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韻詩上平聲十五首·其十二·太宗定官制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先是天聰年之際,歷設六部三院雲。

三院異名同稱內,國史秘書及弘文。

崇德各立大學士,六部承政參政分。

董正治官乃大備,亮工熙績胥效勤。

文臣贊襄圖盡職,武臣征伐勉樹勛。

幽明黜陟考群職,揆文奮武惟大君。

開國規模慱且約,事不師古匪攸聞。

詩詞問答

問:《全韻詩上平聲十五首·其十二·太宗定官制》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押文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四十七

2. 天聰五年七月集諸貝勒大臣議定官制設立六部十年三月改文館為內三院曰內國史院內秘書院內弘文院

參考注釋

先是

在此以前。多用於追述往事之詞

先是庭中通南北為。——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先是貝勒統軍。——清· 邵長蘅《青門剩稿》

天聰

(1).上天賦予人的聽力。《韓非子·解老》:“人也者,乘於天明以視,寄於天聰以聽,託於天智以思慮。” 南朝 梁簡文帝 《六根懺文》:“願捨此穢耳,得彼天聰。”

(2).對天子聽聞的美稱。 三國 魏 曹植 《求通親親表》:“冀陛下儻發天聰,而垂神聽也。” 唐 白居易 《賀雨》詩:“稽首再三拜,一言獻天聰。” 宋 張世南 《遊宦紀聞》卷十:“名動天聰,被旨祝髮。”

六部

隋 唐 至 清 ,中央行政機構分吏、戶、禮、兵、刑、工六部。 秦 漢 之中央行政為九卿所分掌。 魏 晉 以後,由尚書分曹治事,曹便漸變為後來的部。 隋 初於尚書省立吏、祠、度支、左戶、都官、五兵六部。 唐 改祠部為禮部,度支為戶部,左戶為工部,都官為刑部,五兵為兵部,統歸尚書省管轄。 宋 沿襲未改。 元 六部歸中書省管轄。 明 廢中書省,六部獨立,直接對皇帝負責,相沿至 清 末。

三院

唐 制,御史台設三院:台院,置侍御史;殿院,置殿中侍御史;察院,置監察御史。 宋 仍 唐 制,有三院大夫。《新唐書·百官志三》:“御史臺,大夫一人……中丞為之貳。其屬有三院,一曰臺院,侍御史隸焉;二曰殿院,殿中侍御史隸焉;三曰察院,監察御史隸焉。” 唐 韓愈 《太原王公神道碑銘》:“歷御史,屬三院,止尚書郎。” 宋 歐陽修 《歸田錄》卷一:“御史臺故事:三院御史言事,必先白中丞。”又 清 初改內閣為三院,即弘文院、秘書院和內院。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國初定三院》:“ 文皇 踐祚之初,改內閣為三院,曰弘文,曰秘書,曰內院,皆置大學士、學士等官。”

異名

(1).名稱不同。《老子》:“此兩者同出而異名。” 三國 魏 阮籍 《達莊論》:“別而言之,則鬚眉異名;合而説之,則體之一毛也。” 唐 韓愈 《初南食貽元十八協律》詩:“蛤即是蝦蟇,同實浪異名。”

(2).別稱,別名。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漾水》:“ 濁水 即 白水 之異名也。” 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四》:“相思子即紅豆之異名也。”

(3).指人的外號。《水滸傳》第三七回:“因此人起他一箇異名,喚做 浪裡白跳 張順 。”

同稱

(1).一同述說,表示同等看待。 漢 應劭 《風俗通·愆禮·弘農太守河內吳匡》:“過與不及,古人同稱。”

(2).同樣稱謂。謂名分無區別。《宋史·職官志一》:“橫班以郎居大夫之上,既釐而正之矣,而介冑之士與縉紳同稱,寧名號未正,毋示人以好武之機。”

