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思·其二

作者:史元中 朝代:明代

秋思·其二原文

幽懷無可寄,何處起玄暉。

試問驅華轂,曾如入翠微。

霜清山有骨,雲薄石無衣。

盡日風搖棘,誰家白板扉。

詩詞問答

問:秋思·其二的作者是誰?答:史元中
問:秋思·其二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秋思·其二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微韻 出處:甬上耆舊詩卷十三

參考注釋

幽懷

隱藏在內心的情感。《水經注·廬江水》引 晉 吳猛 詩:“曠載暢幽懷,傾蓋付三益。”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牘·步飛煙》:“兼題短葉,用寄幽懷。”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九:“﹝ 尹似村 詩﹞清談相訂菊花期,正慰幽懷入夢時。”

無可

(1).猶言無可無不可。《後漢書·仲長統傳》:“任意無非,適物無可。” 南朝 宋 鮑照 《轉常侍上疏》:“自惟常人,觸事無可。”

(2).不能,無法。《藝文類聚》卷八三引 南朝 宋 劉義慶 《幽明錄》:“ 淮牛渚津 水極深,無可算計。”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五》:“恍惚杳冥,茫無實據,雖 閻羅 包老 亦無可措手。” 茅盾 《子夜》八:“好像犯人被判決了罪狀, 馮雲卿 到此時覺得無可躲閃了。”

(3).猶言沒有可以。 孫犁 《秀露集·關於紀昀的通信》:“至於他為官的政績,只能說是平平,無可稱述。”

何處

哪裡,什麼地方。《漢書·司馬遷傳》:“且勇者不必死節,怯夫慕義,何處不勉焉!” 唐 王昌齡 《梁苑》詩:“萬乘旌旗何處在?平臺賓客有誰憐?”《宋史·歐陽修傳》:“ 脩 論事切直,人視之如仇,帝獨奬其敢言,面賜五品服。顧侍臣曰:‘如 歐陽脩 者,何處得來?’” 茅盾 《一個女性》五:“但是何處有愛呢?何處是愛呢?”

玄暉

(1).指太陽。《文選·陸雲<大將軍宴會被命作詩>》:“玄暉峻朗,翠雲崇靄。” 呂延濟 註:“玄,天;暉,日。”《雲笈七籤》卷九八:“良德映玄暉,頴拔粲華蔚。”

(2).月光。 唐 喻鳧 《送賈島往金州謁姚員外》詩:“幾夕江樓月,玄暉伴靜吟。”

(3). 南朝 齊 謝朓 ,字 玄暉 ,善為詩,後常以指有文才的人。 唐 清江 《月夜有懷黃端公兼簡朱孫二判官》詩:“屢向曲池陪 逸少 ,幾回戎幕接 玄暉 。” 唐 司空曙 《早夏寄元校書》詩:“蓬蓽永無車馬到,更當齋夜憶 玄暉 。”

試問

(1).試著提出問題。試探性地問。《晉書·孫綽傳》:“沙門 支遁 試問 綽 :‘君何如許?’” 唐 牛僧孺 《玄怪錄·張左》:“ 左 甚異之,試問所從來,叟但笑而不答。” 清 王夫之 《上蔡威函先生》詩:“白苹秋色里,試問採蓮津。”

(2).試著提出問題。用於質問對方或者表示不同意對方的意見。 宋 蘇軾 《又和劉景文韻》:“試問壁間題字客,幾人不為看花來?”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上·結構》:“試問當年作者,有一不肖之人、輕薄之子厠於其間乎?” 許地山 《危巢墜簡》:“試問亘古以來這第一流人物究竟有多少?”

