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伯襄·其一

作者:李雲龍 朝代:明代

送李伯襄·其一原文

北風日凜冽,寒霜凋平蕪。

君子事行役,負劍游帝都。

弦歌未終宴,僕夫已戒途。

問子無所適,去入承明廬。

問子何所將,手握靈鼉珠。

丈夫志四方,安能守區區。

何況我生辰,遭世本唐虞。

願子崇令德,善愛千金軀。

詩詞問答

問:送李伯襄·其一的作者是誰?答:李雲龍
問:送李伯襄·其一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李雲龍的名句有哪些?答:李雲龍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四部

參考注釋

風日

(1).風與日。謂風吹日曬。 晉 陶潛 《五柳先生傳》:“環堵蕭然,不蔽風日。”

(2).指天氣;氣候。 唐 李白 《宮中行樂詞》之八:“今朝風日好,宜入 未央 游。” 清 卓爾堪 《醉花陰》詞:“風日近清明,幾片榆錢,都算鶯兒俸。”

(3).猶風光。 唐 杜審言 《春日京中有懷》詩:“寄語 洛城 風日道,明年風色信還人。” 明 蔣一葵 《長安客話·仙人枕》:“ 元 陳孚 詩:‘ 居庸 萬馬繞山前,未許蒼苔睡晏然。見説 華山 風日好,何如移伴白雲眠。’” 清 姚鼐 《贈孫雨窗》詩:“茶香竹淨好風日,請我俛仰前賢旁。”參見“ 風光 ”。

凜冽

寒冷刺骨

北風凜冽,大雪紛飛

寒霜

寒冷的冰霜。《三國志·魏志·管輅傳》“惟以梳為枇耳” 裴松之 注引《輅別傳》:“若以參星為虎,則谷風更為寒霜之風,寒霜之風非東風之名。” 唐太宗 《賦得臨池竹》詩:“貞條障曲砌,翠葉貫寒霜。”《三俠五義》第三二回:“因 顏老爺 在日為人正直,作了一任縣尹,兩袖清風,一貧如洗,清如秋水,嚴似寒霜。”

平蕪

草木叢生的平曠原野。 南朝 梁 江淹 《去故鄉賦》:“窮陰匝海,平蕪帶天。” 唐 李山甫 《劉員外寄移菊》詩:“秋來緣樹復緣牆,怕共平蕪一例荒。” 明 許承欽 《過李家口》詩:“棗香來野徑,麥秀滿平蕪。” 清 龔自珍 《最錄中論》:“平蕪生之,灌木叢之,剔而薙之,乃覿瑤草。” 郭沫若 《蜀道奇》詩:“海水傾泄出平蕪,土壤膏腴成天府。”

君子

(1) 對統治者和貴族男子的通稱

彼君子兮。——《詩·魏風·伐檀》

君子不齒。——唐· 韓愈《師說》

君子寡慾。——司馬光《訓儉示康》

君子多欲。

(2)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後來指人格高尚的人

不亦君子乎。——《論語》

君子有不戰。——《孟子·公孫丑下》

君子博學。——《荀子·勸學》

花之君子。——清· 周容《芋老人傳》

(3) 對別人的尊稱

君子書敘。——唐· 李朝威《柳毅傳》

君子登山。——明· 顧炎武《復庵記》

同社諸君子。——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君子之後。——清· 梁啓超《譚嗣同傳》

事行

(1).事跡。《管子·正世》:“夫五帝三王所以成功立名,顯於後世者,以為天下致利除害也。事行不必同,所務一也。”《北齊書·李希光傳》:“ 蕭軌 、 王敬寶 事行,史闕其傳。” 明 宋濂 《故溫州路總管府判官宣君墓志銘》:“ 彥照 之事行,其都凡如此。”

(2).行為;品行。《荀子·儒效》:“凡事行有益於理者,立之。”《韓詩外傳》卷二:“上之人所遇,色為先,聲音次之,事行為後。”《太平廣記》卷一八三引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盧光啟》:“ 唐 末舉人,不問事行文藝,但勤於請謁,號曰精切。”行,舊讀xìng。

(3).行事,做事。《荀子·王制》:“立身則從傭俗,事行則遵傭故。”

(4).指社會 * 關係。《禮記·樂記》:“律小大之稱,比終始之序,以象事行。” 鄭玄 註:“以象事行,宮為君,商為臣。” 孔穎達 疏:“以象事行者,謂使人法象五聲,是事行也;若宮象君,商象臣,角象民,徵象事,羽象物,是以象事行也。”

