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仙阜亭

作者:吳節(子甘) 朝代:明代

登仙阜亭原文

仙阜孤亭敞,憑高發興新。

風帆斜入浦,雲樹曲通津。

丹井迷芳草,清池覆綠蘋。

月明歸去近,涼影忽隨人。

詩詞問答

問:登仙阜亭的作者是誰?答:吳節(子甘)
問:登仙阜亭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登仙阜亭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真韻 出處:御選明詩卷五十九

參考注釋

孤亭

孤立的亭子。 宋 梅堯臣 《會勝院沃洲亭》詩:“孤亭一入野氣深,松上藤蘿籬上葛。” 宋 朱熹 《再用韻題翠壁》:“孤亭一目盡天涯,俯瞰煙村八九家。” 金 元好問 《橫波亭》詩:“孤亭突兀插飛流,氣壓 元龍 百尺樓。”

憑高

登臨高處。 唐 李白 《天台曉望》詩:“憑高遠登覽,直下見溟 渤 。” 前蜀 韋莊 《婺州水館重陽日作》詩:“異國逢佳節,憑高獨苦吟。” 明 劉基 《念奴嬌·紅樹》詞:“憑高凝睇, 赤城 相去不遠。”

亦作“ 憑高 ”。憑藉高處。 清 黃鷟來 《回瀾閣》詩:“河流此日望迴瀾,傑閣憑高縱大觀。” 清 黃鷟來 《文選樓懷古》詩:“不用凴高嘆陳跡,江山文藻自長存。”

發興

(1).發兵興師。《漢書·嚴助傳》:“ 閩越 復興兵擊 南越 。 南越 守天子約,不敢擅發兵,而上書以聞。上多其義,大為發興,遣兩將軍將兵誅 閩越 。”

(2).發生;興起。《三國志·魏志·劉廙傳》“ 廙 上疏謝曰” 裴松之 注引《劉廙別傳》:“以為長史皆宜使小久,足使自展。歲課之能……課之皆當以事,不得依名。事者,皆以戶口率其墾田之多少,及盜賊發興,民之亡叛者,為得負之計。” 馮自由 《中國教育會與愛國學社》:“我國今日學界最缺乏者為教科書,教育會發興之始,即欲以此自任。”

(1).激發意興。 南朝 宋 鮑照 《園中秋散》詩:“臨歌不知調,發興誰與歡。” 唐 杜甫 《春日江村》詩之二:“客身逢故舊,發興自林泉。” 金 元好問 《孟州夾灘飲承之御史家》詩:“美酒禁愁得,芳梅發興饒。”

(2).指助興。 明 王九思 《曲江春》第四折:“妖嬈,向前些,高歌一曲,與先生髮興。”

風帆

亦作“ 風颿 ”。 1.船帆。 清 林則徐 《中秋嶰筠尚書招余及關滋圃軍門天培飲沙角炮台眺月有作》詩:“轉眸已失 大小虎 ,須臾 沙角 風颿收。” 郭風 《葉笛集》:“我看見無數的雙桅船,以它們的高聳的桅桿、紅色的三角旗、白色和茶色的風帆,張起或卷下的風帆,來裝飾你的港口。”

(2).指張帆乘風而行的船。 唐 韓愈 《岳陽樓別竇司直》詩:“嚴程迫風帆,劈箭入高浪。” 宋 周密 《齊東野語·三高亭記改本》:“嘗試倚楹而望,水光浮空,雲日上下,風颿煙艇,飄忽晦明。” 明 張煌言 《懷王媿兩少司馬徐闇公沉復齋中丞》詩:“南望 銅陵 又一山,風颿千尺鯨波間。” 艾蕪 《海島上》:“屋外一望無際的淡藍色海面和幾隻茶褐色風帆,便像壁間的大畫幅一樣,明靜而清新地擺在我的眼前。”

雲樹

(1).雲和樹。 南朝 梁 劉孝威 《和皇太子春林晚雨》:“雲樹交為密,雨日共成虹。” 唐 王維 《送崔興宗》詩:“塞迥山河浄,天長雲樹微。” 明 劉基 《梅花引》詞:“晚雲凝,晚煙橫,菸草茫茫雲樹平。”

