝中楹,戒歸下國。”
載歌
猶歌唱。 清 秦道然 《湖上閒居友人適至》詩:“載歌《伐木》章,真氣滿戶牖。”
投贈
贈送。 唐 王昌齡 《何九於客舍集》詩:“此意投贈君,滄波風褭褭。” 宋 王安石 《答劉季孫》詩:“愧君緑綺虛投贈,更覺貧家報乏金。” 明 李東陽 《次傅太史》詩:“猶有送行詩卷在,一時投贈許誰先?” 王國維 《人間詞話》:“人能於詩詞中不為美刺投贈之篇……則於此道已過半矣。”
惆悵
傷感;愁悶;失意
羈旅而無友生,惘悵兮而私自憐。——《楚辭·九辯》
惆悵人亡書亦絕,後人無復見《青囊》!——《三國演義》
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延佇
亦作“ 延竚 ”。1.久立;久留。《楚辭·離騷》:“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將反。” 王逸 註:“延,長也;佇,立貌。” 南朝 齊 孔稚珪 《北山移文》:“磵石摧絶無與歸,石逕荒涼徒延佇。” 清 曹寅 《書院述事三十韻》:“我懷寄淵澹,庭戶久延佇。”
(2).引頸企立。形容盼望之切。 晉 陶潛 《停雲》詩:“良朋悠邈,搔首延佇。”《魏書·宗欽傳》:“承足下高問,延佇之勞,為日久矣。”《舊五代史·梁書·太祖紀五》:“眷言方岳,下及山林,豈無英奇,副我延佇。” 宋 葉適 《邵子文墓志銘》:“所至皆解榻延佇傾待之。” 清 吳偉業 《題河渚圖送胡彥遠南歸》詩:“想見君山中,相思日延竚。”
(3).指歸隱。 南朝 宋 沉約 《赤松澗》詩:“願受金液方,片言生羽翼……何時當來還,延佇青巖側。” 清 俞正燮 《黟縣山水記》:“﹝ 大周山 ﹞石壁幽峭,芳叢蘭坂,香潔靜明,延佇者忘疲矣。” 鄭澤 《雜詩五首答鈍庵》:“結廬金花巔,幽室聊延佇。”
(4).徘徊觀望,猶豫不決。 唐 孟郊 《宿空侄院寄澹公》詩:“明日策杖歸,去住兩延佇。”
(5).停留;逗留。 宋 朱松 《答林康民見和梅花》詩:“班荊勸客小延佇,酌酒賦詩相料理。” 明 無名氏 《畫眉序·西湖》套曲:“更無妨待月,片時延竚。” 李廣田 《冬景》:“他稍稍延佇了一會,聽到大門裡腳步聲趕來才拔步跑開。”
(6).拖延。 宋 葉適 《奉議郎鄭公墓志銘》:“ 洙 也不肖,不足以得,懷疑重請,延佇於今二十六年矣。”
詩詞推薦
滬上感詠十二首·其十二
杜關〔清代〕屢上嚴安疏,樞臣忌諱多。公忠爭欲戰,私議釀成和。仙隱留侯策,秋吟杜老歌。防邊仍孔亟,詎謂息兵戈。
名句推薦
- 即路敢期皇子送,出關猶有御書來李建勛《離闕下日感恩》
- 關山險隔一萬里,顏色錯漠生風煙盧仝《聽蕭君姬 * 琴》
- 正良辰美景,眾賓歡悅姜特立《滿江紅(己未生朝)》
- 深蓋屈盤青麈尾,老皮張展黑龍鱗秦韜玉《檜樹》
- 吟思那知歲月新,初鶯啼雨早經旬
- 試尋籬下菊,鄰酒濁盈瓢宋庠《和中丞晏尚書西園晚秋懷寄》
- 人有此心,即觀世音方回《畫觀世音贊》
- 碧琉璃上瓊花里,獨載詩人孟浩然
- 可憐老病忘昏晝,但記西窗剪燭時
- 隙月監我帷,破窗風自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