負劍

(1).謂推劍於背。《戰國策·燕策三》:“ 秦王 之方還柱走,卒惶急不知所為,左右乃曰:‘王負劍!王負劍!’遂拔以擊 荊軻 ,斷其左股。”《史記·刺客列傳》“王負劍” 唐 司馬貞 索隱:“ 王劭 曰:‘古者帶劍上長,拔之不出室,欲王推之於背,令前短易拔,故云“王負劍”。’”

(2).佩劍;持劍。《戰國策·趙策一》:“君其負劍而御臣以國,舍臣於廟,授吏大夫,臣試計之。” 南朝 陳 徐陵 《梁貞陽侯與王太尉僧辯書》:“況復邦家不造,至此橫流,宗社無依,何所逃責,因以提戈負劍,臥泣行號,言念 荊 巫,志雪讎恥。”《新五代史·吳世家論》:“﹝ 楊行密 ﹞嘗使從者 張洪 負劍而侍, 洪 拔劍擊 行密 ,不中。”

(3).抱小孩之狀。《禮記·曲禮上》:“負劍辟咡詔之,則掩口而對。” 鄭玄 註:“負謂置之於背,劍謂挾之於旁。” 孔穎達 疏:“負劍辟咡詔之者,豈但在行須教正,在抱時亦令習也。”後因以指對孩子從小的教習。 清 錢謙益 《趙景之宮允六十壽序》:“余兒時受先宮保負劍之訓,曰:‘孺子如有聞也,必以 趙先生 為師。’”

(4).謂伏劍取死。負,通“ 伏 ”。《墨子·節葬下》:“是故百姓冬不仞寒,夏不仞暑,作疾病死者,不可勝計也,此其為敗男女之交多矣,以此求眾,譬猶使人負劍而求其壽也。” 孫詒讓 間詁:“負伏通。《左傳·襄三年》:‘ 魏絳 將伏劍。’ 孔 疏云:‘謂仰劍刃,身伏其上而取死也。’”

帝都

帝王所居的城。也叫“帝京”

弦歌

用琴瑟等伴奏歌唱

僕夫

(1).駕馭車馬之人。《詩·小雅·出車》:“召彼僕夫,謂之載矣。” 毛 傳:“僕夫,御夫也。”《文選·張衡<思玄賦>》:“僕夫儼其正策兮,八乘騰而超驤。”舊註:“僕夫,謂御車人也。” 唐 韓愈 《天星送楊凝郎中賀正》詩:“天星牢落雞喔咿,僕夫起餐車載脂。”《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三:“老人復引 行修 到了店中,只見壁中燈盞熒熒,槽中馬啖芻如故,僕夫等個個熟睡。”

(2).泛指供役使的人,猶言僕人。 郭沫若 《屈原》第五幕第二場:“衛士甲:先生你不必問我的姓名,我要永遠做你的僕人,你就叫我‘僕夫’吧!”

(3).管馬之官。

戒途

亦作“ 戒塗 ”。1.出發,準備上路。《晉書·文六王傳論》:“遂乃褫龍章於袞職,徒侯服於下藩,未及戒塗,終於憤恚,惜哉!”《周書·文帝紀上》:“自大都督臣 岳 歿後,臣頻奉詔還闕,秣馬戒途,志不俟旦。” 唐 張文琮 《昭君怨》詩:“戒途飛萬里,回首望 三秦 。” 明 宋濂 《送和贊善北歸》詩序:“蓋生逢有道之朝,皇上執孝道以御天下,故 希文 朝有請而夕戒塗也。” 清 俞蛟 《潮嘉風月記·軼事》:“而生亦年至耳順矣,因束裝思歸,戒途有日。”

(2).戒備於途。 清 王韜 《淞濱瑣話·金玉蟾》:“時土匪未靖,行旅戒途。”

所適

所嫁之人,丈夫。 清 李漁 《奈何天·崖略》:“多少詞人能改革?奪旦還生,演作風流劇。美婦因而讐所適,紛紛邪行從斯出。” 清 鈕琇 《觚賸·蛟橋幻遇》:“我姐妹五人,各有所適。”

承明廬

漢 承明殿 旁屋,侍臣值宿所居,稱 承明廬 。又 三國 魏文帝 以 建始殿 朝群臣,門曰 承明 ,其朝臣止息之所亦稱 承明廬 。《漢書·嚴助傳》:“君厭 承明 之廬,勞侍從之事,懷故土,出為郡吏。” 顏師古 注引 張晏 曰:“ 承明廬 在 石樑閣 外,直宿所止曰盧。”《文選·應璩〈百一詩〉》:“問我何功德?三入 承明廬 。” 張銑 註:“ 承明 ,謁天子待制處也。”後以入 承明廬 為入朝或在朝為官的典故。 唐 李頎 《送綦毋三謁房給事》詩:“徒言青瑣闥,不愛 承明廬 。” 清 唐孫華 《題顧退山太史扁舟圖》詩:“暫辭 承明廬 ,歸侍 扶風 帳。”

何所

何處。《史記·孝武本紀》:“人皆以為不治產業而饒給,又不知其何所人。” 唐 韓愈 《感春》詩之一:“我所思兮在何所?情多地遐兮徧處處。” 宋 王安石 《胡笳十八拍》:“新人新人聽我語:我所思兮在何所?”