(2).高聳入雲的樹木。 唐 崔櫓 《華清宮》詩之一:“草遮回磴絶鳴鑾,雲樹深深碧殿寒。” 明 文徵明 《金山寺待月》詩:“魚龍深夜浮光怪,雲樹遙空帶渺茫。” 戴望舒 《夜蛾》詩:“飛越關山,飛越雲樹。”

(3).比喻朋友闊別遠隔。 唐 白居易 《早春西湖閒遊悵然興懷寄微之》詩:“雲樹分三驛,煙波限一津。翻嗟寸步隔,卻厭尺書頻。” 明 高啟 《讀周記室<荊南集>》詩:“生別猶疑不再逢, 楚 天雲樹隔重重。” 清 鈕琇 《觚賸續編·英雄舉動》:“但念 吳 頭 楚 尾,雲樹為遙。”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囯·軍次實錄》:“﹝眾天將天兵﹞依依敬別,因吟以勸慰之:‘離別深情世罕拋,關心雲樹及河橋。’”參見“ 雲樹之思 ”。

通津

(1).四通八達之津渡。《梁書·武帝紀上》:“追奔逐北,奄有通津。” 唐 皇甫冉 《西陵寄靈一上人》詩:“ 西陵 遇風處,自古是通津。” 明 邢昉 《雨後山家始見桃花》詩:“閒宜臨淺水,暖欲傍通津。”

(2).喻顯要的職位。 晉 陶潛 《詠三良》:“彈冠乘通津,但懼時我遺。” 唐 司空圖 《榜下》詩:“三十功名志未伸,初將文字競通津。”

丹井

(1).丹石之井。 晉 王嘉 《拾遺記·晉時事》:“傍有丹石井,非人所鑿……續人髮以為繩,汲丹井之水,久久方得升之水。”

(2).煉丹取水的井。 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效謝靈運<游山>》:“乳竇既滴瀝,丹井復寥泬。” 唐 顧況 《山中》詩:“野人愛向山中宿,況在 葛洪 丹井西。” 清 吳偉業 《送楊懷湄擢臨安令》詩:“ 許椽 仙居丹井在, 謝公 游策碧雲深。”

芳草

(1).香草。 漢 班固 《西都賦》:“竹林果園,芳草甘木。郊野之富,號為近 蜀 。” 後蜀 毛熙震 《浣溪沙》詞:“花榭香紅煙景迷,滿庭芳草緑萋萋。” 明 沉鯨 《雙珠記·家門始終》:“萬古千愁人自老,春來依舊生芳草。”

(2).比喻忠貞或賢德之人。《楚辭·離騷》:“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為此蕭艾也。” 王逸 註:“以言往日明智之士,今皆佯愚,狂惑不顧。” 宋 劉攽 《泰州玩芳亭記》:“《楚辭》曰:‘惜吾不及古之人兮,吾誰與玩此芳草?’自詩人比興,皆以芳草嘉卉為君子美德。”

月明

(1).月光明朗。 唐 白居易 《崔十八新池》詩:“見底月明夜,無波風定時。” 元 袁士元 《和嵊縣梁公輔夏夜泛東湖》:“小橋夜靜人橫笛,古渡月明僧喚舟。”《水滸傳》第九回:“兩個教頭在月明地上交手。”

(2).指月亮;月光。 唐 李益 《從軍北征》詩:“磧里征人三十萬,一時回向月明看。” 明 寓山居士 《魚兒佛》第一出:“白苹紅蓼緑簑衣,青海灘頭一釣磯。只恐夜靜水寒魚不餌,滿船空載月明歸。”

歸去

回去

離家已久,今當歸去

涼影

亦作“涼影”。樹木枝葉在日光或月光下形成的陰影。 明 文徵明 《閒興》詩之四:“坐久忽驚涼影動,一痕新月在梧桐。” 明 陳鐸 《浣溪沙》詞:“涼影半窗都是月,落花滿地不因風,春光何苦去匆匆。” 楊朔 《海市》:“有一個青年婦女卻不動手,鬢角上插著枝野花,立在槐樹涼影里,倚著鋤,在做什麼呢?”

