鉤填淳化閣法帖成因題以句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鉤填淳化閣法帖成因題以句原文

重鐫閣帖事雙鉤,石版既成斯贅旒。

卻命廓填排十冊,回看初拓勝三籌。

解書那易工中選,得貌應從神外求。

惜紙因之惜摹本,中郎恍遇步兵儔。

詩詞問答

問:鉤填淳化閣法帖成因題以句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鉤填淳化閣法帖成因題以句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鉤填淳化閣法帖成因題以句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尤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十九

2. 宋芾跋潁上蘭亭帖謂此本是褚遂良鉤填清潤有勁秀氣轉摺毫鋩備盡與真無異非深知書者所不能到世俗所收或肥或瘦乃是工人所作云云米芾雖有此論然鉤摹究系工人之事即書家偶為講示一二容或有之若必謂字字廓填下親匠藝所為必無是理假令為之恐巧者轉不如習者之得手蓋米芾輩好奇創為此說而後人習焉弗察遂為藝林口實耳今此帖命選御書處刻工佳手為之雖未能盡得原本神韻然於輪廓部位頗不失銖黍也

參考注釋

閣帖

《淳化秘閣法帖》的簡稱。 宋 葉夢得 《石林燕語》卷三:“ 太宗 留意字書。 淳化 中,嘗出內府及士大夫家所藏 漢 晉 以下古帖,集為十卷,刻石於祕閣,世傳為《閣帖》是也。” 明 陶宗儀 《輟耕錄·評帖》:“ 劉後村 先生云:《閣帖》為祖,《絳帖》次之,《臨江》又次之,《潭》又次之。” 清 袁枚 《隨園隨筆·不符》有篇名《關壯繆之死三國志與閣帖不符》。

雙鉤

亦作“ 雙鉤 ”。亦作“ 雙勾 ”。 1.古代藏鉤遊戲。 唐 李商隱 《代應》詩之二:“昨夜雙鉤敗,今朝百草輸。” 朱鶴齡 注引 晉 周處 《風土記》:“ 義陽 臘日飲祭之後,叟嫗兒童為藏鉤之戲,分為二曹,以校勝負。” 馮浩 註:“雙鉤即藏鉤。”

(2).成對的掛鈎。 明 陳海樵 《錦纏道·惜別》曲:“憶風流,醉眠在 吳 姬酒樓,錦帳控雙鉤,未言時早自覺密意先投。” 清 汪元爵 《雙頭牡丹》賦:“窗橫六扇,簾靜雙鉤。”

(3).古代指女子纏足的形狀。 明 單本 《蕉帕記·幻形》:“妝罷脂香在手,行來羞蹴雙鉤。”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寄生》:“著松花色,細褶繡裙,雙鉤微露,神仙不啻也。”《花月痕》第二一回:“果是雙雙白足,自然也好,最難看是蓮船半尺假作蓮瓣雙鉤。”

(4).書寫毛筆字的一種執筆方法。 宋 計有功 《唐詩紀事·陸希聲》八:“古之善書,鮮有得筆法者。 希聲 得之,凡五字:擫、押、鉤、格、抵。用筆雙鉤,則點遒勁,而盡妙矣,謂之撥鐙法。” 宋 黃庭堅 《論書》:“凡學書,欲先學用筆。用筆之法,欲雙鉤迴腕,掌虛指實,以無名指倚筆,則有力。” 宋 黃庭堅 《論書》:“凡學字時,先當雙鉤,用兩指相疊,蹙筆壓無名指,高提筆,令腕隨己意左右。”

(5).摹寫的一種方法。用線條鉤出所摹的字筆畫的四周,構成空心筆畫的字型。 宋 姜夔 《續書譜·臨》:“雙鉤之法,須得墨暈不出字外,或郭填其內,或朱其背,正得肥瘦之本體。” 宋 陸游 《地僻》詩:“幾淨雙鉤摹古帖,瓮香小啜試新醅。” 明 沉德符 《敝帚軒剩語·小楷墨刻》:“ 董 來借摹,予懼其不歸也,信手對臨百餘字以應之,並未曾雙鉤及過朱,不意其遽入石也。” 清 昭槤 《嘯亭雜錄·賜福字》:“其內廷翰林及 乾清門 侍衛,皆賜雙鉤‘福’字,蓋御筆勒石者也。”

