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感十五首·其十原文
命將圖推爵,登壇愧匪材。
舟車空府庫,金帛散輿台。
論賞屯膏澤,爭權稔禍胎。
舊家零落盡,廟算實堪哀。
詩詞問答
問:述感十五首·其十的作者是誰?答:吳當
問:述感十五首·其十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述感十五首·其十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灰韻
參考注釋
命將
任命將帥;派遣將帥。《晉書·陸機傳》:“自古命將遣師,未有臣凌其君而可以濟事者也。”《清史稿·禮志九》:“ 雍正 七年,定命將前一日告廟。”
登壇
(1).登上壇場。古時會盟、祭祀、帝王即位、拜將,多設壇場,舉行隆重的儀式。《三國志·魏志·臧洪傳》:“昔 張景明 親登壇喢血,奉辭奔走,卒使 韓牧 讓印,主人得地。”《文選·陸倕<石闕銘>序》:“命旅致屯雲之應,登壇有降火之祥。” 李善 註:“登壇,祭天也。”《文選·袁宏<三國名臣序贊>》:“然而杜門不用,登壇受譏。” 李善 註:“《江表傳》曰:‘ 權 既即尊位,請會百官,歸功 周瑜 ……’然登壇,即位之時也。”《後漢書·獻帝紀》“皇帝遜位, 魏王 丕 稱天子” 李賢 注引 晉 袁曄 《獻帝春秋》:“乃為壇於 繁陽 故城, 魏王 登壇,受皇帝璽綬。”《晉書·謝安傳》:“及 宋 受禪, 謝晦 謂 劉裕 曰:‘陛下應天受命,登壇日恨不得 謝益壽 奉璽紱。’”《史記·淮陰侯列傳》 唐 司馬貞 索隱述贊:“君臣一體,自古所難。相國深薦,策拜登壇。” 唐 皇甫曾 《送徐大夫赴南海》詩:“位重登壇後,恩深弄印時。”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撫兵》:“建牙吹角不聞喧,三十登壇眾所尊。”
(2).走上講台。 北周 庾信 《周大將軍懷德公吳明徹墓志銘》:“始弘就館之禮,即受登壇之策。” 唐 杜牧 《送太昱禪師》詩:“結社多高客,登壇盡小師。”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上·詞采》:“ 陽明 登壇講學,反復辨説良知二字。”
(3).借指某種事物開始出現。 魯迅 《熱風·隨感錄三十九》:“人格的平等,也是一種外來的舊理想;現在‘經驗’既已登壇,自然株連著化為妄想。”
舟車
(1) 交通船隻和車輛
舟車之利
(2) 長途旅行或旅途
舟車勞頓
府庫
舊指國家貯藏財物、兵甲的處所。《孟子·梁惠王下》:“君之倉廩實,府庫充。”《周禮·天官·大府》:“凡萬民之貢,以充府庫。”《禮記·月令》:“﹝季春之月﹞開府庫,出幣帛。”《禮記·曲禮下》:“在府言府,在庫言庫。” 鄭玄 註:“府謂寳藏貨賄之處也;庫謂車馬兵甲之處也。”
金帛
黃金和絲綢。泛指錢物。《列子·說符》:“ 元君 大驚,立賜金帛。”《史記·淮南衡山列傳》:“皇太后所賜金帛,盡以賜軍吏。”《後漢書·南匈奴傳論》“而單于驕踞益橫,內暴滋深” 唐 李賢 註:“ 世祖 二年,令中郎將 韓統 報命賂遺金帛,以通舊好。” 清 陸嵩 《贈龔藍生照琪大令》詩:“賊如再來集我民,結以金帛喻以誠。”
輿台
輿和台是古代奴隸社會中兩個低的等級的名稱,後來泛指奴僕及地位低下的人
屯膏
《易·屯》:“九五,屯其膏。” 程頤 傳:“唯其施為有所不行,德澤有所不下,是屯其膏,人君之屯也。”屯,吝嗇;膏,恩澤。後因以“屯膏”謂恩澤不施於下。 唐 獨孤及 《為楊右相祭西嶽文》:“畜極不雨,屯膏未光。” 宋 王禹偁 《賜天下酺五日詔》:“禁之或慢,則糜穀滋多;賜之不行,則屯膏是嘆。” 清 魏源 《聖武記》卷一一:“盛世屯膏尚如此,況前代加賦派餉之日乎!”
爭權
爭 * 力、權益。《荀子·解蔽》:“故以貪鄙背叛爭權而不危辱滅亡者,自古及今,未嘗有之也。”《漢書·昭帝紀》:“初, 桀 安 父子與大將軍 光 爭權,欲害之。” 唐 杜甫 《白帝城放船有詩凡四十韻》:“迴首黎元病,爭權將帥誅。” 宋 洪邁 《容齋隨筆·耳餘袁劉》:“ 張耳 、 陳餘 少時為刎頸交,其後爭權,相與致死地而不厭。”
稔禍胎
謂釀成禍根。 唐 司空圖 《狂題》詩之十六:“不平便激風波險,莫向安時稔禍胎。”
舊家
(1).猶世家。指上代有勳勞和社會地位的家族。 唐 李商隱 《為同州侍御上崔相國啟》:“此皆相國推 孔 李 之素分,念 國 高 之舊家。”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素秋》:“ 俞慎 ,字 謹庵 , 順天 舊家子。” 魯迅 《花邊文學·正是時候》:“雖然成家立業之後,他也許修家譜,造祠堂,儼然以舊家子弟自居,但這究竟是後話。”
(2).猶從前。 宋 元 人詩詞中常用。 宋 楊萬里 《答章漢直》詩:“老里睡多吟里少,舊家句熟近來生。” 宋 周邦彥 《瑞龍吟》詞:“惟有舊家 秋娘 ,聲價如故。” 金 元好問 《石州慢》詞:“舊家年少,也曾東抹西塗,鬢毛爭信星星卻。”
零落
(1) 不景氣;衰落
家事零落
(2) 散亂
零落的槍聲
(3) 散落;好像散亂安排
零落的村莊
(4) 樹木枯凋
草木零落
廟算
亦作“ 廟筭 ”。朝廷或帝王對戰事進行的謀劃。《孫子·計》:“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 張預 註:“古者興師命將,必致齋於朝,授以成算,然後遣之,故謂之廟算。” 南朝 梁 任昉 《奏彈曹景宗》:“伏惟聖武英挺,略不世出,料敵制變,萬里無差,奉而行之,實弘廟筭。”《舊唐書·李絳傳》:“朝有正人,時稱令德,入參廟算,出總師乾。” 明 劉基 《感興》詩之三:“神謀不是閭閻識,廟筭誰聞黼扆思。” 清 秦松齡 《雜感》詩:“授鉞親賢廟算強,旌旗萬里作巖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