靈鼉

即鼉龍。一種與鱷魚相似的動物,皮可鞔鼓。因借指鼓。《史記·李斯列傳》:“建翠鳳之旗,樹靈鼉之鼓。” 唐 王勃 《九成宮頌》:“萬騎龍嘶,伐靈鼉而曉徹。” 宋 蘇軾 《集英殿秋宴教坊詞·勾女童隊》:“霞衣鱗集,隱三疊之靈鼉。” 明 鄭若庸 《玉玦記·擄掠》:“靈鼉奏鼓逢逢,吞鯨舞浪洶洶。”

丈夫

(1) 已婚女子的配偶

古者丈夫不耕。——《韓非子·五蠹》

(2) 男子

生丈夫,…生女子。——《國語·越語》

(3) 成年男子

丈夫氣

丈夫亦愛憐。——《戰國策·趙策》

四方

(1) 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泛指各個方面

凡四方之士無有不過而拜且泣者。——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正方形或正方體

一隻四方的木頭匣子

區區

(1) 小;少。形容微不足道

區區之薛。——《戰國策·齊策四》

區區之地。——漢· 賈誼《新書·過秦論上》

何乃太區區。——《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區區百人。——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區區之數

區區五毛錢

區區小事,何足掛齒

(2) 猶方寸。形容人的心

區區之心

(3) 舊時謙辭,我

區區嚮往之至。——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4) (語氣不莊重)

此人非他,就是區區

(5) 誠摯

感君區區懷。——《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何況

(1) 不消說

一項改革都會經過不少曲折,更何況一場革命

(2) 更加

學好本民族的語言尚且要花許多力氣,何況學習另一種語言呢

(3) 表示進一步申述理由或追加理由,用法基本上同“況且”

何況供百人。——清· 洪亮吉《治平篇》

你去接他一下,這兒不好找,何況他又是第一次來

我生

(1).我之行為。《易·觀》:“六三:觀我生進退。” 孔穎達 疏:“我生,我身所動。” 朱熹 本義:“我生,我之所行也。”

(2).生我者。指母親。《後漢書·崔駰傳》:“豈無 熊僚 之微介兮?悼我生之殲夷。” 李賢 註:“我生,謂母也。”

唐虞

唐堯 與 虞舜 的並稱。亦指 堯 與 舜 的時代,古人以為太平盛世。《論語·泰伯》:“ 唐 虞 之際,於斯為盛。”《史記·汲鄭列傳》:“陛下內多欲而外施仁義,奈何欲效 唐 虞 之治乎!” 宋 劉過 《沁園春·壽》詞:“平章處,看人如 伊 呂 ,世似 唐 虞 。”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詩:“我好像置身在 唐 虞 時代以前。”

令德

(1).美德。《左傳·襄公二十四年》:“ 子產 寓書於 子西 ,以告 宣子 曰:‘子為 晉國 ,四鄰諸侯不聞令德,而聞重幣, 僑 也惑之。’”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定謚》:“昔 周公 , 文王 之子,諡曰 文公 。苟有令德,不嫌同諡。” 清 劉大櫆 《程府君墓志銘》:“奕奕 程 宗,世繼其美,傳序及君,令德愷悌。”

(2).指有高尚道德的人。 漢 蔡邕 《上封事陳政要七事》:“太子官屬,宜搜選令德,豈有但取丘墓凶醜之人?”

