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光寺瞻禮(四月八日)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海光寺瞻禮(四月八日)原文

浴佛日應禮祗園,海光梵寺城南有。

出城騁望白茫茫,一線長堤水中走。

亦因去歲秋潦積,不異今春趙北口。

嗟哉吾民被昏墊,賑加一再苦仍受。

為籌減壩豫泄漲,復恐潮灌傷田畝。

是則捍格進退艱,治河善策誠棘手。

佛固無心我有心,和南為吁甘膏宥。

低地弗雨庶速涸,高地即雨旱方救。

左之右之措意難,方寸頃刻思紛糾。

萬民瞻叩萬乘尊,萬乘尊難亦知否。

詩詞問答

問:海光寺瞻禮(四月八日)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海光寺瞻禮(四月八日)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十二部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五十六

2. 四月八日

參考注釋

浴佛日

謂農曆四月八日 釋迦 誕生日。參見“ 浴佛 ”。

騁望

(1).放眼遠望。《楚辭·九歌·湘夫人》:“登白苹兮騁望,與佳期兮夕張。” 漢 馬融 《廣成頌》:“騁望千里,天與地莽。” 唐 戎昱 《苦哉行》之一:“登樓非騁望,目笑是心哭。” 清 汪為善 《泛清波摘遍·白苹》詞:“南湖夜冷,北渚秋清,鷗散月明還騁望。”

(2).馳騁遊覽。《後漢書·循吏傳序》:“損 上林 池籞之官,廢騁望弋獵之事。”

白茫茫

一望無邊的白——用以指雪、霧、大水等

下了一場大雪,田野上白茫茫一片

一線

見“ 一線 ”。

亦作“ 一綫 ”。1.一根線,亦形容細長如線。 唐 杜甫 《至日遣興》詩之一:“何人錯憶窮愁日,愁日愁隨一線長。” 宋 蘇軾 《司馬溫公神道碑》:“稽天之潦,不能終朝,而一線之溜可以潦石者,一與不一故也。” 元 薩都剌 《鸚鵡曲》:“覺來粉汗濕香臉,一線新紅枕痕淺。” 明 唐寅 《曉起圖》詩:“曉鴉無數盤旋處,緑樹枝頭一線紅。” 毛 * 《菩薩蠻·黃鶴樓》詞:“茫茫九派流中國,沉沉一線穿南北。”

(2).比喻相承或相關事物之間的脈絡。《東周列國志》第六一回:“ 尹公佗 學射於 庾公差 , 公差 又學射於 公孫丁 ,三人是一線傳授。”《續資治通鑑·宋理宗紹定四年》:“毋竝進君子小人以為色荒,毋兼容邪説正論以為皇極,以培養國家一線之脈,以救生民一旦之命。” 清 宋潛虛 《徐節婦傳》:“彼公侯將相跨州連郡,曾未有一如 徐 氏婦者,抱三尺之孤,挽一線之緒,而使之復興,豈不悲哉!” 梁啓超 《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第三章第四節:“其學界為螺線形,雖千變萬化,殆皆一線所引也。”

(3).形容極其細微。 金 元好問 《自題寫真》詩:“東塗西抹竊時名,一線微官悞半生。” 清 曹寅 《重題晚研跋後兼傷懷南洲》詩之三:“酒邊花外打乖人,劫後剛回一線春。” 梁啓超 《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第四章第三節:“若是乎兩 漢 之以著述鳴者,惟 江都 龍門 二子,獨有心得,為學界放一線光明而已。” 艾蕪 《人生哲學的一課》:“這是一線生機,我記好街名廠名就去了。”

(4).第一線。指作戰的最前線,亦指從事實際工作的基層。

堤水

古代傳說中的水名。《山海經·北山經》:“又北百七十里…… 隄水 出焉,而東流注於 泰澤 ,其中多龍龜。”

去歲

去年

秋潦

秋季因久雨而形成的大水。 南朝 宋 鮑照 《登大雷岸與妹書》:“秋潦浩汗,山溪猥至。” 明 王世貞 《藝苑卮言》卷五:“ 歸熙甫 如秋潦在地,有時汪洋,不則一瀉而已。” 明 夏完淳 《九哀·望首陽》:“天淫淫兮降霖,大塊動兮秋潦。”

不異

沒有差別;等同。 晉 羊祜 《讓開府表》:“雖歷內外之寵,不異寒賤之家。” 唐 杜甫 《兵車行》:“況復 秦 兵耐苦戰,被驅不異犬與雞。” 宋 朱熹 《劉十九府君墓志銘》:“蓋與先生不異,而溫厚謹良則又過之。”

嗟哉

嘆詞。 漢 馬援 《武溪深行》:“滔滔 武溪 一何深,鳥飛不度,獸不敢臨,嗟哉 五溪 兮多毒淫。”《後漢書·耿弇傳論》:“嗟哉,義重於生,以至是乎!” 唐 韓愈 《嗟哉董生行》:“嗟哉 董生 朝出耕,夜歸讀古人書,盡日不得息。”

