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詩·其一·答龐參軍原文
林下優遊,伴我惟書。
有琴一張,聊以自娛。
尚志伊何,居我廣居。
不求聞達,終矣敝廬。
詩詞問答
問:和陶詩·其一·答龐參軍的作者是誰?答:李賢
問:和陶詩·其一·答龐參軍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和陶詩·其一·答龐參軍是什麼體裁?答:四言詩
注釋
1. 四言詩 押詞韻第四部
參考注釋
林下
幽僻之境,引伸指退隱或退隱之處
獨此林下意,杳無區中緣。——李白《安陸寄劉綰》
優遊
生活得十分閒適
優遊的生活
聊以自娛
姑且自我欣賞或使自己快樂。《史記·南越列傳》:“老臣妄竊帝號,聊以自娛,豈敢以聞天王哉!” 宋 沉作喆 《<寓簡>序》:“因名之曰《寓簡》,聊以自娛。” 魯迅 《書信集·致江紹原》:“所以我以為先生所研究的宗教學,恐怕暫時要變成聊以自娛的東西。”
尚志
高尚其志;崇尚志節。《孟子·盡心上》:“ 王子墊 問曰:‘士何事?’ 孟子 曰:‘尚志。’” 朱熹 集註:“尚,高尚也。志者,心之所之也。士既未得行公卿大夫之道,又不當為農工商賈之業,則高尚其志而已。”《莊子·刻意》:“野語有之曰:‘眾人重利,廉士重名,賢人尚志,聖人貴精。’” 成玄英 疏:“賢人君子,高尚志節,不屈於世。”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崔秀才》:“卿但勉為尚志之士,無自暴棄。”
伊何
(1).為何,作什麼。《詩·小雅·頍弁》:“有頍者弁,實維伊何?” 高亨 註:“伊,猶為也,作也。此二句言戴弁是要作什麼?” 三國 魏 何晏 《景福殿賦》:“其祜伊何?宜爾子孫。” 金 王若虛 《哀雁詞》:“捕者伊何?貪於貨鬻,用者伊何?悅乎口腹。”
(2).誰,何人。 晉 陶潛 《勸農》詩:“哲人伊何?時維 后稷 。” 宋 蘇軾 《和陶詩·和時運》:“昔人伊何,誰其裔苗?”
(3).如何,怎樣。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詩》之三:“我心伊何,其芳若蘭。” 南朝 宋 鮑照 《代空城雀》詩:“辛傷伊何言,怵迫良已多。”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董生》:“﹝女﹞笑曰:‘如何?醉態矇矓,不知伊何,遂誣妄若此。’”
廣居
寬大的住所。儒家用以喻仁。《孟子·滕文公下》:“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孫奭 疏:“ 孟子 言能居仁道以為天下廣大之居。” 朱熹 集註:“廣居,仁也。”
不求聞達
聞:有名望;達:顯達。不追求名譽和地位。敝廬
破舊的房子。亦作謙辭。《禮記·檀弓下》:“君之臣免於罪,則有先人之敝廬在,君無所辱命。” 晉 陶潛 《移居》詩之一:“敝廬何必廣,取足蔽牀席。”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序》:“予所居先人之敝廬,西為小圃,有池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