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禾瑞麥詩原文
萋萋禾苗,在彼東阡。
有黍有粟,靈雨膏焉。
益之霢霂,稼滋蕃鮮。
一莖三穗,茲豈偶然。
父老僉曰,我尹仁賢。
尹不自居,功歸於天。
和德於上,吾皇惟乾。
臣則坤道,代終無愆。
卓哉令尹,君子謙謙。
我昔持節,宛洛十年。
作人無效,永負魚鳶。
披彼感愧,旱麓之篇。
安得嘉穀,於仞三川。
詩詞問答
問:嘉禾瑞麥詩的作者是誰?答:吳伯通
問:嘉禾瑞麥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嘉禾瑞麥詩是什麼體裁?答:四言詩
問:吳伯通的名句有哪些?答:吳伯通名句大全
注釋
1. 四言詩 出處:御選明詩卷三
參考注釋
萋萋
草長得茂盛的樣子
芳草萋萋鸚鵡洲。——唐· 崔顥《黃鶴樓》詩
禾苗
穀類莊稼的嫩苗
靈雨
(1).好雨。《詩·鄘風·定之方中》:“靈雨既零,命彼倌人,星言夙駕,説於桑田。” 鄭玄 箋:“靈,善也。” 宋 蘇軾 《與孟震同游常州僧舍》詩之三:“待向三茆乞靈雨,半篙流水贈君行。” 元 關漢卿 《竇娥冤》第四折:“昔 於公 曾表白 東海 孝婦,果然是感召得靈雨如泉。” 鄭澤 《長沙謁烈士祠》詩:“靈雨飄東風,祠堂載瞻仰。”
(2).喻君王的恩澤。 唐 楊巨源 《春日奉獻聖壽無疆詞》之一:“靈雨含雙闕,雷霆肅萬方。” 宋 蘇軾 《謝賜恤刑詔書表》之二:“凱風養物,散為扇暍之涼;靈雨應時,同沾執熱之濯。”
霢霂
亦作“霢霂”。1.小雨。《詩·小雅·信南山》:“益之以霢霂,既優既渥。” 南朝 齊 謝朓 紀晏 《閒坐聯句》:“霢霂微雨散,葳蕤蕙草密。” 宋 范成大 《甘雨應祈》詩之二:“數日雖蒙霢霂霑,浥塵終恨太廉纖。” 清 唐孫華 《久旱酷熱立秋後一日得雨驟涼誌喜》詩:“雖未極滂沱,諒各分霢霂。”
(2).汗流貌。 晉 左思 《吳都賦》:“揮袖風飄而紅塵晝昏,流汗霢霂而中逵泥濘。” 唐 白居易 《香山寺石樓潭夜浴》詩:“搖扇風甚微,蹇裳汗霢霂。”《雲笈七籤》卷五六:“若極勞形,盜失精汗者,霢霂不止,大困神形。”
(3).微雨飄灑貌。 唐 陳子昂 《荊州大崇福觀記》:“葳蕤春風,霢霂時雨。” 宋 司馬光 《交趾獻奇獸賦》:“甘露霢霂於林薄,醴泉觱沸於嵌竇。”
(4).微細貌。 趙光榮 《里湖紀游》詩:“微縐霢霂紋,激動璇珠作。”
蕃鮮
茂盛而鮮明。《易·說卦》:“震為雷,為龍,為玄黃……其於稼也,為反生,其究為健,為蕃鮮。” 孔穎達 疏:“鮮,明也。取其春時草木蕃育而鮮明。” 宋 司馬光 《春帖子詞·皇帝閣》之一:“九垓同燠沐,萬物向蕃鮮。”
一莖
(1).原意為植物的一條莖,後表數量,多用於條狀物。 漢 焦贛 《易林·震之師》:“一莖九纏,更用牽攣,宿明俯仰,不得東西。” 晉 王嘉 《拾遺記·方丈山》:“莎蘿草細大如髮,一莖百尋。” 唐 白居易 《初見白髮》詩:“白髮生一莖,朝來明鏡里,勿言一莖少,滿頭從此始。” 明 無名氏 《宮詞》:“況我瘦身軀怎和愁腸掙,剛剩得擔害怕恩情骨一莖。”
(2).中醫術語,臍帶。 明 李中梓 《醫宗必讀·腎為先天本論》:“嬰兒未成,先結胞胎,其象中空,一莖透起,形如蓮蕊。一莖即臍帶,蓮蕊即兩腎,而命寓焉。”
偶然
突然的,不是經常的;意想不到的
偶然現象
偶然事件
父老
古時鄉里管理公共事務的人,多由有名望的老人擔任;亦尊稱老年人
仁賢
(1).即仁且賢。《韓非子·難言》:“此十數人者,皆世之仁賢忠良,有道術之士也。”《史記·宋微子世家》:“ 微子 故能仁賢,乃代 武庚 。”《晉書·向雄傳》:“殿下讎枯骨而捐之中野,為將來仁賢之資,不亦惜乎!”
