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塘月色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野塘月色原文

菰蒲亞水正青青,月色寥蕭淡晚汀。

野景乍疑秋寂寞,新涼且喜夜清泠。

波紋瀉碧翻輕縠,鏡影流光閃碎萍。

獨對池塘空闊意,幾家茅舍點郊坰。

詩詞問答

問:野塘月色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野塘月色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野塘月色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青韻 出處:御製樂善堂全集定本卷三十

參考注釋

菰蒲

(1).菰和蒲。 南朝 宋 謝靈運 《從斤竹澗越嶺溪行》詩:“苹萍泛沉深,菰蒲冒清淺。” 宋 張元乾 《念奴嬌》詞:“荷芰波生,菰蒲風動,驚起魚龍戲。” 元 鄭光祖 《倩女離魂》第二折:“向斷橋西下,疏剌剌秋水菰蒲,冷清清明月蘆花。” 魯迅 《集外集拾遺·<無題>詩》:“深宵沉醉起,無處覓菰蒲。”

(2).借指湖澤。 南唐 張泌 《洞庭阻風》詩:“空江浩蕩景蕭然,盡日菰蒲泊釣船。” 明 孫蕡 《湖州樂》詩:“菰蒲浪深迷白紵,有時隔花聞笑語。” 清 金農 《松陵雨泊》詩:“一夕菰蒲打蓬雨,聲聲引夢入江湖。”

水正

(1).古官名。五行官之一。《左傳·昭公二十九年》:“故有五行之官,是謂五官,實列受姓氏,封為上公,祀為貴神……木正曰 句芒 ,火正曰 祝融 ,金正曰 蓐收 ,水正曰 玄冥 ,土正曰 后土 。”

(2).指古代主管水利事務的官員。《漢書·百官公卿表上》“為民師而命以民事” 顏師古 注引 漢 應劭 曰:“冬官為水正。”

(3).五行學說謂水為主宰。《淮南子·天文訓》:“故五月火正,火正而水漏;十一月水正而陰勝。” 高誘 註:“水正,水王也,故陰勝也。”

青青

(1) 茂盛的樣子

青青園中葵。——《樂府詩集·長歌行》

郁郁青青。——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溪上青青草。——宋· 辛棄疾《清平樂·村居》

盡薺麥青青。——宋· 姜夔《揚州慢》

(2) 墨綠色

雲青青兮欲雨。——唐·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客舍青青柳葉新。——唐·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月色

月光

蕭淡

蕭灑淡泊。

野景

野外的景色

寂寞

(1) 冷清孤單;清靜

寂寞難耐

(2) 靜寂無聲

新涼

指初秋涼爽的天氣。 唐 韓愈 《符讀書城南》詩:“時秋積雨霽,新涼入郊墟。” 宋 徐璣 《新涼》詩:“黃鶯也愛新涼好,飛過青山影里啼。” 元 薩都剌 《溪行中秋翫月》詩:“微波漾漾風徐徐,新涼拂拂飄裙裾。”

且喜

猶言可喜、幸喜。 元 無名氏 《鴛鴦被》第一折:“員外,且喜且喜,小姐説今夜晚間約定在 玉清庵 中與你赴期,教我先將的鴛鴦被來了也。”《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七:“且喜他不裝模樣,見説做醮,便肯輕身出觀來到我家。”《兒女英雄傳》第三一回:“且喜是月半天氣,還辨得出影響來。” * 《和 * 同志七絕》之四:“抗戰連年秋復秋,今秋且喜稻如油。”

清泠

(1) 清澈涼爽貌

(2) 指清涼的溪水

或降而臨清泠。——明· 劉基《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

波紋

水面輕微起伏而形成的水紋

輕縠

輕細的綢。 漢 應瑒 《文質論》:“若乃 和氏 之明璧,輕縠之袿裳,必將遊玩於左右,振飾於宮房。”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燿神景於中沚,被輕縠之纖羅。”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雲蘿公主》:“女嚴冬皆著輕縠;生為製鮮衣,強使著之。”

流光

時光

總把流光誤。——《儒林外史》

流光易逝

獨對

(1).單獨召見問對。《新唐書·蔣伸傳》:“ 宣宗 雅信愛 伸 ,每見必咨天下得失…… 伸 三起三留,﹝帝﹞曰:‘他日不復獨對卿矣。’ 伸 不諭,未幾以本官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清 昭槤 《嘯亭雜錄·用傅文忠》:“ 傅文忠 為椒房懿親,人實勤謹,故特命晚間獨對,復賞給黃帶,四團龍補服。”《清史稿·文祥傳》:“ 英 法 聯軍犯 天津 , 僧格林沁 密疏請幸 熱河 。 文祥 ……力持不可,偕廷臣言之,復請獨對。”

(2).獨自面對;單獨相對。 清 劉獻廷 《和異君看梅之作》:“佳游深寤寐,獨對真徘徊。” 茅盾 《色盲》:“﹝ 林白霜 ﹞和青年女子獨對,而且在一個汽車裡,這在他還是第一次,雖然不至於手足無措,確有幾分彷徨無主了。”

池塘

(1) 蓄水的坑池,較小而淺

(2) 澡塘中的浴池

空闊

廣闊而沒有阻礙視線的東西

平野空闊

茅舍

茅屋;草屋

茅舍無煙。——《聊齋志異·促織》

郊坰

泛指郊外。 晉 葛洪 《抱朴子·崇教》:“或建翠翳之青蔥,或射勇禽於郊坰。” 宋 蘇軾 《南歌子》詞:“夜來微雨洗郊坰,正是一年春好,近清明。” 鄭澤 《晚眺次鈍根韻》:“郊坰倏將暝,涼鬢風露侵。”

詩詞推薦

野塘月色原文_野塘月色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