殪虎行原文
秋獮額勒蘇西那,麌麌之群紛其多。
肩墮腕疲獲已夥,乂報虎負崇山阿。
隔谷擇勝駐馬視,佽飛健士周遮羅。
耽耽猛獸不能出,翻陟峭壁沿嵯峨。
刺矛發矢不能到,於菟意謂逃生過。
虎神鎗合此際用,向壁命中時無何。
墮崖眾進獸已斃,頹然橫陳荒草坡。
二子竄入攢石窟,搜穴易殪祗頃俄。
魏明不忍寧謂此,除惡務盡語豈訛。
詩詞問答
問:殪虎行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殪虎行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歌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九十二
2. 額勒蘇蒙古語謂沙西那謂岡是日圍場地名
參考注釋
秋獮
國君秋季狩獵之稱。《左傳·隱公五年》:“春蒐、夏苗、秋獮、冬狩,皆於農隙以講事也。”《司馬法·仁本》:“天下既平,天子大愷,春蒐秋獮,諸侯春振旅,秋治兵,所以不忘戰也。” 南朝 梁 沉約 《均聖論》:“春蒐免其懷孕,夏苗取其害穀,秋獮冬狩,所害誠多。”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一:“ 乾隆 二十三年,巡幸 木蘭 ,舉秋獮之禮。”
麌麌
群聚貌。《詩·小雅·吉日》:“獸之所同,麀鹿麌麌。” 毛 傳:“麌麌,眾多也。”《藝文類聚》卷九八引 三國 魏 何晏 《瑞頌》:“鹿之麌麌,載素其色。” 唐 盧照鄰 《五悲·悲今日》:“林麌麌兮多鹿,山蒼蒼兮少人。”
崇山
(1).高山。 漢 司馬相如 《上林賦》:“崇山矗矗,巃嵸崔巍。” 晉 陸機 《從軍行》:“深谷邈無底,崇山鬱嵯峨。” 康有為 《大同書》辛部第七章:“大地雖大,崇山大河雖多,深林邃谷雖奧,不數百年皆化為都邑焉。”
(2).引申為崇高,巨大。《晉書·慕容垂載記》:“宜述修前規,終忠貞之節,奈何棄崇山之功,為此過舉!”
(3).山名。相傳 舜 放 驩兜 之處。《書·舜典》:“流 共工 於 幽州 ,放 驩兜 於 崇山 。” 孔穎達 疏:“蓋在 衡嶺 之南也。”按,據 清 王夫之 《孟子稗疏》、 王鳴盛 《蛾術編》卷四六,當在 唐 驩州 境內, 泗城 之南(今 廣西 凌雲縣 和 西林縣 一帶)。 唐 沉佺期 《從崇山向越常》詩“朝發 崇山 下,暮坐 越常 陰”,即其處。舊說或謂在今 湖南 大庸縣 境,見《太平御覽》卷四九引 南朝 宋 盛弘之 《荊州記》及《通典·州郡十三》。
(4).山名。即 嵩山 。《國語·周語上》:“昔 夏 之興也, 融 降於 崇山 。” 韋昭 註:“ 融 , 祝融 也。 夏 居 陽城 , 嵩高 所近。”
(5).山名。 狄山 的異名。《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歷 唐堯 於 崇山 兮,過 虞舜 於 九疑 。” 張守節 正義引 張揖 曰:“ 崇山 , 狄山 也。”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瓠子河》:“《山海經》曰:‘ 堯 葬 狄山 之陽。一名 崇山 。’”
駐馬
(1).使馬停下不走。 唐 蔣吉 《高溪有懷》詩:“駐馬 高溪 側,旅人千里情。” 明 王世貞 《自夾山趣顏神感古》詩:“千秋此 夾谷 ,駐馬意徘徊。” 清 張大受 《清流道中梅花》詩:“駐馬 清流 香氣吹,東風漸近落花時。”
(2).猶駐軍。 陳毅 《阜平贈 * 同志》詩:“十年駐馬 胭脂河 ,抗 日 反頑除萬惡。”
佽飛
(1).即 佽非 。 春秋 楚 勇士。 唐 李白 《觀佽飛斬蛟龍圖贊》:“ 佽飛 斬長蛟,遺圖畫中見。” 金 元好問 《觀淅江漲》:“ 佽飛 鬭蛟鱷,燃犀出麟介。”後亦泛指勇士。 清 趙翼 《邵松阿落一齒已而落處更生賀詩》:“童子行先尊勝隊,孩兒兵壓佽飛傑。”詳“ 佽非 ”。
