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題李公麟五馬圖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再題李公麟五馬圖原文

龍眠手寫五馬圖,一一驥院之英駿。

來自於闐或董氈,事擬天馬登歌韻。

即今哈薩及布魯,歲市為常無論萬。

愛烏䍐更遠於彼,馬高七尺有八寸。

五馬之高不足稱,于思牽來敬以進。

育之天閒聊備數,未如上駟調習順。

然今老矣逾古稀,那似昔年磬控迅。

展圖自愧且自憐,石火光陰速誠信。

詩詞問答

問:再題李公麟五馬圖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再題李公麟五馬圖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六部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一

2. 哈薩克每歲驅馬至伊犁以內地綢鞋布易之價廉而多得良馬數盈千萬每匹不過三四金伊犁易馬既多該將軍請撥解新疆各城及甘省各營補額且省採買繁費因飭軍機大臣議覆施行布魯 * 亦至葉爾羌喀什噶爾烏什等城交易每三十匹抽稅一匹

參考注釋

龍眠

(1). 宋 代著名畫家 李公麟 的別號。 公麟 致仕後,歸老於 龍眠山 ,自號 龍眠居士 。 宋 蘇軾 《書林次中所得李伯時歸去來陽關二圖後》詩之一:“ 龍眠 獨識慇懃處,畫山陽關意外聲!” 元 馬臻 《題<唐十八學士圖>》詩:“後有 龍眠 傳此本,禮樂衣冠激流俗。” 明 徐渭 《觀音大士贊》:“真者有兩,畫者亦然,一似 道子 ,一似 龍眠 ,合兩為一,妙哉 俞子 之管。”

(2).指歸隱林下。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詩話下·張文和公風鳶詩》:“ 文端 則賜金歸老,頤志龍眠,安慮野飆排撼乎?”

(3).山名。在 安徽 桐城 西北,與 舒城 、 六安 接界。借指 舒州 。 宋 王明清 《揮麈三錄》卷二:“ 元祐 中 舒州 有 李亮工 者,以文鳴薦紳間,與 蘇 黃 游,兩集中有與其唱和。而 李伯時 以善丹青,妙絶冠世,且好古博雅,多收 三代 以來鼎彝之類為《考古圖》。又有 李元中 ,字畫之工,追蹤 鍾 王 。時號 龍眠 三 李 。” 清 蔣士銓 《第二碑·賡韻》:“﹝小生﹞姓 阮 名 劍彩 字 斗墟 , 楚 中 漢陽 人也。 龍眠 右族, 江 表名家。”

手寫

親手書寫。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勉學》:“﹝ 臧逢世 ﹞欲讀 班固 《漢書》,苦假借不久,乃就姊夫 劉緩 乞丐客刺書翰紙末,手寫一本。”《老殘遊記》第三回:“﹝ 高紹殷 ﹞再望下翻,是一本 蘇東坡 手寫的 陶 詩,就是 毛子晉 所仿刻的祖本。”

五馬圖

中國畫。宋代李公麟作。紙本長卷。白描。共五段,每段繪一人牽一馬。每匹馬後有黃庭堅箋記,馬名標為鳳頭驄、好頭赤、照夜白、錦膊驄、滿川花(此名原佚,據後人畫錄補),皆宋皇家用馬。線條準確優美,馬匹、人物均極具風采。

一一

一個一個地;依次地

一一檢查

好一一聽之。——《韓非子·內諸說上》

一一以葉自彰。——三國魏·邯鄲淳《笑林》

一一為具言。——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一一自辨。——宋·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一一詳述之。——清·方苞《獄中雜記》

來自

表示來源,但通常不帶有肇始之意,而指從原有的以另一形式存在的人或物,通過賦與、移轉、演繹、模仿或再生而發生

主要收入來自開採煤礦

于闐

亦作“ 於窴 ”。古 西域 國名,在今 新疆 和田 一帶。《史記·大宛列傳》:“﹝ 大宛 ﹞東北則 烏孫 ,東則 扜罙 、 於窴 。”《漢書·西域傳上·于闐國》:“ 於闐國 ,王治 西城 ,去 長安 九千六百七十里……多玉石。” 清 吳偉業 《和楊鐵崖天寶遺事詩》之二:“檀槽豈出 龜茲 伎,玉笛非關 於闐 工。”