國史

(1).原指當代人修纂的本朝實錄和本朝歷史,後泛指一個朝代的歷史。《後漢書·班固傳》:“既而有人上書 顯宗 ,告 固 私改作國史者,有詔下郡,收 固 繫 京兆 獄。” 晉 杜預 《<春秋經傳集解>序》:“諸侯亦各有國史。” 唐 司空圖 《商山》詩之一:“國史數行猶有志,只將談笑繼英塵。” 田北湖 《論文章源流》:“國史者,君民比並之史。”

(2).國之史官。《詩大序》:“國史明乎得失之跡,傷人倫之廢,哀刑政之苛,吟詠情性,以風其上,達於事變而懷其舊俗者也。” 三國 魏 劉劭 《人物誌·流業》:“文章之材,國史之任也。” 宋 朱淑真 《芍藥》詩:“到底只留為謔贈,更勞國史刺民風。”

秘書

(1) 受僱為上級處理通訊及日常事務和雜務的人

(2) 秘密的書,如宮禁藏書、讖緯圖篆、朝廷機要文書等

大學士

官名。 唐中宗 景龍 二年, 修文館 置大學士四人。此大學士之始,然不常設。 宋 沿 唐 之舊, 昭文館 、 集賢殿 大學士,皆宰相領之。 明 代始專以殿閣大學士為宰輔之官,然官階僅五品,其職務是替皇帝批答奏章、承理政務。自 宣宗 時乃以師保尚書兼大學士,官尊於六卿,職近宰相,稱為“閣老”。 清 因之,設內閣大學士四人,為正一品;協辦大學士二人,為從一品,成為文臣最高的官位,稱為“中堂”。

參政

參與政事

董正

監督糾正;督察整頓。《書·周官》:“六服羣辟,罔不承德,歸於 宗周 ,董正治官。”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一》:“ 光武 都 洛陽 以為尹,尹,正也,所以董正京畿,率先百郡也。” 明 何景明 《內篇十四》:“司法者,人之司命也,發奸糾邪,董正弼善,司法是據。”

治官

(1).治理政務之官員。指天子之臣僚。《周禮·天官·序官》:“治官之屬:大宰,卿一人;小宰,中大夫二人;宰夫,下大夫四人……旅,下士三十有二人。” 鄭玄 註:“自大宰至旅下士轉相副貳,皆王臣也。”《書·周官》:“﹝ 周王 ﹞歸於 宗周 ,董正治官。”

(2).治理百官。《管子·君臣上》:“治官化民,其要在上。” 漢 劉向 《說苑·君道》:“設四佐以自輔,有英俊以治官。”

(3).盡職。《左傳·成公十五年》:“ 華元 曰:‘我為右師,君臣之訓,師所司也。今公室卑而不能正,吾罪大矣。不能治官,敢賴寵乎?’乃出奔 晉 。”

大備

一切具備;完備。《莊子·徐無鬼》:“夫大備矣,莫若天地;然奚求焉,而大備矣。” 成玄英 疏:“備,具足也。” 宋 歐陽修 《吉州學記》:“國有學,遂有序,黨有庠,家有塾,其極盛之時,大備之制也。” 明 沉德符 《野獲編·禮部一·辛丑二宗伯》:“ 陸 後再膺存問,九十七而下世,飾終贈諡之典大備,尤非 董 所敢望。” 孫中山 《行易知難》第二章:“考 中國 錢幣之興,當在 神農 日中為市之後,而至於 成周 ,則文物之盛已稱大備矣。”

亮工

謂輔佐天子以立天下之功。語本《書·舜典》:“欽哉,惟時亮天功。” 孔 傳:“各敬其職,惟是乃能信立天下之功。”《清史稿·仁宗紀》:“其於風俗之淳薄,尤當時時體察,潛移默化,整綱飭紀,正人心以正風俗。亮工熙績,莫重於斯。”

