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仲恭原文
曉雨霽郛郭,晴雲遞紛披。
曦和拆萬物,初莖弄葳蕤。
鯈魚泳弱藻,漾漾動碧漪。
緬彼空際山,黛影搖參差。
感此芳菲節,美人曠佳期。
音形眇何方,莽莽天一涯。
長河泮春冰,花浪激箭馳。
好憑三尺鯉,寄我相思詩。
詩詞問答
問:寄仲恭的作者是誰?答:釋道潛
問:寄仲恭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釋道潛的名句有哪些?答:釋道潛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支韻
2. 四庫本作晚
參考注釋
郛郭
1.外城。 2.泛指城郭,城市。 3.比喻屏障。紛披
雜亂而散散落落
紛披草樹,散亂煙霞。——庾信《枯樹賦》
楓松相間,五色紛披,燦若圖繡。——《徐霞客遊記·游黃山記》
曦和
即 羲和 。 羲氏 與 和氏 的並稱。為傳說中 堯 時執掌天文曆法的官吏。 漢 王充 《論衡·是應》:“ 堯 候四時之中,命 曦和 察四星以占時氣。”
萬物
宇宙間的一切事物
萬物生光輝。——《樂府詩集·長歌行》
善萬物之得時。——晉·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反側於萬物。——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萬物莫不然。——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葳蕤
(1) 草木茂盛,枝葉下垂的樣子
上葳蕤而防露兮。——《楚辭·七諫·初放》
羽蓋葳蕤。——張衡《東京賦》
葳蕤自生光。——《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2) 委頓;委靡不振
弱藻
柔弱的水草。 南朝 梁 沉約 《郊居賦》:“曳參差之弱藻,戲瀺灂之輕軀·” 南朝 梁 沉約 《詠湖中雁》:“唼流牽弱藻,斂翮帶餘霜。” 唐 杜甫 《太平寺泉眼》詩:“北風起寒文,弱藻舒翠縷。”
漾漾
水波飄蕩的樣子
湖面漾漾,十分恬靜
碧漪
清澈的水波。亦泛指綠水。 唐 李賀 《河南府應試十二月樂詞·四月》:“金塘閒水搖碧漪,老景沉重無驚飛,墮紅殘蕚暗參差。” 元 吳師道 《趙子固畫梅》詩:“千樹 西湖 浸碧漪,醉拈玉笛繞花吹。” 明 柴紹炳 《卓烈婦》詩:“清瀾碧漪翠漣漣,珠墜 滄浪 光耀天。”
空際
天空
空際滿是灰色的塵埃
參差
(1) 不齊
參差荇菜。——《詩·周南·關睢》
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瓦縫參差,多於周身之帛縷。——唐· 杜牧《阿房宮賦》
(2) 早晚相差
參差了三兩年
(3) 差池;失誤
沒半點兒參差
譯意參差
(4) 馬虎
不敢參差
(5) 關係不融洽
人人不睦,個個參差
芳菲
(1) 花草香美的樣子
(2) 芳香的花草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宋· 沈括《夢溪筆談》
美人
(1)
(2) 美女
一個長著油光發亮的黑頭髮、紅嘴唇、眼睛一點也不怯懦的大膽的美人
(3) 品德高尚的人;賢人
全州的美人和紳士都聚集在那裡
佳期
(1) 婚期
(2) 情人約會的日期、時間
音形
話音與形貌。 南朝 宋 顏延之 《秋胡》詩:“年往誠思勞,路遠闊音形。” 宋 朱熹 《擬古》詩之四:“念我同心子,音形阻一方。”
莽莽
(1) 草木茂盛的樣子
莽莽榛榛。——〔英〕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2) 廣闊;範圍非常寬廣
天一
(1).謂與天合而為一。《莊子·大宗師》:“安排而去化,乃入於寥天一。” 郭象 註:“安於推移而與化俱去,故乃入於寂寥而與天為一也。”
(2).星名。《史記·天官書》:“前列直斗口三星,隨北端兌,若見若不,曰陰德,或曰天一。” 張守節 正義:“天一一星,疆閶闔外,天帝之神,主戰鬭,知人吉凶。明而有光,則陰陽和,萬物成,人主吉;不然,反是。”《晉書·天文志上》:“天一星在紫宮門右星南,天帝之神也,主戰鬭,知人吉凶者也。”
(3).神名。《史記·封禪書》:“其後人有上書,言‘古者天子三年壹用太牢祠神三一: 天一 、 地一 、 太一 ’。” 司馬貞 索隱引 宋均 曰:“ 天一 、 太一 , 北極神 之別名。”
(4).太歲的別名。《廣雅·釋天》:“天一……太歲也。”參閱 清 王引之 《經義述聞·太歲考上》“論太歲之名有六名異而實同”。
長河
(1) 大河。特指黃河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唐· 王維《使至塞上》
(2) 銀河
(3) 比喻漫長的歷程
在絕對真理的長河中有無數相對真理
春冰
春天的冰。因其薄而易裂,多喻指危險的境地或容易消失的事物。《書·君牙》:“心之憂危,若蹈虎尾,涉於春冰。” 孔 傳:“春冰畏陷。” 南朝 齊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詩序》:“念負重於春冰,懷御奔於秋駕。” 唐 李群玉 《杜門》詩:“達生書一卷,名利付春冰。” 宋 陸游 《示二子》詩:“豈不懷榮畏友朋,一生凜凜蹈春冰。”
激箭
疾飛的箭。比喻急速,急疾。 明 劉基 《過閩關》詩之三:“ 建溪 激箭向南流,石齒如鋒鬭客舟。” 清 金農 《寄王三孝廉並訊城北舊遊諸子》詩:“激箭風高落木初,思君終日嘆離居。”
三尺
(1) 指劍,劍約長三尺,故以“三尺”為劍的代稱
(2) 指法律。古時把法律條文寫在三尺長的竹簡上,故稱法律為“三尺法”,簡稱“三尺”
臧使者枉用三尺,以仇一言之憾。——明· 高啟《書博雞者事》
我相
佛教語。我、人等四相之一。指把輪迴六道的自體當做真實存在的觀點。佛教認為是煩惱之源。《金剛經·大乘正宗分》:“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宋 范成大 《藻侄比課五言詩因吟病中十二首示之》之六:“捫蝨天機動,驅蚊我相生。” 明 徐渭 《翠鄉夢》第二出:“止因俺師弟 玉通 ,我相未除,慾根尚掛,致使那 柳宣教 用 紅蓮 掇賺。”《老殘遊記續集遺稿》第五回:“《金剛經》云:‘無人相,無我相。’世間萬事皆壞在有人相、我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