千金軀

極言身體之寶貴。 晉 陶潛 《飲酒》詩之十一:“客養千金軀,臨化消其寶。” 唐 杜甫 《哀王孫》詩:“豺狼在邑龍在野,王孫善保千金軀。” 清 葉廷琯 《鷗波漁話·劉書樵晉游詩選》:“善保千金軀,長視同心結。”

詩詞推薦

  • 團河行宮八景·其一·璇源堂

    乾隆清代〕河源何事更稱璇,玉潤由來溯本然。潔治書堂俯嘉德,標其生亦在方圓。
  • 蝶戀花

    趙令畤宋代〕錦額重簾深幾許。繡履彎彎,未省離朱戶。強出嬌羞都不語。絳綃頻掩 * 素。黛淺愁紅妝淡佇。怨絕情凝,不肯
  • 寄李頻

    薛能唐代〕長安千萬蹊,迷者自多迷。直性身難達,良時日易低。環檐消舊雪,晴氣滿春泥。那得同君去,逢峰苦愛齊。
    送李伯襄·其一原文_送李伯襄·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村居

    鄧林宋代〕古為村里起功名,當日南陽亦是耕。幾筆元山仁者靜,半篙流水聖之清。晚風蟬響勝金奏,夜露螢光即火城。人得
    送李伯襄·其一原文_送李伯襄·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風哀十首·其六

    李江明代〕炊臼夢殘氣寂寥,眼中無火為誰燒。天涯行李未回首,人世姻緣斷此朝。砧杵秋聲雲似杳,桑麻秋色雨空飄。西風
  • 詣文廟行禮

    乾隆清代〕雨中歸茂苑,聖廟郡城隅。崇像應虔叩,入門惟敬趨。春堂煙織幕,古樹露垂珠。信曰有如化,然而無有乎。
  • 陜西巡撫畢沅奏報得雪詩以志慰

    乾隆清代〕彼報此正望,此沾彼更需。新正雪花霈,七寸土膏濡。亞壟麥麰潤,興鋤禾黍俱。豫齊晉何若,縈念尚殷吾。
  • 立秋

    沈思孝明代〕萬里秋生督亢亭,暮蟬寒葉豈堪聽。愁來自厭屠龍技,老去誰憐相馬經。塞上風煙高太白,雨中山色落空青。銜杯
  • 禪人並化主寫真求贊

    釋正覺宋代〕漆黑眸子,梔黃麵皮。智靜霽月相照,身閒野雲不羈。該抹把手陳尊宿,細膩點頭王老師。針兮線兮明聯暗綴,音
    送李伯襄·其一原文_送李伯襄·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呈黃永新希二首

    趙蕃宋代〕江夏無雙士,嘉禾百里君。信非今日吏,要與古人群。閱世臥松柏,過前紛蚋蚊。薰蕕自我別,青白在渠分。
  • 大像閣

    宋祁宋代〕追碧被層顛,靈姿映大千。天光白毫際,山色鈿螺邊。海客供鬘貝,江神捧坐蓮。銜花馴鹿往,投缽毒龍眠。影壓
  • 二月廿四日恭迎皇太后駕至新衙門行宮喜而成什

    乾隆清代〕撰吉並因俟候暖,鳳輿茲日始迎來。今年二月如三月,萬壽昌哉更熾哉。陸輦水舟奉體適,衢歌巷舞博顏開。定知
  • 代書寄候毛伯明李叔器康叔臨張王臣

    趙蕃宋代〕巴陵洞庭在何處,我昨移官向其所。士所得者毛李康,兼之舊識祁之張。毛公學問本伊洛,康李從之亦不惡。皆能
  • 效深室

    乾隆清代〕別室岩樓側,蜃窗具四臨。都因據斯迥,無不效其深。詎祗謀乎目,猶欣澄以心。心澄何所事,興至便摛吟。
  • 水淺舟滯解悶十絕

    鄭獬宋代〕青天萬里放醉眼,啼鳥一聲傷客心。攜手尋春春盡日,此時真直萬黃金。
  • 山中玩物雜言十首

    戴表元宋代〕蚯蚓食土壤,蚩蚩何所為。蜩蟬飲用露,蛻上高高枝。卑高慕其仙,飄颻安可追,倘令智相及,無羨亦無悲
  • 送東萊學士無競

    陳子昂唐代〕寶劍千金買,生平未許人。懷君萬里別,持贈送交親。孤松宜晚歲,眾木愛芳春。已矣將何道,無令白髮新。
    送李伯襄·其一原文_送李伯襄·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西直門外

    乾隆清代〕視朝清曉返宮庭,攬轡觀農度野坰。曾是望雲愁赤地,何期一雨總回青。
  • 立春二首

    劉克莊宋代〕恰歸舊隱再逢春,村巷荒涼草沒人。犬壞園中門作竇,盜規墳上樹為薪。官如巫祝難羞賤,家似樵漁敢諱貧。聞說
  • 鵲橋仙

    謝逸宋代〕蝶飛菸草,鶯啼雲樹,滿院垂楊陰綠。輕風飄散杏梢紅,更吹皺、池波如縠。珠簾日晚,銀屏人散,樓上醉橫霜竹
送李伯襄·其一原文_送李伯襄·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