詣齋宮原文
玉琯陽將復,金街曉不寒。
綴先考五輅,儀衛肅千官。
昭德夫何有,正名蘄所安。
瓣香瞻帝載,祭位儼穹壇。
齋室清心坐,窗曦舉眼看。
明朝修毖祀,兢惕志遑寬。
詩詞問答
問:詣齋宮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詣齋宮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詣齋宮是什麼體裁?答:五排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排律 押寒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七
2. 是歲定籩豆從古式並考五輅大駕之度命以南郊大祀為始一遵新制雲
參考注釋
玉琯
見“ 玉管 ”。
先考
《禮記·曲禮下》:“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嬪。”後以“先考”稱亡父。亦以“先考”稱別人的亡父。 唐 張九齡 《追贈祭文》:“謹以醢脯庶羞之奠,敢昭告於先考先妣之靈。” 明 馬愈 《馬氏日抄·牌額》:“二卿為之弗安,問於先考府君。”《漢魏南北朝墓誌集釋·北魏<元誘妻薛伯徽墓誌>》:“先考授以禮經。”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一:“ 鶯鶯 雖是箇女孩兒,孝順別人卒難學,禮拜無休,追薦亡靈,救拔先考。”
五輅
見“ 五路 ”。
儀衛
儀仗與衛士的統稱。《魏書·李元護傳》:“若喪過 東陽 ,不可不好設儀衞,哭泣盡哀,令觀者改容也。” 前蜀 杜光庭 《宣再往青城安復真靈醮詞》:“仰堂宇之威容,覩四垣之儀衞。”《宋史·儀衛志一》:“ 徽宗 政和 三年,議禮局上 大慶殿 大朝會儀衞。” 清 戴名世 《孑遺錄》:“ 史可法 以父喪歸,繼 可法 者為 鄭二陽 。 二陽 行軍,儀衞甚盛。”
千官
眾多的官員。《呂氏春秋·君守》:“大聖無事,而千官盡能。” 唐 曹唐 《三年冬大禮》詩之三:“千官不動旌旗下,日照南山萬樹雲。” 葉葉 《書壬 * 駝記後》詩:“千官春殿新朝禮,萬壽桐棺故主屍。” 魯迅 《亥年殘秋偶作》詩:“塵海蒼茫沉百感,金風蕭瑟走千官。”
昭德
(1).明德;美德。《國語·鄭語》:“唯 荊 實有昭德,若 周 衰,其必興矣。” 漢 劉向 《說苑·善說》:“天有昭德,寶鼎自至。”
(2).宣揚美德。 南朝 宋 鮑照 《河清頌》序:“鏤山嶽,雕篆素,昭德垂勛,可謂多矣。”《清史稿·鄭獻親王濟爾哈朗傳》:“抑有請者,垂謨昭德,莫先於史。”
(3). 漢 代雅舞名。 漢 文廟 奏《昭德》、《文始》、《四時》、《五行》之舞。見《漢書·禮樂志》。又 五代 後晉 天福 五年,詔有司復修正至朝會二舞之制,以文舞為《昭德》之舞,武舞為《成功》之舞。見《樂府詩集·舞曲歌辭一·晉昭德成功舞歌》引《唐餘錄》。
何有
(1).有什麼。《詩·邶風·谷風》:“何有何亡,黽勉求之。” 鄭玄 箋:“君子何所有乎?何所亡乎?” 晉 潘尼 《贈陸機出為吳王郎中令》詩:“ 崐山 何有?有瑤有珉。”
(2).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難。《論語·里仁》:“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 何晏 集解:“何有者,言不難。”《孟子·梁惠王下》:“王如好貨,與百姓同之,於王何有?” 漢 袁康 《越絕書·計倪內經》:“王審用臣之議,大則可以王,小則可以霸,於何有哉?” 晉 陶潛 《擬古》詩之一:“意氣傾人命,離隔復何有?”
(3).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憐惜、不愛重等。《左傳·僖公二十四年》:“除君之惡,唯力是視, 蒲 人、 狄 人,余何有焉?今君即位,其無 蒲 狄 乎!” 楊伯峻 註:“何有,古人習語,意義隨所施而異,此謂心目中無之也。”《呂氏春秋·知接》:“人之情,非不愛其子也,其子之忍,又將何有於君?” 清 侯方域 《重修顏魯公碑亭記》:“其視卿相王侯與其國封邸第,曾不若脫屣,而何有於亭?”
(4).用反問的語氣表示無關。《左傳·昭公二十八年》:“ 祁氏 私有討,國何有焉?” 杜預 註:“言討家臣,無與國事。”《左傳·哀公二十七年》:“若利本之顛, 瑤 何有焉?” 宋 曾鞏 《寄歐陽舍人書》:“苟其人之惡,則於銘乎何有?”
(5).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顧慮、不在乎。《左傳·昭公元年》:“ 吉 若獲戾,子將行之,何有於諸 游 ?” 楊伯峻 註:“言不必顧慮 游氏 諸人。” 明 李贄 《與周友山》:“士為知己者死,死且甘焉,又何有於廢棄歟?” 魯迅 《熱風·反對“含淚”的批評家》:“然而一切青年的心,卻未必都如此不淨;倘竟如此不淨,則即使‘授受不親’後來也就會‘瞟’,以至於瞟以上的等等事,那時便是一部《禮記》,也即等於《 * 》了,又何有於《蕙的風》?”
