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瀛台·其四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初夏瀛台·其四原文

年來憂喜更如何,六幕均調自恧多。

膏壤回蘇生意滿,靈台欣此對清和。

詩詞問答

問:初夏瀛台·其四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初夏瀛台·其四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初夏瀛台·其四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歌韻 出處:御製詩初集卷三十一

參考注釋

憂喜

優愁與歡喜。《史記·淮陰侯列傳》:“貴賤在於骨法,憂喜在於容色,成敗在於決斷,以此參之,萬不失一。”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得失以道》:“何必與夫時俗之人同得失憂喜而動乎心?”《水滸傳》第三五回:“ 宋江 聽罷,納頭便拜太公,憂喜相伴。”

如何

(1)

(2) 用什麼手段或方法

在退休制下如何提高津貼的問題

(3) 方式、方法怎樣

接下去的問題是如何表明我們的意思

(4) 在什麼情況下

姐妹三人如何再相會

(5) 怎么,怎么樣

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後如何。——《水滸傳》

(6) “如……何”,表示’把……怎么樣”

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 王屋何?——《列子·湯問》

六幕

指天地四方。《漢書·禮樂志》:“專精厲意逝九閡,紛雲六幕浮大海。” 顏師古 註:“六幕,猶言六合也。” 唐 王初 《自和書秋》詩:“ 漢 宮夜結雙莖露,閶闔涼生六幕風。” 宋 王琪 《秋日白鷺亭向夕風晦有作》詩:“是時天宇曠,六幕無纖靄。” 章炳麟 《訄書·定版籍》:“方土者,自然者也。自然者,非材力,席六幕之餘壤,而富斗絶於類醜。”

均調

均衡協調;均勻和諧。《莊子·天道》:“所以均調天下,與人和者也。” 成玄英 疏:“均平調順也。”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造神麯並酒等》:“每酘,即以酒杷遍攪令均調,然後蓋瓮。” 宋 蘇軾 《上張安道養生決論》:“待腹滿氣極,即徐出氣,惟出入均調。”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三:“‘律和聲’,言音之貴均調也。”

膏壤

肥沃的土地。《史記·貨殖列傳》:“ 關中 自 汧 雍 以東至 河 華 ,膏壤沃野千里。” 三國 魏 曹植 《喜雨》詩:“喜種盈膏壤,登秋必有成。” 唐 司空圖 《太原王公同州修堰記》:“故其水皆渾而悍暴難制,然左輔土田,賴之為膏壤,堰雖勞,不可廢也。” 清 譚嗣同 《報貝元徵書》:“及見形見勢絀,有百敗,無一勝,所失膏壤方數千里。”

回蘇

猶復甦。 清 鄭燮 《私刑惡》詩:“遊魂蕩漾不得死,宛轉迴甦天地黑。”

生意

(1) 商業經營;買賣或往來

成立了一個做建材生意的公司

(2) 指經商的店鋪

好幾個城市都有他們的生意

(3) 工作;活兒。也泛指職業

這件生意倒還輕省。——《紅樓夢》

(4) 生機

春天的大地生意盎然

它只是毫無生意的,懶惰的,鬱悶的躺著。——《貓》

靈台

(1) 指心;心靈

不可內於靈台。——《莊子·庚桑楚》

(2) 放靈柩或死者遺像、骨灰盒的台

靈台左右排列著花圈

清和

清靜和平。《隸續·漢司空掾陳寔殘碑》:“ 陳寔 仲躬 者,含聖喆之清龢。”參見“ 清和 ”。

(1).天氣清明和暖。 三國 魏 曹丕 《槐賦》:“天清和而濕潤,氣恬淡以安治。” 前蜀 韋莊 《和同年韋學士華下途中見寄》:“正是清和好時節,不堪離恨 劍門 西。” 宋 潘元質 《醜奴兒慢》詞:“愁春未醒,還是清和天氣。” 李大釗 《青春》:“遠從 瀛島 ,反顧祖邦,肅殺鬱塞之象,一變而為清和明媚之象矣。”

(2).清靜和平。形容昇平氣象。 漢 賈誼 《新書·數寧》:“大數既得,則天下順治;海內之氣清和鹹理,則萬生遂茂。”《梁書·止足傳·陶季直》:“﹝ 陶季直 ﹞出為冠軍司馬, 東莞 太守,在郡號為清和。”

(3).清靜和平。形容人的性情。 漢 蔡邕 《文范先生陳仲弓銘》:“君膺皇靈之清和,受明哲之上姿。”《世說新語·言語》“ 荀中郎 在 京口 ” 劉孝標 注引《晉陽秋》“ 荀羨 字 令則 , 潁川 人,光祿大夫 崧 之子也,清和有識裁。”《南史·梁紀上·武帝上》:“皇考外甚清和,而內懷英氣。”

(4).(聲音)清越和諧。《文選·揚雄<劇秦美新>》:“鏡純粹之至精,聆清和之正聲。” 李周翰 註:“聆,聽也,言天下謌謡清和之正聲。” 漢 王逸 《九思·傷時》:“聲噭誂兮清和,音晏衍兮要媱。”《文選·嵇康<琴賦>》:“清和條昶,案衍陸離。” 張銑 註:“言琴聲清和有調。”《初學記》卷三十引 晉 傅玄 《蟬賦》:“聲嚖嚖以清和兮,遙自託乎蘭林。”

(5).(詩文)清新和順。 宋 蘇軾 《<邵茂誠詩集>敘》:“余讀之,彌月不厭,其文清和妙麗,如 晉 宋 間人。” 清 袁枚 《隨園詩話補遺》卷七:“ 海剛峯 嚴厲孤介,而詩卻清和。” 清 姚鼐 《<恬庵遺稿>序》:“觀察出其文,讀之清和恬雅,有越俗之韻。”