(3).考問。《新唐書·文藝傳中·李邕》:“未幾辭去, 嶠 驚,試問奧篇隱帙,了辯如響, 嶠 嘆曰:‘子且名家!’”《宋史·選舉志三》:“諸正名學生有試問《景祐新書》者,諸判局闕而合差,諸秤漏官五年而轉資者,無不屬於祕書。”《元史·選舉志一》:“以《通鑑節要》用 蒙古 語言譯寫教之,俟生員習學成效,出題試問,觀其所對精通者,量授官職。”

華轂

華美的車子。轂,車輪中穿軸安輻部件

朱輪華轂。——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翠微

青翠的山色,也泛指青翠的山

九嶷山上白雲飛,帝子乘風下翠微。——毛 * 《答友人》

霜清

(1).形容秋水明淨;潔淨。 唐 張九齡 《赴使瀧峽》詩:“霜清百丈水,風落萬重林。” 唐 皇甫冉 《寄劉方平大谷田家》詩:“冰結泉聲絶,霜清野翠濃。” 宋 黃庭堅 《外舅孫莘老留詩庭堅和》:“我來杪搖落,霜清見魚行。”

(2).整肅,肅清。 唐 李白 《贈宣城趙太守悅》詩:“持斧佐三軍,霜清天北門。”

無衣

(1).沒有衣著。《詩·秦風·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東觀漢記·崔湜傳》:“民冬月無衣,積細草而臥其中。” 南朝 宋 王微 《雜詩》:“詎憶無衣苦,但知狐白溫。”

(2).指無衣著的窮人。 周詠 《感懷》詩之六:“驅將枵腹填溝壑,鞭盡無衣泣露霜。”

(3).《詩經》《唐風》篇名。《詩·唐風·無衣序》:“《無衣》,美 晉武公 也。”

(4).《詩經》《秦風》篇名。《詩·秦風·無衣序》:“《無衣》,刺用兵也。”《左傳·定公四年》:“ 申包胥 如 秦 乞師…… 秦哀公 為之賦《無衣》。” 元 王逢 《寄桃浦諸故知即事》詩:“願從 漢 士碑 有道 ,夢逢 秦 鬼歌《無衣》。”

盡日

(1).猶終日,整天。《淮南子·氾論訓》:“盡日極慮而無益於治,勞形竭智而無補於主。” 唐 鄭璧 《奉和陸魯望白菊》:“終朝疑笑 梁王 雪,盡日慵飛 蜀帝 魂。” 清 魏源 《武林紀游》詩之六:“盡日不逢人,終年無啟關。”

(2).指農曆月末最後一天。 清 褚人穫 《堅瓠續集·大盡小盡》:“月滿三十日為大盡,少一日為小盡,月之盡日猶年之除夜也。”

終日,整天。 明 陳子龍 《南鄉子》詞:“儘日對紅顏,畫闌深深半掩關。”

誰家

(1).何家,哪一家。《樂府詩集·相和歌辭二·蒿里》:“蒿里誰家地,聚歛魂魄無賢愚。”《水滸傳》第二八回:“ 武松 忍耐不住,按定盒子,問那人道:‘你是誰家伴當?怎地只顧將酒食來請我?’”《儒林外史》第二回:“ 王舉人 道:‘去年在誰家作館?’”

(2).誰,何人。 唐 張鷟 《遊仙窟》:“ 十娘 詠曰:‘眼心俱憶念,心眼共追尋;誰家解事眼,副著可憐心?’” 元 無名氏 《鴛鴦被》第二折:“他題的名姓兒別,語話兒差,空著我擔個沒來由牽掛,這不識羞的漢子你是誰家?” 孫犁 《澹定集·致鐵凝信(三)》:“ 魯迅 在《中國小說史略》中,曾列有對照表(即真人與書中人),也沒有聽說有誰家向作者提出抗議,或是起訴。”

(3).何處。 唐 李白 《春夜洛城聞笛》詩:“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 洛 城。” 宋 張元乾 《石州慢》詞:“誰家疏柳低迷,幾點流螢明滅。” 元 張壽卿 《紅梨花》第一折:“貪和你書生打話,暢好是兜兜搭搭,因此上不知明月落誰家。”

(4).怎樣。 唐 王建 《寄劉蕡問疾》詩:“年少病多應為酒,誰家將息過今春。” 宋 張炎 《數花風·別義興諸友》詞:“好遊人老,秋鬢蘆花共色。征衣猶戀去年客。古道依然黃葉,誰家蕭瑟!”

