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董誥煙雨樓圖原文
素壁詞臣命寫圖,遂看即景貌鴛湖。
是煙是雨真無定,為北為南了不殊。
何必避嫌雲著相,果然入妙恊清娛。
春巡昨況分明在,依戀民情略繾吾。
詩詞問答
問:題董誥煙雨樓圖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題董誥煙雨樓圖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題董誥煙雨樓圖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虞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八十三
參考注釋
素壁
白色的牆壁、山壁、石壁。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澧水》:“﹝ 嵩梁山 ﹞高峯孤竦,素壁千尋,望之苕亭,有似香爐。” 南朝 梁 江淹 《建平王太妃周氏行狀》:“素壁丹墀,實隆家貴。” 唐 盧綸 《蕭常侍癭柏亭歌》:“攢甍鬭栱無斤跡,根癭聯懸同素壁。”《宣和畫譜·郭熙》:“至攄發胸臆,則於高堂素壁,放手作長松巨木,回溪斷崖,巖岫巉絶,峰巒秀起。” 明 文徵明 《題畫》詩:“就中妙解誰應識,萬里雲煙開素壁。”
詞臣
舊指文學侍從之臣,如翰林之類。 唐 劉禹錫 《江令宅》詩:“ 南朝 詞臣 北朝 客,歸來唯見 秦淮 碧。” 明 徐光啟 《疏辯》:“以翰林而兼 河南道 ,從來無此官銜;以詞臣而出典兵,從來無此職掌。”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從幫忙到扯淡》:“所謂國家的柱石,也常是柔媚的詞臣,我們在 南朝 的幾個末代時,可以找出這實例。”
即景
(1) 就眼前的景物
即景生情
(2) 就眼前的景物即興創作的作品
即景詩
鴛湖
即 鴛鴦湖 。 明 馮夢龍 《情史·羅愛愛》:“﹝ 羅愛愛 ﹞嘗以季夏望日,與郡中諸名士會於 鴛湖 之 凌虛閣 。” 郁達夫 《西歸雜詠·過嘉興昔年余曾居此吳梅村朱垞各有鴛湖櫂歌朱秀水人也》:“昔年曾向 鴛湖 住,今日重來感慨多。”參見“ 鴛鴦湖 ”。
真無
佛教語,即空無。指事物的虛幻不實。 唐 王昌齡 《香積寺禮拜萬回平等二聖僧塔》詩:“真無御化來,借有乘化歸。”
了不
絕不;全不。 晉 陶潛 《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君歸,見嘲笑而請筆作答,了不容思,文辭超卓,四座嘆之。” 宋 蘇軾 《送顧子敦奉使河朔》詩:“十年臥江海,了不見慍喜。” 金 元好問 《忻州天慶觀重建功德記》:“鶴既至,翔舞階庭,了不驚異。”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長清僧》:“既歸,灰心木坐,了不勾當家務。”
何必
反問的語氣表示不必
何必去那么早
避嫌
避開嫌疑
果然
(1) 確實如此,表示事實與所說或所料相符
果然名不虛傳
裡頭果然有一件粉紅色的紗衣,她就拿起來,轉身走進樹林。——《牛郎織女》
(2) 連詞,表示假設
那兒果然像你說的那么熱,我去時就連毛衣也不用帶了。
(3) 飽足的樣子
適莽蒼者,三食而反,腹猶果然。——《莊子·逍遙遊》
入妙
謂達到神妙之境。多形容詩文或技藝高超。 明 陳繼儒 《珍珠船》卷四:“ 韓乾 凡作馬,必考時日,面方位,然後定形骨毛色……故得入妙。” 清 韓泰華 《無事為福齋隨筆》卷上:“ 放翁 詩,善用‘陰’字,以心地清閒,故體帖得到。如‘乞借春陰護海棠’,‘正開郤要日微陰’,‘月過花陰故故遲’,‘春在輕陰薄靄中’,無不入妙。”
清娛
清雅歡娛。 唐 宋之問 《洞庭湖》詩:“永言洗氛濁,卒歲為清娛。” 清 陳維崧 《金菊對芙蓉·舟中有示仍用前韻》詞:“泛泛清娛,迢迢 樊素 ,相隨單舸高秋。” 康有為 《大同書》庚部第七章:“凡市府聲色之繁華,山水登眺之清娛,禮樂書畫之文明,皆可挹而受之。”
分明
(1) 清楚(明白)狀
此七月望日之事也,汝在九原,當分明記之。——清· 袁枚《祭妹文》
(2) 簡單明了地
這分明不對
(3) 清楚地劃開界限
依戀
留戀,不忍離開
依戀故鄉的一草一木
民情
(1) 人民的生產、工作以及風俗習慣等情況
熟悉地理民情
(2) 指人民的思想、意願等
標籤:煙雨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