熙績

弘揚功業。 南朝 宋 謝靈運 《撰征賦》:“始熙績於 武關 ,率敷功於皇胤。”《清史稿·仁宗紀》:“亮工熙績,莫重於斯。”

文臣

指文職官吏。《宋史·岳飛傳》:“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則天下太平矣。” 明 唐順之 《條陳海防經略事疏》:“文臣無下海者,則將領畏避潮險,不肯出洋。”

贊襄

輔助,協助。語本《書·皋陶謨》:“ 皋陶 曰:‘予未有知,思曰贊贊襄哉。’” 唐 柳宗元 《禮部賀皇太子冊禮畢德音表》:“嚴贊襄之禮,賜與有加。”《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二:“相從之事,出於本人情願,非小弟所可贊襄。” 孫中山 《建國方略·<行易知難>自序》:“卒賴全國人心之傾向,仁人志士之贊襄,乃得推覆專制,創建共和。”

盡職

盡到自己職責

武臣

武官;武將。主管軍事的官員。《禮記·樂記》:“君子聽鐘聲,則思武臣。” 唐 杜甫 《送陵州路使君之任》詩:“王室比多難,高官皆武臣。” 明 郎瑛 《七修類稿·國事八·本朝內官忠能》:“鎮撫掌天下獄,極武臣之美選也。”

征伐

討伐;出兵攻打

湯武征伐。——《韓非子·五蠹》

樹勛

建立功勳。 唐 劉長卿 《從軍》詩之五:“將軍追虜騎,夜失 陰山 道,戰敗仍樹勛, 韓 彭 但空老。” 唐 杜甫 《王兵馬使二角鷹》詩:“將軍樹勛起 安西 , 崑崙 虞泉 入馬蹄。”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補遺·兵部·家丁》:“其善戰者多以首功自奮,間至登壇。亦有以降虜效順者,尤稱驍健。近 遼 左 李寧遠 專仗此樹勛。”

幽明

(1).指有形和無形的事物。《易·繫辭上》:“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 韓康伯 註:“幽明者,有形無形之象。” 宋 蘇軾 《與錢濟明》之三:“神藥希代之寶,理貫幽明,未敢輕議。”

(2).指晝夜;陰陽。《禮記·祭義》:“祭日於壇,祭月於坎,以別幽明,以制上下。” 鄭玄 註:“幽明者,謂日照晝,月照夜。”《史記·五帝本紀》:“順天地之紀,幽明之占,死生之説,存亡之難。” 張守節 正義:“幽,陰;明,陽也。” 魯迅 《<兩地書>序言》:“﹝我們﹞所講的又不外乎學校風潮,本身情況,飯菜好壞,天氣陰晴,而最壞的是我們當日居漫天幕中,幽明莫辨。”

(3).指生與死;陰間與人間。 唐 元稹 《江陵三夢》詩:“平生每相夢,不省兩相知,況乃幽陰隔,夢魂徒爾為。”《太平廣記》卷四八九引 唐 無名氏《冥音錄》:“幽明路異,人鬼道殊,今者人事相接,亦萬代一時,非偶然也。”

(4).人與鬼神。 唐 李白 《溧陽瀨水貞義女碑銘》:“皇 唐 葉有六聖,再造八極,鏡照萬方,幽明鹹熙。” 宋 王安石 《全椒張公有詩在北山西庵僧者墁之悵然有感》:“幽明永隔休炊黍,真俗相妨久絶弦。”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神女》:“家君感大德,無以相報,欲以妹子附為婚姻,恐以幽明見嫌也。”

(5).指善惡;賢愚。《書·舜典》:“三載考績,三考黜陟幽明。” 孔 傳:“三年有成,故以考功;九歲,則能否、幽明有別,黜退其幽者,升進其明者。” 宋 曾鞏 《蔡燡河南運判制》:“夫均通貨食,使物有羨贏;審覈幽明,使人知勸畏。”