(2).仁人與賢人。《孟子·盡心下》:“不信仁賢,則國空虛。”《漢書·孔光傳》:“毀譖仁賢,誣愬大臣。”
自居
自以為了不起,過分倚仗居傲
以先進自居
歸於
(1) 屬於(多指抽象事物)
榮譽歸於集體
(2) 以…為結果
風停了,咆哮的大海也漸漸歸於平靜
和德
(1).謂惠及百姓之恩德。《逸周書·大聚》:“商不乏資,百工不失其時,無愚不教,則無窮乏,此謂和德。”《後漢書·馮岑賈傳贊》:“ 陽夏 師克,實在和德。”
(2).指事物的妙諦。《楚辭·遠遊》:“見 王子 而宿之兮,審壹氣之和德。” 王逸 註:“究問元氣之祕要也。”
坤道
(1).謂大地的屬性。《易·坤》:“坤道其順乎,承天而時行。” 孔穎達 疏:“言坤道柔順,承奉於天以量時而行。”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筆記·雜說》:“西北,乾道也;東南,坤道也。東南奈何?曰:其土薄而水淺,其生物滋。”
(2).猶婦德。 唐 柳宗元 《禮部賀冊太上皇后表》:“母儀有光,坤道克順。”
(3).猶婦道。指婦女。 沙汀 《淘金記》九:“我們坤道人家,就是想不開呀。”
代終
(1).謂取代舊皇朝。
(2).謂繼承死者遺業。 明 李東陽 《贈太子太保鎮遠侯顧公合葬墓志銘》:“論者謂太夫人代終裕後,克成有家,質諸其夫,可以無愧。”
無愆
亦作“ 無諐 ”。1.沒有過失。《書·說命下》:“監於先王成憲,其永無愆。” 漢 蔡邕 《太傅胡公碑》:“﹝公﹞彌綸古訓,貫萬品,研精微,用補前臣之所闕,十年而無愆。”《後漢書·韋彪傳》:“故大鴻臚 韋彪 ,在位無愆,方欲録用,奄忽而卒。”
(2).沒有喪失。《文選·王粲<贈士孫文始>詩》:“庶茲永日,無諐厥緒。” 呂延濟 註:“諐,失;厥,其;緒,業也。”
(3).沒有超過。《宋書·顧覬之傳》:“﹝ 覬之 ﹞乃以其意命弟 願 著《定命論》,其辭曰:‘……貧豪莫差,修天無爽,有允瑣辭,無愆鄙説,統而言之,孰往非命!’”
令尹
(1). 春秋 戰國 時 楚國 執政官名,相當於宰相。《左傳·莊公四年》:“令尹 鬭祁 、莫敖 屈重 除道梁 槎 ,營軍臨 隨 。 隨 人懼,行成。”《論語·公冶長》:“令尹 子文 ,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 邢昺 疏:“令尹,宰也…… 楚 臣令尹為長,從他國之言,或亦謂之宰。”《漢書·高帝紀上》:“﹝ 懷王 ﹞以 羽 為 魯公 ,封 長安侯 , 呂臣 為司徒,其父 呂青 為令尹。” 顏師古 注引臣 瓚 曰:“諸侯之卿,唯 楚 稱令尹,其餘國稱相。” 唐 張說 《唐西台舍人贈泗州刺史徐府君碑》:“君子大守道而小守位,污隆隨時,屈伸以義,亡令尹而不慍,失司寇而遂行。”
(2).泛稱縣、府等地方行政長官。 宋 梅堯臣 《立春前一日雪中訪烏程宰李君俞依韻和答》:“粉絮先春拂面翔,臨風躍馬到君堂,縣民將喜土膏起,令尹未驚農事忙。”《新編分門古今類事》卷五引 宋 劉斧 《青瑣高議·寇相毀廟》:“﹝ 寇準 ﹞知 巴東縣 。縣舊有一廟,不知其名。舊令尹嘗夢其神泣告之。”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岳青天》:“ 岳少保 起 , 滿洲 人。以孝廉起家。初任 奉天府 尹,前令尹某以貪黷著,公入署時,命僕自屋宇器用皆洗滌之,曰:‘勿緇染其污跡也。’”
君子
(1) 對統治者和貴族男子的通稱
彼君子兮。——《詩·魏風·伐檀》
君子不齒。——唐· 韓愈《師說》
君子寡慾。——司馬光《訓儉示康》
君子多欲。
(2)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後來指人格高尚的人
不亦君子乎。——《論語》
君子有不戰。——《孟子·公孫丑下》
君子博學。——《荀子·勸學》
花之君子。——清· 周容《芋老人傳》
(3) 對別人的尊稱
君子書敘。——唐· 李朝威《柳毅傳》
君子登山。——明· 顧炎武《復庵記》