(6).農曆四月的俗稱。 明 盧象升 《與蔣澤壘先生書》之四:“家大人於清和閏月初二日抵 白登 公署。”一說指農曆二月。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十五:“ 張平子 《歸田賦》:‘仲春令月,時和氣清。’蓋指二月也。 小謝 詩因之,故曰:‘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今人刪去‘猶’字,而竟以四月為‘清和’。” 清 胡鳴玉 《訂訛雜錄·清和月》:“二月為清和。 張平子 《歸田賦》:‘仲春令月,時和氣清。’ 謝靈運 詩:‘首夏猶清和。’今以四月當之。”

詩詞推薦

  • 寄韓子蒼

    吳則禮宋代〕忍飢徹困聊上書,世故如許可復耐。孔兄有底喚不來,人意政緣俗物敗。撐腸一缽十方糜,要是堅持衲僧戒。失身
    初夏瀛台·其四原文_初夏瀛台·其四的賞析_古詩文
  • 採蓮曲

    劉方平唐代〕落日清江里,荊歌艷楚腰。採蓮從小慣,十五即乘潮。
    初夏瀛台·其四原文_初夏瀛台·其四的賞析_古詩文
  • 聞河南得雪六韻

    乾隆清代〕去歲秋巡豫,恆陽布種稀。常教千里系,安得寸心違。甘澤新年沛,佳音驛騎飛。先春節未過,入夏麥應肥。霢霂
  • 再用前韻答繼周丈二首

    王炎宋代〕士女春遊喜得晴,焚香燕坐太清生。繞枝烏鵲如要語,排闥青山不待迎。倦客琴書來寓處,前人杖屨昔經行。平生
  • 酒泉子

    晏殊宋代〕三月暖風,開卻好花無限了,當年叢下落紛紛。最愁人。長安多少利名身。若有一杯香桂酒,莫辭花下醉芳茵。且
    初夏瀛台·其四原文_初夏瀛台·其四的賞析_古詩文
  • 無罪言

    趙汝績宋代〕哀哀民何辜,遭此凶歉厄。初聞數米炊,次復並日食。草根掘欲盡,木皮屑不給。疲老就枯僵,少壯作捐瘠。千百
  • 沛公亭

    傅若金元代〕遙山寂寂對危亭,壞礎欹沙柳自青。四海久非劉社稷,千秋猶有漢精靈。豐西水散煙沉浦,碭北雲來雨入庭。坐想
  • 點絳唇(丙寅秋社前一日溪光亭大雨作)

    張元乾宋代〕山暗秋雲,暝鴉接翅啼榕樹。故人何處。一夜溪亭雨。夢入新涼,只道消殘暑。還知否。燕將雛去。又是流年度。
    初夏瀛台·其四原文_初夏瀛台·其四的賞析_古詩文
  • 五雲門晚歸

    陸游宋代〕高城帶遠林,落日動寒砧。行客自朝暮,青山無古今。衰遲慚逸氣,憂患足危心。溪迮滯歸艇,何時春水深?
  • 送黃侍郎仲秉赴瀘南

    周孚宋代〕召杜久不作,公來甫期年。吾民亦何負,今公返三川。王命不可稽,無由挽公船。累累嬰兒啼,政復來道邊。驚鴻
  • 過零丁洋

    文天祥宋代〕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
    初夏瀛台·其四原文_初夏瀛台·其四的賞析_古詩文
  • 洪士龍以洪舜俞考功所作竹洲精舍記見問

    魏了翁宋代〕考功記竹洲,所業在淇奧。謂學與自修,此何取於竹。士龍來諗余,試請言其目。天地之大端,松篁受命獨。陰陽
  • 失調名

    佚名宋代〕蟾輝兔影十分滿。
    初夏瀛台·其四原文_初夏瀛台·其四的賞析_古詩文
  • 與長孺共讀杜詩

    楊萬里宋代〕病身兀兀腦岑岑,偶到兒曹文字林。一卷杜詩揉欲爛,兩人齋讀味初深。斲肝枉卻期千載,漏眼誰曾更再尋。筆底
  • 答林夫五頌次元韻·其四

    沈遼宋代〕世間明闇一毫端,為底忙時不肯閒。水盛草深牛不動,始知緣業有多般。
  • 次韻答伍公年二首·其一

    釋妙聲元代〕濁世佳公子,前朝舊相門。公侯今必復,文雅道彌尊。落日鄉心遠,春風海氣昏。閉門三日雨,吟罷共誰論。
  • 代出自薊北門行

    鮑照南北朝〕羽檄起邊亭,烽火入鹹陽。征騎屯廣武,分兵救朔方。嚴秋筋竿勁,虜陣精且強。天子按劍怒,使者遙相望。雁行
  • 寶珠山茶

    沈隱思宋代〕繡谷春深鳥語嘩,海樓紅綻已攢花。枝頭碎剪櫻桃錦,葉底輕籠雲母紗。一桁珠光烘落照,千堆寶色映朝霞。東風
  • 夜月

    王令宋代〕可嗟落日誌悠然,便有群星出見天。夜月自明人自愛,不妨人亦閉門眠。
    初夏瀛台·其四原文_初夏瀛台·其四的賞析_古詩文
  • 訴衷情(壽)

    晏殊宋代〕幕天席地斗豪奢。歌妓捧紅牙。從他醉醒醒醉,斜插滿頭花。車載酒,解貂貰。盡繁華。兒孫賢俊,家道榮昌,祝
初夏瀛台·其四原文_初夏瀛台·其四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