昏墊

陷溺。指困於水災。亦指水患,災害。《書·益稷》:“洪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昏墊。” 孔穎達 疏:“言天下之人,遭此大水,精神昏瞀迷惑,無有所知,又若沉溺,皆困此水災也。 鄭 云:‘昏,沒也;墊,陷也。 禹 言洪水之時,人有沒陷之害。’” 南朝 宋 謝靈運 《游南亭》詩:“久痗昏墊苦,旅舘眺郊歧。” 宋 王安石 《上龔舍人書》:“比聞天子念東南之民困於昏墊,輟侍從之臣,親至其地以勞徠安集之。” 清 魏源 《籌河篇下》:“ 沁水 濁悍衝決,使北行入 運 ,則 衛輝 必有昏墊之虞。”

一再

一次又一次地

田畝

田地的總稱

是則

雖則;雖然。 宋 無名氏 《張協狀元》戲文第二七出:“是則無妻我身自不由己,須有爹媽在家鄉尤未知。”《宋元戲文輯佚·王祥臥冰》:“是則冒寒途路遙,順父母顏情,怎敢辭勞。”

捍格

互相牴觸,格格不入

發然後禁,則捍格不勝。——《禮記·學記》

進退

(1) 前進和後退

進退不由。——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進退無顏儀。——《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進退坐作之方。——宋· 蘇軾《教戰守》

進退維谷

(2) ∶該進則進,該退則退,指言行適度

不知進退

善策

好辦法。《東觀漢記·吳良傳》:“ 東平王 蒼 闢為西曹掾,數諫 蒼 ,多善策。” 清 林則徐 《札發編查保甲告示條款轉發衿耆查照辦理》:“須知章程一定,即當永遠奉行,與其貽悔將來,不如先籌善策。” 范文瀾 《中國通史簡編》第三編第二章第二節:“朝廷如果派使官去慰問 金城公主 (七○九年嫁到 吐蕃 ),和 贊普 當面結和約,使他稱臣息兵,不是對待鄰國的善策么。”

棘手

(1) 扎手,刺手

凡草木刺人,江湘之間謂之棘。——《方言》

(2) 比喻事情難辦

對付棘手問題的辦法

無心

(1) 沒有心情,沒有做某事的念頭

無心戀戰

(2) 不是存心的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

有心

有某種想法

有心人

南為

見“ 南訛 ”。

甘膏

甘雨,膏雨。 唐 李商隱 《所居永樂縣久旱縣宰祈禱得雨因賦》:“甘膏滴滴是精誠,晝夜如絲一尺盈。”

低地

比相鄰地區低的地面

高地

(1) 離海較遠的比地平面高的地區

(2)

(3) 軍事上指地面上突起的部分

(4) 高出平地的一塊地方

山區高地

措意

留意;用心

丈夫不以措意,遂渡而出。——《孔子家語·致思》

方寸

(1) 一寸的平方大小

方寸之地起波瀾

(2) 一平方寸

(3) ∶心神。語出《三國志》:徐庶母親被曹操抓去,徐指著胸口對劉備說:“方寸亂矣!”

頃刻

片刻;表示行動或事情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相當於“一會兒”

菀枯頃刻。——〔英〕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頃刻兩斃。——《聊齋志異·狼三則》

一陣風過,江面上頃刻間掀起了巨浪

紛糾

亦作“ 紛糺 ”。1.糾紛;紛擾;禍亂。《史記·陳丞相世家論》:“常出奇計,救紛糾之難,振國家之患。”《魏書·地形志上》:“ 魏 自 明 莊 ,寇難紛糺。” 宋 司馬光 《清逸處士魏君墓志銘》:“奪攘紛糾兮,非愚則狂,惟君之生兮,遭世寧昌。” 明 唐順之 《送林宜興遷官南部》詩:“誰言簿書日紛糾,勞君為我頻置酒。” 聞一多 《紅燭·李白之死》:“我企望談談笑笑,學著 仲連 、 安石 們,替他們解決些紛糾,掃卻了胡塵。”

(2).交錯雜亂貌。 唐 楊炯 《唐恆州刺史建昌公王公神道碑》:“岡巒紛糾, 天彭 雙闕而作門;珠貝浮沉, 巴水 三迴而成字。” 唐 李華 《仙遊寺》詩:“靈溪自茲去,紆直互紛糾。” 清 陳夢雷 《寄答李厚庵百韻》:“山川紛糾盤,佳氣亦蒼蒼。”

萬民

眾百姓,人民

外朝以詢萬民。——清· 劉開《問說》

萬乘

(1) 車輛

(2) 指天子。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出兵車萬乘,諸侯地方百里,出兵車千乘,故稱天子為“萬乘”

使敵萬乘。——《韓非子·五蠹》

致萬乘之勢。——漢· 賈誼《過秦論》

詩詞推薦

海光寺瞻禮(四月八日)原文_海光寺瞻禮(四月八日)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