(2). 漢 武官名。少府屬下左弋,自 武帝 太初 元年改名為“佽飛”,掌弋射。《漢書·馮奉世傳》:“今發 三輔 、 河東 、 弘農 越 騎、跡射、佽飛、彀者、羽林孤兒及 呼速絫 、 嗕種 ,方急遣。”後亦泛指武官。 宋 王禹偁 《大閱賦》:“肅肅弋戟,鏜鏜鼓鉦。期門佽飛,雲蒸而鱗萃。” 清 曹寅 《正月二十九日隨駕入侍鹿苑》詩之二:“舊屬佽飛能搏虎,分番郎舍盡攻文。”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四五:“一隊佽飛爭識我,健兒身手此文官。”
遮羅
亦作“ 遮邏 ”。1.攔截捕捉。 唐 韓愈 《石鼓歌》:“蒐於 岐陽 騁雄俊,萬里禽獸皆遮羅。” 宋 黃庭堅 《演雅》詩:“桑蠶作繭自纏裹,蛛蝥結網工遮邏。” 宋 李綱 《與張相公書》之十四:“近遣屬官 程圭 率兵將四面遮羅,深入討捕,期於必取。” 金 元好問 《并州少年行》:“或當大獵 燕 趙 間,黃羆朱豹皆遮羅。”
(2).遮攔保護。 元 馬臻 《飛霜歌》:“不如牡丹根,密幄相遮羅。” 明 劉基 《和石末公種棘用胡元望韻》:“力役困年侵,種棘代遮羅。” 清 趙翼 《虎丘寺玉蘭樹歌》:“得非身本紫玉魂,常有百靈為遮邏。”
耽耽
(1).眈眈。威嚴注視貌。亦形容貪婪地注視。《易·頤》:“虎視耽耽,其欲逐逐。” 宋 蘇軾 《見長蘆天禪師》詩之一:“瑟瑟寒松露骨,耽耽病虎垂頭。”一本作“ 眈眈 ”。 清 黃宗羲 《機山錢公神道碑銘》:“逆黨恨甚,割臂而盟,耽耽思以奇計中之。” 清 薛福成 《滇緬分界大概情形疏》:“數十年來,西洋諸國競知 中國 幅員遼闊,又有不爭遠土之名,一遇界務,鮮不為耽耽之視。”
(2).深邃貌。《文選·張衡<西京賦>》:“大夏耽耽,九戶開闢。” 薛綜 註:“耽耽,深邃之貌也。”《文選·左思<吳都賦>》:“玄蔭耽耽,清流亹亹。” 李善 註:“耽耽,樹陰重貌。” 宋 王禹偁 《歸雲洞》詩:“碧洞何耽耽,呀然倚山根。” 清 惲敬 《吳城萬壽宮碑銘》:“廣場千尋,連翰重牆,中周四隅,耽耽翼翼。”
猛獸
指體大而兇猛的獸類
不能
(1)
不可能;不能夠
又北向,不能得日。——明·歸有光《項脊軒志》
不能理解
不能生育
不能實現
(2)
〈方〉∶不允許,不可以
不能不談到
不能接受
不能相提並論
(3)
〈方〉∶不至於
峭壁
陡峭的山崖
嵯峨
形容山勢高峻
故園不可見,巫山田郁嵯峨。——杜甫《江海》
山頂嵯峨
怪石嵯峨
發矢
猶射箭。《關尹子·一宇》:“聖人力行,猶之發矢,因彼而行,我不自行。”《漢書·淮南厲王劉長傳》:“願孰計而疾行之。行之有疑,禍如發矢,不可追已。” 顏師古 註:“發矢,喻速也。” 清 王夫之 《薑齋詩話》卷二:“如射者引弓極滿,或即發矢,或遲審久之,能忍不能忍,其力之大小可知已。”
於菟
虎的別稱。《左傳·宣公四年》:“ 楚 人謂乳穀,謂虎於菟。” 陸德明 釋文:“於,音烏。”《漢書·敘傳上》作“於檡”, 顏師古 註:“檡,字或作‘菟’。” 唐 杜甫 《戲作俳諧體遣悶》詩之二:“於菟侵客恨,粔籹作人情。” 宋 黃庭堅 《奉和文潛贈無咎以既見君子胡為不喜為韻》:“何用知如此,文采似於菟。” 明 陶宗儀 《輟耕錄·朱張》:“左右僕從皆佩於菟金符,為萬戶、千戶。” 魯迅 《答客誚》詩:“知否興風狂嘯者,回眸時看小於菟。”
意謂
(1).以為;認為。 漢 李陵 《答蘇武書》:“ 陵 也不才,希當大任,意謂此時,功難堪矣。” 洪深 《電影戲劇的編劇方法》第一章一:“意謂貴族們無論如何破落,總還比普通人們不同一點,高貴一點。”
(2).心中所想。 唐 溫大雅 《大唐創業起居注》卷二:“帝或口陳事緒,手疏意謂,發言折中,下筆當理。”
