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心樓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理心樓原文

書屋名理心,問心云何理。

尋思非由外,仍由心內耳。

顏淵問為仁,曰克已復禮。

已似外物誘,克則從衷矣。

至於禮之復,實復心本始。

不敏請事斯,吾願學顏子。

詩詞問答

問:理心樓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理心樓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三部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九十二

參考注釋

書屋

供讀書的房子

理心

猶言修心養性。《莊子·則陽》:“今人之治其形,理其心,多有似封人之所謂:遁其天,離其性,滅其情,亡其神,以眾為。” 漢 桓寬 《鹽鐵論·國疾》:“酒足以合歡而不湛,樂足以理心而不淫。” 唐 白居易 《臥聽法曲霓裳》詩:“樂可理心應不謬,酒能陶性信無疑。”

問心

反省、檢查自己的良心

我已盡全力,即使失敗,我也問心無愧

云何

(1).為何,為什麼。《詩·唐風·揚之水》:“既見君子,云何不樂?”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先公勳業如是,君作《東征賦》,云何相忽略?” 宋 范成大 《嘲峽石》詩:“云何清淑氣,孕此詭譎跡?”

(2).如何;怎么辦;怎么樣。《史記·司馬穰苴列傳》:“召軍正問曰:‘軍法期而後至者云何?’對曰:‘當斬。’”《後漢書·班勇傳》:“今立副校尉,何以為便?又置長吏屯 樓蘭 ,利害云何?” 宋 蘇軾 《次韻王定國南遷回見寄》:“心通豈復問云何,印可聊須答如是。” 魯迅 《朝花夕拾·後記》:“上面並無題字,不知宣傳者於意云何。”

尋思

想;思考

由心

任憑心意。 漢 陳琳 《為袁紹檄豫州》:“爵賞由心,刑戮在口。”

內耳

耳朵最裡面的一部分,由複雜的管狀物構成,分為半規管、前庭和耳蝸三部分,主管聽覺和身體的平衡。

外物

(1).身外之物。多指利慾功名之類。《莊子·外物》:“外物不可必,故 龍逄 誅, 比干 戮, 箕子 狂, 惡來 死, 桀 紂 亡。” 南朝 梁 沉約 《述僧中食論》:“心神所以昏惑,由於外物擾之。擾之大者其事有三:一則勢利榮名,二則妖妍靡曼,三則甘旨肥濃。” 唐 高適 《同群公宿開善寺贈陳十六所居》詩:“談空忘外物,持誡破諸邪。” 宋 曾鞏 《救災議》:“先王之於救災,髮膚尚無所愛,況外物乎!” 明 方孝孺 《贈林公輔序》:“彼或不知自身重而為外物所移奪者,自輕者也。”

(2).謂超脫於物慾之外。《莊子·大宗師》:“參日而後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後能外物。” 晉 葛洪 《抱朴子·明本》:“外物棄志,滌盪機變,忘富逸貴,杜遏勸沮,不恤乎窮,不榮乎達,不戚乎毀,不悅乎譽,道家之業也。” 唐 杜甫 《渼陂西南台》詩:“勞生愧 嚴 鄭 ,外物慕 張 邴 。”

(3).指外界的人或事物。《南史·齊豫章文獻王嶷傳》:“訊訪東宮玄圃,乃有栢屋,制甚古拙,臣乃欲壞取以奉太子,非但失之於前,且補接既多,不可見移,亦恐外物或為異論,不審可有垂許送東府齋理不?”《梁書·陶弘景傳》:“雖在朱門,閉影不交外物,唯以披閲為務。” 唐 元稹 《贈樂天》詩:“不是眼前無外物,不關心事不經心。” 宋 陸游 《感懷》詩:“一窗修燈下,超然傲 羲 軒 。外物自變遷,內景常默存。”

至於

(1) 表示程度、範圍

至於他,是一定會來的

越長城之限,至於 泰安。(至:動詞,抵達。)—— 清· 姚鼐《登泰山記》

至於勸善規過足矣。——清· 劉開《問說》

(2) 表示另提一件事

至於我個人的意見,以後再提

(3) 連詞。表示提出另一話題,用在下文開頭,為現代漢語所沿用

至於斟酌捐益。——諸葛亮《出師表》

至於負者歌於途。——宋· 歐陽修《醉翁亭記》

至於怨誹之多。——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至於農夫小民。——宋· 蘇軾《教戰守》

心本

猶本心。《漢書·遊俠傳·郭解》:“既已振人之命,不矜其功,其陰賊著於心本發於睚眥如故云。” 顏師古 註:“心本,猶言本心也。”《資治通鑑·唐文宗太和八年》:“臣聞惟 顏回 能不貳過。彼聖賢之過,但思慮不至,或失中道耳。至於 仲言 之惡,著於心本,安能悛改邪!”

不敏

不聰明,不明事理

我雖不敏,請嘗試之。——《孟子·梁惠王上》

請事

(1).訊問事情發生的原因。《國語·吳語》:“ 晉 軍大駭不出, 周 軍飭壘,乃令 董褐 請事。” 韋昭 註:“請,問也。”

(2).猶請示,述職。《史記·秦始皇本紀》:“夏, 章邯 等戰數卻, 二世 使人讓 邯 , 邯 恐,使長史 欣 請事。”《新唐書·關播傳》:“ 德宗 初, 湖南 峒賊 王國良 驚剽州縣,不可制,詔 播 宣輯,因得請事,對殿中。”

(3).從事。 清 陳澧 《東塾讀書記·論語》:“蓋克己復禮,出門如見大賓,惟 顏淵 、 仲弓 乃能請事。”

(4).謂以私事請託。 唐 韓愈 《中大夫陝府左司馬李公墓志銘》:“ 河南 尹 鄭餘慶 薦之朝,拜 南鄭 令,尹家奴以書抵縣請事,公走府,出其書投之尹前。”

顏子

(1).指 孔子 弟子 顏回 。《孟子·離婁下》:“ 顏子 當亂世,居於陋巷,一簞食、一瓢飲;人不堪其憂, 顏子 不改其樂, 孔子 賢之。”《後漢書·黃憲傳》:“子國有 顏子 ,寧識之乎?” 李賢 註:“ 顏子 , 顏回 也。”後常以“顏子”借指安貧樂道,有德壽夭之士。 唐 李端 《慈恩寺懷舊》詩:“ 孔 席亡 顏子 ,僧堂失 謝公 。” 唐 孟郊 《哭李觀》詩:“ 顏子 既殂謝, 孔 門無輝光。”

(2).對 南朝 宋 周續之 的美稱。《宋書·隱逸傳·周續之》:“ 續之 年八歲喪母,哀戚過於成人,奉兄如事父。 豫章 太守 范寧 於郡立學,招集生徒,遠方至者甚眾, 續之 年十二,詣 寧 受業。居學數年,通《五經》並《緯候》,名冠同門,號曰‘顏子’。”

(3).指質量差的物品。 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柔福帝姬》:“ 柔福 帝姬,先自 金 閒道奔歸……及 韋太后 歸自北方,持 高宗 袂泣未已,遽曰:‘哥被番人笑,説錯買了顏子,帝姬 柔福 死已久,生與吾共臥起,吾視其斂且寘骨。’”參見“ 顏子生活 ”。

詩詞推薦

理心樓原文_理心樓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