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侍皇太后幸靜明園奉聖母命敬成長律得佳字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翠羽金輿拂曉排,離宮別館到秋佳。

野花隨輦如春半,行漏依人報午牌。

霜色風光凝䍐罼,山容水態罨軒齋。

慈顏悅豫陽和暖,薄海同傾愛日懷。

詩詞問答

問:《秋日侍皇太后幸靜明園奉聖母命敬成長律得佳字》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佳韻 出處:御製詩初集卷四

參考注釋

翠羽

(1).翠鳥的羽毛。古代多用作飾物。《逸周書·王會》:“正南: 甌鄧 、 桂國 、 損子 、 產里 、 百濮 、 九菌 ,請令以珠璣、瑇瑁、象齒、文犀、翠羽、菌鶴、 * 為獻。”《文選·曹植<七啟>》:“戴金搖之熠燿,揚翠羽之雙翹。” 劉良 註:“金搖,釵也;熠爍,光色也;又飾以翡翠之羽於上也。” 唐 盧照鄰 《劉生》詩:“翠羽裝劍鞘,黃金鏤馬纓。”

(2).翠鳥。 唐 顧況 《芙蓉榭》詩:“文魚翻亂葉,翠羽上危欄。” 宋 楊萬里 《憩懷古堂》詩:“便有白鷗下,驚起翠羽飛。” 清 曹寅 《二十八日偕朴仙看梅清涼山》詩:“飛來翠羽正啁啾,冉冉斜陽坐衰草。”

(3).綠色的羽毛。 唐 羅隱 《鸚鵡》詩:“莫恨雕籠翠羽殘, 江 南地暖 隴 西寒。”

(4).指鳥翼。 前蜀 韋莊 《歸國謠》詞:“早晚得同歸去,恨無雙翠羽。”

(5).比喻青蔥的樹葉。 唐 楊炯 《折楊柳》詩:“秋容凋翠羽,別淚損紅顏。” 唐 杜甫 《行官張望補稻畦水歸》詩:“芊芊烱翠羽,剡剡生銀漢。” 宋 蘇軾 《浣溪沙》詞:“廢圃寒蔬挑翠羽,小槽春酒凍真珠。”

(6).借指珍寶。《文選·劉孝標<廣絕交論>》:“金膏翠羽將其意,脂韋便辟導其誠。” 李周翰 註:“將其意,謂以寳幣申厚意也。” 唐 高適 《餞宋八充彭中丞判官之嶺南》詩:“翠羽乾平法,黃金撓直繩。”

金輿

(1).亦作“ 金轝 ”。帝王乘坐的車轎。《史記·禮書》:“人體安駕乘,為之金輿錯衡,以繁其飾。” 唐 黃滔 《明皇回駕經馬嵬賦》:“初其 漢 殿如子, 燕 城若讎,驅鐵馬以飛至,觸金輿而出遊。” 明 方孝孺 《蜀王殿下賜行廚酒膳奉謝》詩:“ 秦 民擁路觀金轝,口稱盛德目睢盱。”

(2).喻指宮闈。 姚錫鈞 《春聲自序》:“上之載秘記於金輿,下焉採閭巷之瑣語。”

拂曉

(1) 天快亮的時候

(2) 緊連黎明前的時間

離宮別館

正宮之外供帝王出巡時居住的宮室。 漢 司馬相如 《上林賦》:“於是乎離宮別館,彌山跨谷。”一本作“ 離宮別舘 ”。 唐 溫大雅 《大唐創業起居注》卷二:“離宮別館之所在,車轍馬跡之所向,鹹塹山而陻谷。” 宋 岳珂 《桯史·館娃浯溪》:“ 子胥 不見戮,則 吳 之離宮別館至於今可存。” 清 孫枝蔚 《姑蘇台》詩:“離宮別館連雲起,此事蚤傳 越王 耳。”亦作“ 離宮別觀 ”、“ 離宮別窟 ”。《史記·大宛列傳》:“及天馬多,外國使來眾,則離宮別觀旁盡種蒲萄,苜蓿極望。” 宋 姚寬 《西溪叢語》卷下:“以 崑崙 為宮,亦有離宮別窟。”