(5).怎能。 唐 韓愈 《杏園送張徹侍御歸使》詩:“歸來身已病,相見眼還明。更遣將詩酒,誰家逐後生。” 宋 吳文英 《瑞龍吟·送梅津》詞:“ 西湖 到日,重見梅鈿皺。誰家聽琵琶未了,朝驄嘶漏。”

(6).為什麼。 宋 蘇軾 《秋興》詩之一:“野鳥游魚信往還,此身同寄水雲間。誰家晚吹殘紅葉,一夜歸心滿舊山。” 宋 蘇軾 《謝人見和前篇》之二:“得酒強歡愁底事,閉門高臥定誰家。” 元 張可久 《折桂令·湖上道院》曲:“ 雙井 先春採茶, 孤山 帶月鋤花,童子誰家,貪看 西湖 ,懶誦《南華》。”

(7).甚么。 宋 無名氏 《張協狀元》戲文第二出:“生:適來聽得一派樂聲,不知誰家調弄?眾:《燭影搖紅》。” 錢南揚 校註:“誰家調弄,猶雲‘甚么曲調’。” 宋 張炎 《台城路·抵吳書寄舊友》詞:“雁拂沙黃,天垂海白,野艇誰家分曉?” 明 湯顯祖 《牡丹亭·驚夢》:“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8).甚么東西。 唐 杜甫 《少年行》:“馬上誰家白面郎,臨階下馬坐人牀。不通姓字粗豪甚,指點銀瓶索酒嘗。” 元 楊暹 《西遊記》第三本第十二出:“[鬼母雲]誰家一個黃口孺子,焉敢駡我?”參見 張相 《詩詞曲語辭彙釋·誰家》。

白板

亦作“ 白版 ”。1.不施油漆的木板。 唐 王維 《田家》詩:“雀乳青苔井,雞鳴白板扉。” 唐 元稹 《春分投簡陽明洞天作》詩:“村扉以白板,寺壁耀赬糊。” 明 袁宏道 《又和龍君超韻》:“白板赤欄橋,石根繫小舠。” 清 吳偉業 《遣悶》詩:“扁舟遇雨煙村出,白版溪門主人立。”

(2).指不施油漆的木門。 清 曹寅 《過陳次山寓居讀迦陵稿有感》詩:“草深白版鳴蛙處,水長西橋浴馬時。”

(3).自 漢 以來,授官皆有印章。授官只用板書而無詔敕印章,稱“白板”。即無誥命之官。《晉書·趙王倫傳》:“﹝ 倫 ﹞以苟且之惠取悅人情,府庫之儲不充於賜,金銀冶鑄不給於印,故有白版之侯,君子恥服其章,百姓亦知其不終矣。”《宋書·孝武帝紀》:“庚寅,制方鎮所假白板郡縣,年限依臺除,食祿三分之一不給送故。”

(4).麻將牌中不刻字樣或花紋的牌。 王西彥 《古屋》第四部六:“打牌鬼,真倒霉,要白板,來發財。”

詩詞推薦

  • 又一絕

    邵雍宋代〕手足恩情重,塤篪歡樂長。要知能忘處,墳草兩荒涼。
  • 未試即事雜書·其二

    柳子文宋代〕一一聽宮徵,銖銖較短長。品題分玉石,得失異炎涼。中的非無術,知音豈易忘。魚龍頭角老,變化更何方。
  • 題延射亭

    楊備宋代〕高台蕪沒曲池平,十萬人家古縣城。煙水雲山屏畫裡,闔閭墳域舊都名。
  • 王禎元代〕利器從來不獨工,鐮為農具古今同。芟餘禾稼連雲遠,除去荒蕪捲地空。低控一鉤長似月,輕揮尺刃捷如風。因時
  • 送和甫至龍安微雨