黜陟

指人才的進退,官吏的升降。《書·周官》:“諸侯各朝於方岳,大明黜陟。”《後漢書·韋義傳》:“﹝ 韋義 ﹞數上書 順帝 ,陳宜依古典,考功黜陟,徵集名儒,大定其制。” 唐 韓愈 《送李願歸盤谷序》:“理亂不知,黜陟不聞。” 康有為 《大同書》乙部第四章:“公政府官皆聽政長黜陟。”

揆文奮武

施行文教,振奮武事。語本《書·禹貢》:“五百里綏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奮武衛。” 孔 傳:“揆,度也。度王者文教而行之。”《清史稿·高宗紀論》:“ 高宗 運際郅隆,勵精圖治,開疆拓宇,四征不庭,揆文奮武,於斯為盛。”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傑歸真》:“宰治天下,定鼎 天京 ,立政任人,揆文奮武。”

大君

天子。《易·師》:“大君有命,開國承家。” 孔穎達 疏:“大君,謂天子也。”《左傳·襄公二十一年》:“大君若不棄 書 之力,亡臣猶有所逃。” 杜預 註:“大君,謂天王。” 唐 沉佺期 《和戶部岑尚書參跡樞揆》詩:“大君制六合,良佐參萬機。” 宋 范仲淹 《六官賦》:“伊六官之設也,所以經綸庶政,輔弼大君。” 章炳麟 《駁康有為論革命書》:“夫大君無為而百度自治,為首領者,亦以眾員供其策使。”

對別人父親的尊稱。《隸釋·漢鄭固碑》:“先是君大男 孟子 有 楊烏 之才……年七歲而夭,大君、夫人所共哀也。”《三國志·魏志·董昭傳》:“足下大君,昔避內難,南遊 百越 。”《晉書·謝鯤傳》:“ 溫嶠 嘗謂 鯤 子 尚 曰:‘尊大君豈惟識量淹遠,至於神鑒沉深,雖 諸葛謹 之喻 孫權 不過也。’”

開國

創建國家

開國元勛

規模

事業、工程、運動、機構等所包含的範圍

故宮建築群規模宏大

事不師古

謂作事而不遵守古訓。《書·說命下》:“事不師古,以克永世,匪説攸聞。” 孔 傳:“事不法古訓,而以得長世,非説所聞。”《隋書·百官志上》:“ 秦始皇 廢先王之典……事不師古,始罷封侯之制,立郡縣之官。”

詩詞推薦

  • 雙勸酒

    邵璨明代〕淨上:家聲縉紳。雌雄州郡。十年鼓盆。難諧秦晉。試尋月老去求姻。已選定吉日良辰。
  • 三月二十日多葉杏盛開

    蘇軾宋代〕零露泫月蕊,溫風散晴葩。春工了不睡,連夜開此花。芳心誰剪刻,天質自清華。惱客香有無,弄妝影橫斜。中山
  • 梅花吟

    金朋說宋代〕傲雪含芳破五花,水村山郭傍詩家。本為金鼎調羹物,寥落山林老歲華。
    全韻詩上平聲十五首·其十二·太宗定官制原文_全韻詩上平聲十五首·其十二·太宗定官制的賞析_古詩文
  • 幽處

    釋文珦宋代〕幽處絕煩喧,白雲常在門。高歌動澗壑,空境外乾坤。洗眼菖蒲水,輕身枸杞根。閒中存至樂,難與俗人言。
  • 竹枝歌七首

    楊萬里宋代〕月子彎彎照幾州,幾家驩樂幾家愁。愁 * 來關月事,得休休處且休休。
  • 宮詞·其三十一

    周彥質宋代〕神都三月盛風光,修禊宮中樂事長。銀字笙簧隨步輦,相將曲水侍流觴。
  • 長河進舟至樂善園

    乾隆清代〕拍岸盈堤水,新晴過雨天。欲因溯靈沼,便以進輕船。清暇鮮機要,名園略憩延。不須翻漢史,兩字義包全。
  • 和恭聽曉籠中山鵲

    呂溫唐代〕掩抑中天意,悽愴觸籠音。驚曉一聞處,傷春千里心。
    全韻詩上平聲十五首·其十二·太宗定官制原文_全韻詩上平聲十五首·其十二·太宗定官制的賞析_古詩文
  • 暮春雜詠八首