野花

野生或不栽培植物的花;尤指一種野生或不栽培的植物

春半

謂春季已過半。 唐 張若虛 《春江花月夜》詩:“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唐 柳宗元 《柳州二月》詩:“宦情羈思共悽悽,春半如秋意轉迷。” 南唐 李煜 《清平樂》詞:“別來春半,觸目愁腸斷。”

行漏

(1).古代計時的漏壺。因水隨時移而持續滴注,故稱。指時間。 唐 沉佺期 《奉和聖制幸禮部尚書竇希玠宅》詩:“不知行漏晚,清蹕尚裴徊。”

(2).指漏壺滴水聲。 唐 盧綸 《皇帝感詞》詩:“高旍花外轉,行漏樂前聞。”

依人

(1).謂與人親近不離。 唐 李建勛 《白雁》詩:“差池失羣久,幽獨依人切。” 清 金農 《石閭曉起將游洞陽山中》詩:“依人香草如 湘曲 ,爭旦清猿似峽中。” 朱自清 《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我們忽然仰頭看見依人的素月,不覺深悔歸來之早了!”

(2).依附他人。《花月痕》第二回:“我這回出都,好像比他強多,其實淪落天涯,依人作計,正復同病相憐也。”

午牌

揭報正午的時牌。借指正午。《三國演義》第四十回:“是日午牌時分,來到 鵲尾坡 。” 明 沉鯨 《義俠記·秘計》:“歲暮天寒難早起,午牌方始披衣。”《官場現形記》第一回:“那時候已有午牌過後,家裡人擺上飯來。”

霜色

白色。 唐 周賀 《贈神遘上人》詩:“道情淡薄閒愁盡,霜色何因入鬢根。” 唐 劉滄 《題書齋》詩:“氣凌霜色劍光動,吟對雪華詩韻清。”

風光

(1) 風景;景物

江南三月好風光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宋· 楊萬里《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毛 * 《沁園春·雪》

(2) 名勝風景

(3) 光耀,體面(含貶義)

山容

山的姿容。 唐 元稹 《和樂天重題別東樓》:“山容水態使君知,樓上從容萬狀移。” 宋 陸游 《即事》詩:“雲起山容改,潮生浦面寬。” 明 袁宏道 《久雪忽晴喜而有作》詩:“柳態美如新櫛髮,山容親似遠歸人。”

水態

猶言水上景色。 唐 蘇頲 《興慶池侍宴應制》詩:“山光積翠遙疑逼,水態含青近若空。” 唐 杜牧 《齊安郡晚秋》詩:“雲容水態還堪賞,嘯志歌懷亦自如。” 清 何紹基 《別濟南》詩之二:“水態山容似客忙,誰從漁父問行藏。”

慈顏

慈祥的面容

悅豫

亦作“悅悆”。喜悅,愉快。 漢 班固 《兩都賦》序:“是以眾庶悅豫,福應尤盛。” 三國 魏 嵇康 《琴賦》:“若和平者聽之,則怡養悅悆,淑穆玄真。” 宋 秦觀 《代程給事乞祝聖壽表》:“於是郡之衣冠緇素無不悅豫鼓舞。” 清 唐甄 《潛書·善游》:“山川之色,更益美觀;流覽之懷,更為悅豫;豈非天下之至樂哉!”

陽和

(1).春天的暖氣。《史記·秦始皇本紀》:“維二十九年,時在中春,陽和方起。” 宋 李昴英 《瑞鶴仙》詞:“想陽和早遍南州,暖得柳嬌桃冶。” 明 劉基 《梅花》詩之三:“不是孤芳貞不撓,陽和爭得上枯枝。”

(2).借指春天。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方正》:“雖陽和布氣,鷹化為鳩,至於識者,猶憎其眼。”《舊唐書·于志寧傳》:“今時屬陽和,萬物生育,而特行刑罰,此謂傷春。” 元 薩都剌 《雪中妃子》詩:“疑是陽和三月暮,楊花飛處牡丹開。”