(6).用反問的語氣表示無所得。《左傳·僖公十五年》:“獲 晉侯 ,以厚歸也;既而喪歸,焉用之?大夫其何有焉?” 杜預 註:“何有猶何得。”
(7).用反問的語氣表示無所不有。《文選·木華<海賦>》:“弘往納來,以宗以都。品物類生,何有何無?” 李善 註:“言諸品物以類相生,何所不有?何者而無?言其多也。”
(8).哪裡有,豈有。 漢 張衡 《西京賦》:“澤虞是濫,何有春秋?”《後漢書·賈琮傳》:“刺史當遠視廣聽,糾察美惡,何有反垂帷裳以自掩塞乎?” 唐 韓愈 《與孟尚書書》:“凡君子行己立身,自有法度……何有去聖人之道,捨先王之法,而從夷狄之教以求福利也?” 明 吳承恩 《贈邑侯念吾高公擢南曹序》:“自仍歲之水也,洪濤冒夫城郭,而何有於田,何有於食,何有於租與賦哉!”
正名
(1).辨正名稱、名分,使名實相符。《管子·正第》:“守慎正名,偽詐自止。”《國語·晉語四》:“舉善援能,官方定物,正名育類。” 韋昭 註:“正上下服位之名。”《舊唐書·韋湊傳》:“師古之道,必也正名,名之與實,故當相副。” 巴金 《新生·一個人格的成長》:“黑暗兩個字怎么可以做雜誌底名稱呢?名不正,則言不順,正名是最要緊的。”
(2).即楔子。 元 雜劇的開場白。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下·格局》:“ 元 詞開場,止有冒頭數語,謂之正名,又曰楔子。”
(3). 元 明 雜劇最後有兩句或四句對子,總括全劇內容。一般稱前一句或前兩句為“題目”,後一句或後兩句為“正名”。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十三篇:“《青瑣高議》及《青瑣摭遺》文辭雖拙俗,然尚非話本,而文題之下,已各繫以七言……皆一題一解,甚類 元 人劇本結末之‘題目’與‘正名’。”
瓣香
(1).佛教語。猶言一瓣香。 宋 陳若水 《沁園春·壽游侍郎》詞:“丹心在,尚瓣香歲歲,遙祝 堯 齡。” 清 計東 《再與宋牧仲書》:“乃於郡署旁廢圃中,西向設瓣香,流涕再拜而去。”《紅樓夢》第一一四回:“昨日知老太太仙逝,謹備瓣香至靈前拜奠,稍盡微忱。”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附錄二《庚子送灶即事》詩:“隻鷄膠牙糖,典衣供瓣香。”參見“ 一瓣香 ”。
(2).師承;敬仰。 清 洪亮吉 《北江詩話》卷一:“近來 浙中 詩人,皆瓣香 厲鶚 《樊榭山房集》。” 胡適 《西遊記考證》六:“盡登其詩入《山陽耆舊集》。擇其傑出者各體載一二首於此,以志瓣香之意雲。”
(3).喻崇敬的心意。 郭沫若 《參觀劉胡蘭紀念館》詩:“五洲萬國佳兒女,海角天涯獻瓣香。”
帝載
帝王的事業。《書·舜典》:“咨四岳:有能奮庸熙帝之載,使宅百官揆,亮采惠疇。” 孔 傳:“載,事也。” 漢 蔡邕 《光武濟陽宮碑》:“匡復帝載,萬國以綏。” 唐 張九齡 《大唐裴公碑銘序》:“雖遠大是圖,而近識莫誤;學探帝載,何事小名!”
齋室
齋戒時的居室。 明 沉德符 《野獲編·禮部二·五嶽神廟》:“ 衡山 岳廟坍損,遂欲盡毀其后妃像設、寢殿、朝堂,僅立壇壝齋室,以供祀事。”
清心
(1) 心情恬靜,沒有牽掛
清心寡欲
(2) 純正之心
月白清心
(3) 又指居心清正
一向清心做人
眼看
(1) 馬上,在很短的時間之內
暴風雨眼看就要來了
(2) 聽憑(不如意的事情發生或發展)
哪能眼看著他走邪道不管呢
明朝
〈方〉∶明天
毖祀
謹慎祭祀。《書·洛誥》:“予沖子夙夜毖祀。” 孔 傳:“言政化由公而立,我童子徒早起夜寐,慎其祭祀而已。”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祝盟》:“毖祀欽明,祝史惟談。” 宋 歐陽修 《翠旌詩》:“竹宮歌毖祀,雅曲播遺聲。”
兢惕
戒懼。《南史·王融傳》:“悚怍之情,夙宵兢惕。” 唐 白居易 《為宰相賀雨表》:“臣等位忝鈞衡,職乖燮理;仰陰陽而增懼,顧霖雨而懷慚。無任兢惕之至!” 明 方孝孺 《與鄭叔度書》之三:“內視自省,兢惕不安。”《清史稿·高宗紀六》:“﹝ 乾隆 五十六年﹞二月己酉,諭:‘朕孜孜求治,兢惕為懷。’”
詩詞推薦
觀湯泉,白龍池,小憩祥符寺
程敏政〔未知〕怪石如屯虎豹關,仙家真與白雲閒。九州圖跡夸誰勝?萬古乾坤只此山。丹臼半余岙冉冉,汞泉分出水潺潺。手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