    曾協宋代〕客路清溪好,人家綠樹間。淒涼何縣雨,想像別州山。馴雀飛還下,游魚去自還。兒曹了官事,天地一身閒。
    全韻詩上平聲十五首·其十二·太宗定官制原文_全韻詩上平聲十五首·其十二·太宗定官制的賞析_古詩文
  • 送皇甫冉往白田

    崔峒唐代〕江邊盡日雉鳴飛,君向白田何日歸。楚地蒹葭連海迥,隋朝楊柳映堤稀。津樓故市無行客,山館空庭閉落暉。試問
  • 葛仙井

    佘翔明代〕昔時煉液人,鑿井湖山側。即今井中泉,猶帶丹霞色。
  • 臨江仙

    許庭宋代〕不見陶家門外柳,柴扉一徑遙通。閉門終日掩清風。感君高節,綠蔭向人濃。籬落蕭疏雞犬靜,日長飛絮濛濛。先
  • 臨江一剪梅

    吾邱瑞明代〕外扮彭世末扮李千小丑扮襲登小旦扮殷羨同儒服上:四境烽煙今暫妥。偷閒且出郊郭。戎衣盡卸跨鳴駒。步入亭阿
  • 呈楊謹仲監廟三首

    趙蕃宋代〕只道無前輩,於今識後凋。形容猶矍鑠,鬢髮自飄蕭。早日破萬卷,暮齡甘一瓢。紛紛盈鄭衛,洗耳驟聞韶。
  • 朱喬年風傅茂見訪

    劉子翬宋代〕校書蘭台昔名士,懷□會稽今望郎。忽驚風采照戶牖,便覺肺腑流冰霜。
  • 念奴嬌

    姚述堯宋代〕山城秋早,聽畫角吟風,曉來聲咽。夢斷華胥人乍起,冷浸一天霜月。灝氣參橫,塵埃洗盡,玉管濡冰雪。興來吟
  • 方漕躬明輓詩三首

    王炎宋代〕行蹕留吳會,神州久陸沉。君王經遠志,臣子復讐心。慷慨披丹悃,褒嘉拜玉音。騎箕何太速,有識共沾襟。
  • 贈郭翰二首

    織女唐代〕河漢雖雲闊,三秋尚有期。情人終已矣,良會更何時。朱閣臨清溪,瓊宮銜紫房。佳情期在此,只是斷人腸。
    全韻詩上平聲十五首·其十二·太宗定官制原文_全韻詩上平聲十五首·其十二·太宗定官制的賞析_古詩文
  • 漳州白蓮僧宗要見遺紙扇每扇各書一首

    蔡襄宋代〕虛堂永晝來風長,石枕竹簟寒生光。文園肺渴厭煩熱,更要夫君在側傍。
    全韻詩上平聲十五首·其十二·太宗定官制原文_全韻詩上平聲十五首·其十二·太宗定官制的賞析_古詩文
  • 相和歌辭春江花月夜

    溫庭筠唐代〕玉樹歌闌海雲黑,花庭忽作青蕪國。秦淮有水水無情,還向金陵漾春色。楊家二世安九重,不御華芝嫌六龍。百幅
    全韻詩上平聲十五首·其十二·太宗定官制原文_全韻詩上平聲十五首·其十二·太宗定官制的賞析_古詩文
全韻詩上平聲十五首·其十二·太宗定官制原文_全韻詩上平聲十五首·其十二·太宗定官制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