同社諸君子。——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君子之後。——清· 梁啓超《譚嗣同傳》
謙謙
謙遜貌。 漢 劉向 《列女傳·有虞二妃》:“二女承事 舜 於畎畝之中,不以天子之女故而驕盈怠嫚,猶謙謙恭儉,思盡婦道。” 宋 陳傅良 《祭蘇訓直文》:“某幸茲為寮,情相後先,即之謙謙,聽之便便,一日不見,而我棄捐。” 章炳麟 《思鄉原上》:“ 曹攄 、 陸雲 則循吏, 任昉 、 江淹 於是乎為司直,唯退亦謙謙不競。” 柯靈 《香雪海·紅》:“它們安靜地躺在玻璃櫃裡,默無一言,像謙謙的君子。”參見“ 謙謙君子 ”。
滿足;快意。 元 李文蔚 《蔣神靈應》第二折:“贏了的似那無聲之樂,無故生歡,謳歌小令,鼓腹忻然,巧言相戲,冷語相攙,精神抖擻,語話謙謙。” 明 沉璟 《義俠記·止觀》:“意謙謙,愁容變喜,賓主兩無嫌。”
持節
拿看旄節。節,旄節,也叫符節,以竹為竿,上綴以旄牛尾,是使者所持的信物(即憑證)
乃遣武以中郎將使持節送 匈奴使留 漢者。——《漢書·李廣蘇建傳》
宛洛
二古邑的並稱。即今之 南陽 和 洛陽 。常借指名都。 漢 王逸 《荔支賦》:“ 宛 洛 少年, 邯鄲 游士。”《文選·謝朓<和徐都曹>》:“ 宛 洛 佳遨遊,春色滿皇州。” 張銑 註:“ 宛 , 南陽 也; 洛 , 洛陽 也;皇州,帝都也。時都在 江 東,而言 宛 洛 者,舉名都以言之也。” 唐 王維 《宿鄭州》詩:“ 宛 洛 望不見,秋霖晦平陸。” 明 陳子龍 《平陵東》詩:“不逢時會豈失策,猶與 宛 洛 開先聲。” 清 陳夢雷 《庚申上元同楊道聲題汴梁旅店》詩:“喜遂京華約,初從 宛 洛 期。”
十年
形容時間長久。《左傳·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猶有臭。” 楊伯峻 註:“十年,言其久也。” 唐 賈島 《劍客》詩:“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作人
(1) 為人處世
作人的學問大著哩
(2) 教育人民,培植人才
作人要從根本上抓起
無效
失效;沒有效果
聲明他的協定無效
魚鳶
見“ 魚躍鳶飛 ”。
感愧
自愧不如的感想(感愧不已)
旱麓
(1).《詩·大雅》篇名。頌揚 周 自 后稷 、 公劉 以來,後人承其事業,享受福祿。 旱 ,山名。 宋 蘇軾 《葉教授和溽字韻詩複次韻為戲》:“歸來煮瓠葉,弟子歌《旱麓》。”
(2).乾旱的山腳。 唐 劉禹錫 《牛頭山第一祖融大師新塔記》:“以慧力感通,故旱麓泉涌;以神功示現,故皓雪蓮生。”
嘉穀
(1).古以粟(小米)為嘉穀,後為五穀的總稱。《書·呂刑》:“ 稷 降播種,農殖嘉穀。” 晉 葛洪 《抱朴子·博喻》:“嘉穀不耘,則荑莠瀰漫。” 宋 王禹偁 《擬封田千秋為富民侯制》:“雖有玄珠虹玉,勿謂之寶,朕之寶者,嘉穀也。” 明 劉基 《北上感懷》詩:“農夫植嘉穀,所務誅稂秕。”
(2).嘉禾。《史記·周本紀》:“ 晉 唐叔 得嘉穀,獻之 成王 , 成王 以歸 周公 於兵所。” 裴駰 集解引 鄭玄 曰:“﹝嘉穀﹞二苗同為一穗。” 漢 司馬相如 《封禪文》:“嘉穀六穗,我穡曷蓄。”《漢書·宣帝紀》:“ 元康 四年,嘉穀玄稷降於郡國。”參見“ 嘉禾 ”。
三川
(1).三條河流的合稱,所指不一。(1) 西周 以 涇 、 渭 、 洛 為三川。《國語·周語上》:“ 幽王 二年, 西周 三川皆震。” 韋昭 註:“三川, 涇 、 渭 、 洛 ,出於 岐山 。”(2) 東周 以 河 、 洛 、 伊 為三川。《戰國策·秦策一》:“親 魏 善 楚 ,下兵三川。”《文選·鮑照〈詠史〉》:“五都矜財雄,三川養聲利。” 李善 注引 韋昭 曰:“有 河 、 洛 、 伊 ,故曰三川。”
(2).指洛陽。 南朝 宋 顏延之 《北使洛陽》詩:“前登 陽城 路,日夕望三川。” 唐 王維 《送韋大夫東京留守》詩:“雲旗蔽三川,畫角發龍吟。” 趙殿成 註:“《史記》索隱:三川,今 洛陽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