天馬

(1).駿馬的美稱。《史記·大宛列傳》:“初天子發書《易》,雲‘神馬當從西北來’。得 烏孫 馬好,名曰‘天馬’。及得 大宛 汗血馬,益壯,更名 烏孫 馬曰‘西極’,名 大宛 馬曰‘天馬’雲。”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五:“天馬出西北,由來從東道。” 唐 王維 《送劉司直赴安西》詩:“苜蓿隨天馬,蒲桃逐漢臣。” 清 黃遵憲 《香港感懷》詩之九:“指北 黃龍 飲,從西天馬來。”

(2).傳說中獸名。《山海經·北山經》:“又東北二百里,曰 馬成之山 ,其上多文石,其陰多金玉,有獸焉,其狀如白犬而黑頭,見人則飛,其名曰天馬。”

(3).神馬。《漢書·禮樂志》:“太一況,天馬下,霑赤汗,沫流赭。志俶儻,精權奇,籋浮雲,晻上馳。體容與,迣萬里,今安在,龍為友。”《雲笈七籤》卷八四:“忽見太一以天馬來迎於寢臥之前。” 明 劉基 《走馬引》:“精誠感天天心哀,太一乃遣天馬從天來,揮霍雷電揚風埃。”

(4).星名。屬於西方七星中的奎宿。《晉書·天文志上》:“王良五星,在奎北,居河中,天子奉車御官也。其四星曰天駟,旁一星曰王良,亦曰天馬。”

(5).螳螂的別名。《呂氏春秋·仲夏》“仲夏之月……螳蜋生” 漢 高誘 註:“螳蜋,一曰天馬。”《爾雅翼·釋蟲二》:“螗蜋(螳螂)…… 許叔重 又云:世謂之天馬。蓋驤首奮臂,頸長而身輕,其行如飛,有馬之象。”

登歌

亦作“ 登哥 ”。亦作“ 登謌 ”。1.升堂奏歌。古代舉行祭典、大朝會時,樂師登堂而歌。《周禮·春官·大師》:“大祭祀,帥瞽登歌,令奏擊拊。” 鄭玄 注引 鄭司農 曰:“登歌,歌者在堂也。”《宋書·樂志一》:“ 晉氏 以來,登哥誦美,諸室繼作。” 宋 梅堯臣 《凌霄花賦》:“或製裳於騷客,或登歌於樂章。”《宋史·樂志一》:“欲依月律,撰《神龜》《甘露》《紫芝》《嘉禾》《玉兔》五瑞各一曲,每朝會登歌首奏之。”

(2).指古代舉行祭典、大朝會時,樂師登堂所奏的歌。 漢 荀悅 《漢紀·惠帝紀》:“乾豆上,奏登歌。”《後漢書·章帝紀》:“作登歌,正予樂,博貫六藝,不捨晝夜。”《宋書·樂志一》:“皇帝初登壇,奏登哥。”

(3).泛指歌詞。 宋 王禹偁 《皇帝親試貢士歌》:“應制非才但淚垂,強作登謌謌 舜 禹 。”

(4).猶歌頌。 南朝 宋 鮑照 《河清頌》:“亘古通今,明鮮晦多。千齡一見,書史登歌。”

(5).古代舉行祭典、大朝會時所用的樂器。《舊唐書·音樂志二》:“登歌二架,登於堂上兩楹之前。”《宋史·樂志一》:“大樂署舊制,宮縣三十六虡設於庭,登歌兩架設於殿上。”《續資治通鑑·元英宗至治二年》:“至是廟工未畢,妨陳宮縣,止用登歌。”

即今

今天;現在。 唐 高適 《送桂陽孝廉》詩:“即今江海一歸客,他日雲霄萬里人。” 宋 陸游 《連日有雪意戲書》詩:“壯歲羈游半九州,即今憔悴老菟裘。”《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事已如此,料留你不住了,只是你要去時,即今就去。”

歲市

每年的貿易。《宋史·王禹偁傳》:“外則停歲市之物,內則罷工巧之伎。”

無論

(1) 不論;不管

無論天氣多么冷,每天早晨他都要到江河去游泳

(2) 不要說;不用說

無論魏晉。—— 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

無論數十輩。——清· 侯方域《壯悔堂文集》

棄者無論。——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七尺

(1).古代指二十歲。《周禮·地官·鄉大夫》:“國中自七尺以及六十,野自六尺以及六十有五,皆征之。” 賈公彥 疏:“七尺謂年二十知者,案《韓詩外傳》‘二十行役’,與此國中七尺同,則知七尺謂年二十。”