(3).猶意義。《說郛》卷六六引 宋 竇革 《酒譜·酒之名》:“予謂古之所以名是物,以聲相命,取別而已……未必皆有意謂也。”
逃生
逃出險境,以求生存
霍克伯里河及其支流全部泛濫,災情那么嚴重,農民們不得不趕快逃生
死裡逃生
此際
此時,這時候。 宋 秦觀 《滿庭芳》詞:“銷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 清 李漁 《奈何天·密籌》:“生平絶少皺眉時,此際偏教愁絶。” 清 陳天華 《猛回頭》:“我們到了那個時節,上天無路,入地無門,還有什麼好處呢!咱家想到此際,把做官的念頭丟了,只想把我們的同種救出苦海。”
向壁
面對牆壁。多表示心情不悅或不欲與人接談。 漢 荀悅 《漢紀·武帝紀五》:“夫人遂轉向壁,歔欷不復言。”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品藻》:“ 東亭 轉臥向壁嘆曰:‘人固不可以無年。’”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細柳》:“﹝ 張福 ﹞泣跪庭下,願仍讀。母返身向壁,置不聞。” 葉聖陶 《窮愁》:“﹝ 阿松 ﹞忽復停針,瞪目向壁……自傷生涯慘澹。”
命中
(1) 射中目標;擊中
(2) 成功的一擊
無何
(1) 不久;很短時間之後
亡何國變。(亡通“無”。)——清· 黃宗羲《柳敬亭傳》
無何宰以卓異聞。——《聊齋志異·促織》
無何他二人就言歸於好
(2) 沒有什麼重要的事情
自覺無何
頹然
(1)
(2) 寂靜;寂然
(3) 衰老的樣子
頹然老矣
一個頹然的希望
橫陳
(1) 橫七豎八地排列
難民橫陳街頭的時代將一去不復返
(2) 橫穿
一水橫陳,把市區分成兩半
石窟
(1) 古時一種就著山崖開鑿成的寺廟建築,內有佛像或佛教故事的壁畫和石刻等
敦煌石窟
雲崗石窟
(2) 山岩上的洞
不忍
(1).不忍心,感情上覺得過不去。《穀梁傳·桓公元年》:“先君不以其道終,則子弟不忍即位也。”《史記·項羽本紀》:“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嘗一日行千里,不忍殺之。”
(2).不忍耐;不忍受。《論語·衛靈公》:“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二:“ 阮士瑀 傷於虺,不忍其痛,數嗅其瘡。” 宋 蘇軾 《休兵久矣而國用日困策》:“不忍藥石之苦、針砭之傷,一旦流而入於骨髓,則愚恐其苦之不止於藥石,而傷之不止於針砭也。”
(3).不收斂。《楚辭·離騷》:“ 澆 身被服強圉兮,縱慾而不忍。” 漢 朱浮 《為幽州牧與彭寵書》:“高論 堯 、 舜 之道,不忍 桀 、 紂 之性,生為世笑,死為愚鬼,不亦哀乎?”
(4).不能忍受;不願意。《孟子·離婁下》:“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史記·亷頗藺相如列傳》:“ 相如 素賤人,吾羞,不忍為之下。”《三國志平話》卷上:“﹝妻子﹞到於庵門,見學究疾病,不忍見之,用手掩口鼻,斜身與學究飯吃。”
(5).捨不得。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予初閲時,不忍釋卷。” 清 趙翼 《甌北詩話·白香山詩》:“﹝ 香山 詩﹞古體則令人心賞意愜,得一篇輒愛一篇,幾於不忍釋手。” 郭小川 《木瓜樹的風波》詩:“此刻呀,他還不忍和同志們告別。”
除惡務盡
驅除 * ,務求徹底乾淨
唐以屢赦而成藩鎮之禍,蔓草難圖,除惡務盡。——《野叟曝言》七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