(6).中國畫技法之一。 黃若舟 《花鳥畫技法·勾勒輪廓》:“中國畫寫生是先用炭條輕輕地勾出輪廓……再用毛筆加工細描,用純熟的手法勾勒出生動活潑的線條,所以勾勒畫法,是用線條描出物體形象的輪廓。因為從兩條線勾成物形,又稱為雙勾畫法。” 朱自清 《你我·<子愷漫畫>代序》:“裡面有一幅……畫著一個微側的半身像:他嚴肅的臉上戴著睛鏡,有三五顆雙鉤淚珠兒,滴滴搭搭歷歷落落地從眼睛裡掉下來。”

石版

用多孔的石料製成的印刷底版

石版印刷

既成

已經完成;已經成為。《詩·小雅·六月》:“維此六月,既成我服。” 毛 * 《統一戰線中的獨立自主問題》:“有些則造成既成事實再告訴它。” 郭沫若 《革命詩人屈原》:“到了這個時候,或早或遲必然的要起來一次革命,便是文字打破既成的定型而向脫去了桎梏的言語急起直追。”

贅旒

贅,連綴;旒,旌旗上的飄帶。比喻實權旁落、為大臣挾持的君主。後亦指有職無權的官吏。《公羊傳·襄公十六年》:“君若贅旒然。” 何休 註:“旒,旂旒;贅,繫屬之辭,若今俗名就壻為贅壻矣。以旂旒喻者,為下所執持東西。” 唐 溫大雅 《大唐創業起居注》卷三:“王大誓師旅,興言感慨,盪清上國,拯厥贅旒。” 清 潘耒 《烈士行贈趙義庵》詩:“苦言賓士不稱意,一官束體如贅旒。” 章炳麟 《答學究》:“以囚之則君若贅旒,而位號未改,幸四鄰可以無動。”

廓填

(1).書法用語。字經雙鉤之後,再填以濃墨。 宋 姜夔 《續書譜·臨》:“雙鉤之法,須得墨暈不出字外,或廓填其內,或朱其背,正肥瘦之本體。”

(2).謂以法書置刻石上,沿其字跡,兩邊用細線鉤出,以便摹刻。 明 楊慎 《丹鉛總錄·字學》:“六朝人尚字學,摹臨特盛,其曰廓填者,即今之雙鉤。”

解書

知書。《南史·王敬則傳》:“ 武帝 令羣臣賦詩, 敬則 曰:‘臣幾落此奴度內。’上問之, 敬則 對曰:‘臣若解書,不過作尚書都令史爾,那得今日。’”

解送的文書。《梁史·南康王績傳》:“ 績 時年七歲,主者有受貨,洗改解書,長史 王僧孺 弗之覺, 績 見而輒詰之,便即時首服,眾鹹嘆其聰警。”

中選

選舉或選擇時被選上。特指科舉應試時被錄取

應從

對某種建議表示同意或答應

他點頭應從了大家的建議

外求

求之於外。《穀梁傳·莊公二十八年》:“古者稅什一,豐年補敗,不外求而上下皆足也。”《韓詩外傳》卷一:“安命養性者,不待委積而富,名號傳乎世者,不待勢位而顯,德義暢乎中而無外求也。” 南朝 梁 沉約 《傷王諶》詩:“長史體閒任,坦蕩無外求。持身非詭遇,應物有虛舟。” 唐 宋之問 《送許州宋司馬赴任》詩:“河潤在明德,人康非外求。當聞力為政,遙慰我心愁。” 宋 陸游 《秋夜紀懷》詩:“垂世詩書在,兒童勿外求。”

摹本

臨摹真本;複製品;臨摹或翻刻的書畫本

中郎

(1).官名。 秦 置, 漢 沿用。擔任宮中護衛、侍從。屬郎中令。分五官、左、右三中郎署。各署長官稱中郎將,省稱中郎。 漢 蘇武 、 蔡邕 曾任中郎將,後世均以中郎稱之。 唐 杜甫 《送顧八分文學適洪吉州》詩:“ 中郎 石經後, 八分 蓋憔悴。” 宋 劉克莊 《沁園春·十和林卿得女》詞:“ 中郎 傳業, 蔡琰 詞章。”此指 蔡邕 。 元 張翥 《上京秋日》詩:“ 中郎 節在仍歸 漢 ,校尉城空罷護 羌 。”此指 蘇武 。

(2).次子。 元 成廷珪 《戚戚行》:“大郎荷鍤北開河,中郎買刀南討賊。”

步兵

(1) 以徒步作戰進行訓練、武裝和裝備的兵種

(2) 徒步行軍和打仗的士兵

詩詞推薦

鉤填淳化閣法帖成因題以句原文_鉤填淳化閣法帖成因題以句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