隨人

猶嫁人。 清 珠泉居士 《雪鴻小記》:“詢伊長嫂愛奴,乃知 瓏 雖年少,早已矢脫風塵,而志在隨人,又不願作勢家姬妾。”

詩詞推薦

  • 賅春園

    乾隆清代〕春滿四天下,小園何曰賅。當知一貫萬,乃可信無猜。動植消而息,鴻濛胚以胎。戶庭原不出,與物共登台。
  • 大晟府擬撰釋奠十四首

    佚名宋代〕[大呂為角]生而知之,有教無私。成均之祀,威德孔時。維茲初丁,潔我盛粢。永管其道,萬世之師。
    登仙阜亭原文_登仙阜亭的賞析_古詩文
  • 射虎行

    乾隆清代〕風生叢薄於菟馳,避人竄伏耽旁窺。羽林多有射生手,隔川命中曾無遺。僕姑一發那藉再,哆吻闖首陳橫陂。據險
  • 和洪叔昞主簿浮玉亭韻

    袁說友宋代〕亭為君來又得名,公餘贏取眼雙明。溪光影碎黃金艷,波面聲流白玉琤。夜半吳歌緣底恨,晚來山色不勝情。風光
  • 城東早春

    楊巨源唐代〕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
    登仙阜亭原文_登仙阜亭的賞析_古詩文
  • 采芹亭

    方蒙仲宋代〕覓得廣文沽酒錢,便須歸隱四山環。豈無半幅鵝溪絹,貌取亭前一帶山。
    登仙阜亭原文_登仙阜亭的賞析_古詩文
  • 鹿田庵

    葉謹翁元代〕憶昨招提宿,空山日欲曛。僧窗聽盡雨,樵路踏翻雲。秫瓮松華釀,茶泉竹筧分。因君成勝踐,飛瀑夢中聞。
  • 縣齋書事

    楊時宋代〕朱顏凋盡鬢{上髟下監}鬖,世路低回老益慚。偶影獨游聊自適,談書不輟竟何堪。神爐默默金徒踴,螘蛭紛紛夢
  • 攀鞍態/迎春樂

    賀鑄宋代〕逢迎一笑金難買。小櫻唇、淺蛾黛。玉環風調依然在。想花下、攀鞍態。佇倚碧雲如有待。望新月、為誰雙拜。細
    登仙阜亭原文_登仙阜亭的賞析_古詩文
  • 新居·其一

    方鶴齋〔清代〕垂老猶營一畝宮,慶雲西角桂橋東。春風楊柳知誰屬,自寫幽情唱永豐。
  • 送陳唐卿尉繁昌二首·其一

    周孚宋代〕一貧那可忍,子亦老夫如。晚歲難忘祿,生平誤信書。相逢搔首處,共是折腰初。莫作高常侍,狂歌憶孟諸。
  • 題趙伯駒仙山樓閣卷·其一

    乾隆清代〕雲山縹緲列仙鄉,海隔紅塵路渺茫。只許人間圖上看,廣寒宮殿午風涼。
  • 贈何崑調

    王邦畿明代〕何事深山與廣池,幽人住處即相宜。半間板閣西城外,聽得琴聲月上時。
  • 乾隆清代〕開冬猶暖雪為雨,入夜連纖響砌筠。遙識明晨縱遠目,西山應有數峰銀。
  • 翠雲硯歌

    乾隆清代〕松花江水西北來,搖波鼓浪殷其雷。波收浪捲灘石出,高低列翠如雲堆。蜀相八陣此其種,江間水流石不動。日月
  • 嘲春風

    溫庭筠唐代〕春風何處好,別殿饒芳草。苒裊轉鸞旗,萎蕤吹雉葆。揚芳歷九門,澹蕩入蘭蓀。爭奈白團扇,時時偷主恩。
  • 舟行

    張詠宋代〕江邊菸草濕煙江,沙白頻翹鷺一雙。□細不知吟愛甚,雨中時起閉船窗。
  • 鄭少融尚書初除端殿,以書見及,賦詩為賀

    范成大宋代〕敬老尊賢大政初,速郵響動報新除。即從光范開門館,先向文明直殿廬。後日沙堤新宰相,當年革履舊尚書。鋒車
    登仙阜亭原文_登仙阜亭的賞析_古詩文
  • 秦州薛都督輓詞

    崔湜唐代〕十里絳山幽,千年汾水流。碑傳門客見,劍是故人留。隴樹煙含夕,山門月照秋。古來鐘鼎盛,共盡一蒿丘。
  • 收尾

    賈仲名元代〕請學士忍耐權時暫。何必恁高聲怒喊。直待教兄嫂逼臨了他。著主人公葬送了俺下。
登仙阜亭原文_登仙阜亭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