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何處生冬早,冬生頒朔中。
萬方大一統,三代久同風。
東鰈西鶼合,考文制度融。
人人閱花甲,歡動老年叢。
詩詞問答
問:《生冬二十首仍用元微之生春詩韻·其一》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東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巷八
2. 自壬展世祖章皇帝順治甲申至今年乾隆計百二十九年其奉正朔者則自朝鮮諸屬國及藩部四十九旗外並及準部回城遠至愛烏罕諸部悉為考定節氣詳列書中
參考注釋
何處
哪裡,什麼地方。《漢書·司馬遷傳》:“且勇者不必死節,怯夫慕義,何處不勉焉!” 唐 王昌齡 《梁苑》詩:“萬乘旌旗何處在?平臺賓客有誰憐?”《宋史·歐陽修傳》:“ 脩 論事切直,人視之如仇,帝獨奬其敢言,面賜五品服。顧侍臣曰:‘如 歐陽脩 者,何處得來?’” 茅盾 《一個女性》五:“但是何處有愛呢?何處是愛呢?”
頒朔
古代帝王於每年季冬把來年的曆日布告天下諸侯,謂之“頒朔”。語本《周禮·春官·大史》:“頒告朔於邦國。” 鄭玄 註:“天子頒朔於諸侯,諸侯藏之祖廟。” 宋 曾鞏 《謝熙寧十年曆日表》:“故頒朔之舊章,為守邦之先務。” 元 耶律楚材 《和摶霄韻代水陸疏文因其韻為詩》之二:“顒觀頒朔施仁政,竚待更元布德音。”
萬方
(1) 指各地;四方
(2) 指形態多種多樣
儀態萬方
(3) 種種方法;各個方面
大一統
《公羊傳·隱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也。” 徐彥 疏:“王者受命,制正月以統天下,令萬物無不一一皆奉之以為始,故言大一統也。”《漢書·王吉傳》:“《春秋》所以大一統者,六契約風,九州共貫也。”大,重視、尊重;一統,指天下諸侯皆統繫於 周 天子。後世因稱封建王朝統治全國為大一統。 明 康海 《粉蝶兒·賀登科》套曲:“棟樑材自有非常用,好保護萬歲千年大一統。” 郭沫若 《屈原》第二幕:“老百姓都希望中國結束分裂的局面,形成大一統的山河。”
三代
指中國古代夏、商、周三個朝代
同風
(1).格調、風格相同。 漢 班固 《兩都賦序》:“而後大 漢 之文章,炳焉與三代同風。” 三國 魏 曹植 《與楊德祖書》:“以 孔璋 之才,不閒於辭賦,而多自謂能與 司馬長卿 同風。” 唐 劉知幾 《史通·鑑識》:“然此二書,雖互有修短,遞聞得失,而大抵同風,可為連類。”
(2).謂同受天子之教化。《漢書·王吉傳》:“《春秋》所以大一統者,六契約風,九州共貫也。” 明 屠隆 《綵毫記·為國薦賢》:“九重臨化日,萬國喜同風。”
考文
考訂古代典籍中或金石上的文字。 清 龔自珍 《與人箋》:“前四者旌校讎之功,後四者俟攷文之聖。”
(1).原指考正書名。《禮記·中庸》:“非天子,不議禮,不制度,不考文。” 鄭玄 註:“文,書名也。”後泛指考訂文辭。 清 顧炎武 《答李子德書》:“愚以為讀九經自考文始,考文自知音始。” 清 龔自珍 《古史鉤沉論三》:“將欲更定 姬周 之末之文章,不有考文之聖,其孰當之?”
(2).考試辭章。 唐 韓愈 《上考功崔虞部書》:“執事始考文之明日,浮囂之徒已相與稱曰:某得矣!某得矣!”《新唐書·選舉志上》:“考文者以聲病為是非,豈能知移風易俗化天下乎?”
制度
(1) 要求成員共同遵守的規章或準則
管理貨幣制度
(2) 一定歷史條件下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體系
以他們為首的腐朽制度的象徵
(3) 式樣;規格
制度宏敞
人人
每人
人人自以為必死。——《資治通鑑·唐紀》
花甲
(1) 即一甲子。由天干、地支組合,每一乾支代表一年,六十年為一循環。因乾支名號錯綜參互,故稱花甲子。後稱年滿六十為花甲
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環落落如弄珠。——計有功《唐詩紀事》
年逾花甲
(2) 年月;時代
(3) 年紀;年歲
歡動
歡騰。 明 李東陽 《通達下情題本》:“聞陛下以災異屢見,戒飭羣臣,痛加修省,特降綸音,令內外各衙門開查弊政,遠近歡動。”
老年
(1) 正常生命歷程的最後階段
(2) 生命的晚年
五十三歲,步入老年了
(3) 表示人們接近晚年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