(2).指身軀。人身長約當古尺七尺,故稱。 南朝 梁 沉約 《齊太尉王儉碑銘》:“傾方寸以奉國,忘七尺以事君。” 唐 李頎 《古意》詩:“賭勝馬蹄下,由來輕七尺。” 清 孫枝蔚 《黃河舟中》詩:“七尺雖無用,臨深亦可驚。” 阿英 《袁中郎做官》:“不肖雖愚,豈以七尺易一官。”

五馬

太守的代稱

五馬立踟躕。——《樂府詩集·陌上桑》

足稱

值得稱道。 戰國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賦》:“目欲其顏,心顧其義,揚詩守禮,終不過差,故足稱也。” 南朝 梁 沉約 《齊故安陸昭王碑文》:“全 趙 之袨服叢臺,方此為劣 臨淄 之揮汗成雨,曾何足稱。”《隋書·王韶元岩等傳贊》:“ 元巖 王韶 ,任當彼相,並見嚴憚,莫敢為非,謇諤之風,有足稱矣。”

于思

常疊用,表現鬍子極多

閒聊

瞎扯談

備數

(1).充數。《儀禮·士昏禮》:“吾子有命,且以備數而擇之,某不敢辭。” 漢 王充 《論衡·程材》:“其置文吏也,備數滿員。” 宋 陳鵠 《耆舊續聞》卷五:“自此禁苑闕人,上謂少年輕薄,不足為館閣重,時宰探上意,乃引 彭乘 備數。”

(2).為居官的自謙之詞。 清 俞樾 《春在堂隨筆》卷五:“僕時備數校讎府官,閒無他職。”

如上

如同上面所敘述或列舉的

如上所述

調習

(1).調治熟習。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卷前《雜說》:“欲善其事,先利其器;悅以使人,人忘其勞。且須調習器械,務令快利。”《華嚴經疏鈔·十回向品》:“心善調伏,不調令調,以寂靜法,而調習之。”

(2).調教訓練。《詩·秦風·駟驖》“游於北園,四馬既閒” 唐 孔穎達 疏:“諸馬皆須調習也。” 宋 洪邁 《夷堅甲志·段宰妾》:“調習既久,容色殊可。 段 名之曰‘鶯鶯’,以為側室。”《醒世姻緣傳》第一回:“選了一匹青色騸馬,使人預先調習。”

古稀

稱人年七十

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杜甫《曲江》

古稀之年

昔年

前幾年;從前

昔年欲登未登者。——《徐霞客遊記·游黃山記》

磬控

縱馬和止馬。泛指馭馬。《詩·鄭風·大叔于田》:“抑磬控忌。” 毛 傳:“騁馬曰磬,止馬曰控。” 朱熹 集傳:“忌、抑,皆語助詞。” 宋 岳珂 《桯史·義騟傳》:“﹝ 王成 ﹞呼常馭羸卒持鞚來,則帖耳訓服如平時,振迅通衢,磬控緩亟無少忤者。”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一》:“實見小人在蝶背,有磬控駕馭之狀,俯仰顧盼,意殊生動,殊不類偶人也。”

且自

暫且;只管。 唐 元稹 《鶯鶯傳》:“後數日 張生 將行,又賦一章以謝絶云:‘棄置今何道,當時且自親。’” 宋 辛棄疾 《永遇樂·賦梅雪》詞:“無情休問,許多般事,且自訪梅踏雪。” 明 葉憲祖 《易水寒》第一折:“記賬,一總還你,且自拿酒來吃。”《兒女英雄傳》第二十回:“且自順了他的性兒,我自有道理。”

石火光陰

表示光陰之迅速,一眨眼就要過去。

誠信

真誠;真誠之心。《禮記·祭統》:“是故賢者之祭也,致其誠信,與其忠敬。”《北齊書·堯雄傳》:“ 雄 雖武將,而性質寬厚,治民頗有誠信。”《新唐書·曹華傳》:“ 華 雖出戎伍,而動必由禮,愛重士大夫,不以貴倨人,至廝豎必待以誠信,人以為難。” 宋 葉適 《太府少卿李公墓志銘》:“故參知政事 吳興 李公 ,以誠信質直事 孝宗 。” 郭沫若 《蘇聯紀行·六月三十日》:“一位大領袖倒不在乎每宴一次客,一定要來一套大演說的。誠信已孚,思想已移諸實踐,不說話比說話還要偉大。”

詩詞推薦

再題李公麟五馬圖原文_再題李公麟五馬圖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