(3).溫暖;和暖。 唐 陳子昂 《諫刑書》:“獄吏急法,則慘而陰雨;陛下赦罪,則舒而陽和。” 郁達夫 《春風沉醉的晚上》三:“如今到了陽和的春日曬著的這日中,我還不能自覺,依舊穿了這件夜遊的敝袍,在大街上闊步。”

(4).喻指和悅的臉色。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孫文定公》:“公內峻外和,相對者如登 泰 華 ,坐春風,非不陽和熙熙,貯在顏間,而業已置人於青雲上。”

(5).陽氣。 晉 葛洪 《抱朴子·至理》:“接煞氣則彫瘁於凝霜,值陽和則鬱藹而條秀。” 唐 方乾 《除夜》詩:“煦育誠非遠,陽和又欲昇。” 清 姚瑩 《噶瑪蘭台異記》:“澤源與山脈僨興,陰晦與陽和交戰,二氣相薄,梗塞乍通。”

(6).祥和的氣氛。 唐 李白 《古風》之十四:“陽和變殺氣,發卒騷中土。” 唐 楊巨源 《上裴中丞》詩:“政引風霜成物色,語回天地到陽和。” 清 曹寅 《暢春苑張燈賜宴歸舍》詩:“光浮太乙照千門,徧召陽和布密恩。”

(7).借指佳音。 明 孫柚 《琴心記·廷尉伸冤》:“ 長卿 本意九死為期,不意陽和忽布,且喜又復官爵,還令 文園 。”

薄海

(1).到達海邊。語本《書·益稷》:“州十有二師,外薄四海,鹹建五長。” 孔穎達 疏:“外迫四海,言從京師而至於四海也。”《史記·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序》:“ 常山 以南, 大行 左轉,度 河 濟 , 阿 甄 以東薄海,為 齊 趙 國。”

(2).泛指海內外廣大地區。 宋 陳亮 《祭丘宗卿母碩人臧氏文》:“閨閫之懿不出於鄉閭,而足以起薄海之敬。” 清 顧炎武 《恭謁高皇帝御容於靈谷寺》詩:“萬方多蹙蹙,薄海日喁喁。” 陳毅 《哭葉軍長希夷同志》詩:“狡魔不敢拒,出獄在 巴 東。歡聲騰薄海,君立萬山峰。”

愛日

(1).珍惜時日。《呂氏春秋·上農》:“敬時愛日,至老不休。” 漢 王符 《潛夫論·愛日》:“聖人深知,力者乃民之本也而國之基,故務省役而為民愛日。” 宋 黃庭堅 《寄耿令幾父過新堂邑作迺幾父舊治之地》詩:“勉哉思愛日,贈言同馬檛。” 清 梁章鉅 《歸田瑣記·北東園日記詩》:“愛日且增初日學,望雲兼慰看雲情。”

(2). 漢 揚雄 《法言·孝至》:“事父母自知不足者,其 舜 乎!不可得而久者,事親之謂也,孝子愛日。” 李軌 註:“無須臾懈於心。”後以指兒子供養父母的時日。《論語·里仁》“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宋 朱熹 集註:“常知父母之年,則既喜其壽,又懼其衰,而於愛日之誠,自有不能已者。” 清 顧炎武 《為丁貢士亡考衢州君生日作》詩:“傷今已抱終天恨,追往猶為愛日歡。”

(3).《左傳·文公七年》:“ 趙衰 ,冬日之日也。” 杜預 註:“冬日可愛。”後因稱冬日為愛日。亦常比喻恩德。 唐 駱賓王 《在江南贈宋之問》詩:“溫輝凌愛日,壯氣驚寒水。” 宋 司馬光 《和秉國芙蓉》之一:“清曉霜華漫自濃,獨憑愛日養殘紅。” 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一:“樞密直學士 劉綜 出鎮 並 門,兩制舘閣皆以詩寵其行……都尉 王貽永 云:‘ 河 朔 雪深思愛日, 並 門春暖詠甘棠。’”

詩詞推薦

秋日侍皇太后幸靜明園奉聖母命敬成長律得佳字原文_秋日侍皇太后幸靜明園奉聖母命敬成長律得佳字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