    王安石宋代〕荒煙涼雨助人悲,淚染衣襟不自知。除卻春風沙際綠,一如看汝過江時。
    秋思·其二原文_秋思·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哭楊椒山

    沈鍊明代〕郎官抗疏最知名,玉簡霜毫海內驚。氣作山河今即古,光齊日月死猶生。忠臣白骨千秋勁,烈婦紅顏一旦傾。萬里
  • 秋郊雨中

    密璹宋代〕羸驂破蓋雨淋浪,一抹煙林覆野塘。不著沙禽閒點綴,只橫秋浦更淒涼。
  • 詠齋詩

    李廌宋代〕古昔詩客長風騷,雲間野鶴鳴九皋。六丁極天十萬遭,攝提執策窮牛毛。玄珠罔象誰能及,或長壯麗稱雄豪。九原
  • 頌古一○一首

    釋子淳宋代〕四海煙塵已晏然,當軒明月照人寒。大功不賜將軍賞,寶馬金槍頓懶觀。
    秋思·其二原文_秋思·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靜宜園二十八景詩·其十三·聽法松

    乾隆清代〕點頭曾有石,聽法詎無松。籟響疑酬偈,枝拿學擾龍。佛張蒼翠蓋,僧倚水雲筇。比似靈岩寺,何勞摩頂重。
  • 四明月

    胡仲弓宋代〕冬月如御史,正色凝雲端。風霜何凜凜,一見應膽寒。烏飛繞三匝,禁樹相團欒。心術晦昧人,不敢抬頭看。
  • 釋志清宋代〕天上能蓋,地不能載。遍界遍空,成團成塊。
    秋思·其二原文_秋思·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雨(十月初四日)

    乾隆清代〕秋霖既渥沾,不雨亦無嫌。逾月逢晴霽,茲辰欣雭𩂅。霜菘滋老葉,冬麥潤新尖。點筆憑欄處,峭寒何礙添。
  • 題棲霞十景·其二·玲峰池

    乾隆清代〕玲瓏峰表滀天池,卻弗流為瀑布垂。一種尋常勝他者,旱乾水溢兩無之。
  • 柳搖金

    沈受先明代〕外:蕭蕭行李。迢迢路岐。翹首望京畿。殿閣紅雲繞。京城綠樹迷。且痛飲瓊漿百盞。且痛飲瓊漿百盞。何若惜分
  • 慈度寺·其四

    李之標明代〕陰岑殿閣倚雲齊,傍有池亭繞檻低。祇樹懷來新梵剎,蓮花開遍古招提。曾聞老衲跨瑤象,喜見仙尼駕玉鷖。未覺
  • 泛舟東池坐客賦詩次其韻

    胡銓宋代〕逐客生涯一釣篷,野塘幽絕小樓東。柳邊新過清塵雨,水面徐來送月風。逸興似窮千里遠,勝游還復五人同。子皮
  • 送後村去國二首

    胡仲弓宋代〕累疏箋天乞掛冠,此時便合整歸鞍。玉音不許難輕去,局面那知竟未安。但得中朝常有道,何妨右史左遷官。此行
    秋思·其二原文_秋思·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送僧歸太白山

    賈島唐代〕堅冰連夏處,太白接青天。雲塞石房路,峰明雨外巔。夜禪臨虎穴,寒漱撇龍泉。後會不期日,相逢應信緣。
    秋思·其二原文_秋思·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哀百姓(一作唐胄詩)

    王佐(汝學)明代〕輿圖二百盡皇州,宋室遺民尚有不。松柏誰捫共客腹,弦歌未散魯公頭。忠魂幾許隨波恨,孤旅三千特地投。那道
秋思·其二原文_秋思·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