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一剪梅

作者:吾邱瑞 朝代:明代

臨江一剪梅原文

未雨綢繆壞牖戶。

苞桑患至無虞。

怡堂燕雀樂何如倘。

竊發疆隅。

誰任銅魚。

詩詞問答

問:臨江一剪梅的作者是誰?答:吾邱瑞
問:臨江一剪梅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吾邱瑞的名句有哪些?答:吾邱瑞名句大全

注釋

1. 出處:六十種曲 運甓記 第三十一出

參考注釋

未雨綢繆

天還沒下雨,先把房屋門窗修好。比喻提前做好準備或預防

牖戶

(1).窗與門。《詩·豳風·鴟鴞》:“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 朱熹 集傳:“牖,巢之通氣處。戶,其出入處也。”《儀禮·有司》:“司宮闔牖戶。”《漢書·食貨志上》:“王者不窺牖戶而知天下。” 明 張居正 《紫宸宮賀表》:“奄四海以為家,恆念綢繆於牖戶。”

(2).特指窗戶。 唐 韓愈 《和虞部盧四赤藤杖歌》:“空堂晝眠倚牖戶,飛電著壁搜蛟螭。”

(3).借指屋舍。 宋 范仲淹 《泰州張侯祠堂頌》:“比比牖戶,鱗鱗場圃。”

苞桑

(1).桑樹之本。《易·否》:“其亡其亡,繫於苞桑。” 孔穎達 疏:“苞,本也。凡物繫於桑之苞本,則牢固也。”《南史·宋紀上·武帝》:“若乃草昧經綸,化融於歲計,扶危靜亂,道固於苞桑。” 康有為 《上清帝第二書》:“民心固結,國勢自繫於苞桑矣。”

(2).比喻牢固的根基;根深柢固。 唐 歐陽詹 《吊漢武帝文》:“已臨隧炭,幾絶苞桑。” 宋 邵伯溫 《聞見前錄》卷十九:“或覆餗而終焉,或苞桑而振者。” 清 黃宗羲 《子劉子行狀》:“除此三大釁,而國家苞桑之業,已在世世。”

(3).《易·否》:“其亡其亡,繫於苞桑。” 孔穎達 疏:“若能其亡其亡,以自戒慎,則有繫於苞桑之固,無傾危也。”後因用“苞桑”指帝王能經常思危而不自安,國家就能鞏固。《後漢書·吳漢蓋延等傳論》:“ 光武 審《黃石》,存苞桑,閉 玉門 以謝 西域 之質,卑詞幣以禮 匈奴 之使,其意防蓋已弘深。” 李賢 註:“言聖人居天位,不可以安,常自危懼,乃是繫於苞桑也。” 宋 黃庭堅 《書磨崖碑後》詩:“ 明皇 不作苞桑計,顛倒四海由 祿 兒。”《三國演義》第十三回:“人君當守‘苞桑’戒,太阿誰執全綱紀。”

(4).叢生的桑樹。《詩·唐風·鴇羽》:“肅肅鴇行,集於苞桑。”

無虞

沒有憂患,太平無事。《書·畢命》:“四方無虞,予一人以寧。”《晉書·陶侃傳》:“ 侃 即迴軍遡流,芟夷醜類,至使西門不鍵,華圻無虞者, 侃 之功也。” 唐 杜甫 《後出塞》詩之四:“獻凱日繼踵,兩蕃靜無虞。” 鄭振鐸 《桂公塘》六:“我大皇帝和大元帥寬厚仁慈,百姓們絲毫不擾,社稷宗廟可以無虞。”

怡堂燕雀

怡:安適。小鳥住在安適的堂屋裡。比喻身處險境也不自知的人。

何如

(1) 如何,怎么樣

今日之事何如。——《史記·項羽本紀》

誠好惡何如。——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則何如。——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2) 用反問的語氣表示勝過或不如

與其強攻,何如智取

竊發

(1).暗中發動。《晉書·汝南王亮楚王瑋等傳序》:“如 梁王 之御大敵,若 朱虛 之除大憝,則外寇焉敢憑陵,內難奚由竊發!”《宋書·朱修之傳》:“又有 徐卓 者,復欲率南人竊發,事泄被誅。”《明史·譚廣傳》:“臣所守邊一千四百餘里,敵人窺伺,竊發無時。”

(2).不知不覺地產生。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上:“如今一説話之間,雖只講天理,不知心中倏忽之間已有多少私慾,蓋有竊發而不知者。”

疆隅

猶邊疆。 清 李來泰 《中山貢使入朝紀事》詩:“環海近添新郡縣, 中山 已屬舊疆隅。”

銅魚

(1).見“ 銅魚符 ”。

(2).借指太守的官職。 唐 李嘉祐 《酬皇甫十六侍御曾見寄》:“自顧衰客累玉除,忽承優詔赴銅魚。”

詩詞推薦

臨江一剪梅原文_臨江一剪梅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