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上北台,登險道。
石徑崚嶒,緩步行多少。
遍地名花微異草。
定水潛流,一日三回到。
駱駝崖,風裊裊。
來往巡遊,須是身心好。
羅漢岩頭觀渿河。
不得久停,為有神龍懆。
詩詞問答
問:《蘇莫遮·大唐五台曲子六首,寄在蘇莫遮。·其三·第三》的作者是誰?答:敦煌曲子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注釋
1. 出處:敦煌歌辭總編補遺
2. 讀如「號」。
參考注釋
石徑
亦作“ 石逕 ”。山間石路。 南朝 宋 鮑照 《出自薊北門行》:“鴈行緣石逕,魚貫度飛梁。”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汝水》:“巖鄣深高,山岫邃密;石徑崎嶇,人蹟裁交。” 唐 杜牧 《山行》詩:“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三國演義》第一一九回:“馬到山根斷,兵來石徑分。”
崚嶒
(1) 高聳突兀
寫山早崚嶒嵯峨
(2) 比喻特出不凡
凡為文者,必有文章之骨,意象崚嶒
(3) 比喻剛正不阿、堅貞不屈
俠骨崚嶒傲九洲
(4) 骨節顯露貌。多形容人體瘦削
骨節崚嶒的大手
(5) 另見 léng
緩步
慢步,步伐舒徐
他緩步穿過一條田間小路
多少
(1) 指量度或數量大小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唐· 杜牧《江南春絕句》
你有多少錢
(2) 或多或少;未特別指出的或未確定的東西(如數量或價格)
按多少錢一里收費
(3) 稍微
天氣多少有些變化
(4) 疑問代詞
(5) 問數量
正不曾問得你多少價錢。——《水滸傳》
(6) 表示不定的數量
最後終於寫出來了——作了多少努力,得到了多少歡樂,只有這位業餘作者才知道
地名
地方(如城市或城鎮)的名稱
定水
佛教語。澄靜之水。喻禪定之心。 南朝 梁元帝 《法寶聯璧序》:“熏戒香,沐定水。” 北周 庾信 《陝西弘農郡五張寺經藏碑》:“春園柳路,變入禪林;蠶月桑津,迴成定水。” 唐 高宗 《謁慈恩寺題奘法師房》詩:“幡虹遙 * ,定水迥分暉。” 明 屠隆 《曇花記·尼僧說法》:“定從戒得,外邪不染,內境自寧;慧從定生,定水不波,心珠自現。”
潛流
(1) 地面下的水流,也指水在地下流動
(2) 比喻潛藏在內心的情感
一日
(1) 有一天
程一日果以眥睚 * 。——宋·王讜《唐語林·雅量》
一日於驢上。——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
一日晌午。——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2) 一天,一晝夜
一日之內。——唐·杜牧《阿房宮賦》
常如一日。——宋·司馬光《訓儉示康》
苟且非一日。——宋·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奉一日歡。——清·侯方域《壯悔堂文集》
前一日。——清·梁啓超《譚嗣同傳》
駱駝
亦作“ 駱駞 ”。 1.哺乳動物。軀體高大,背有駝峰,或單或雙。蹄扁平,蹄底有肉質的墊。性溫順,能反芻,耐饑渴,可負重致遠,是沙漠地區的重要力畜。 漢 陸賈 《新語·道基》:“夫驢、騾、駱駞、犀、象、瑇瑁、琥珀、珊瑚、翠羽、珠玉,山生水藏,擇地而居。”《後漢書·梁慬傳》:“ 慬 等出戰……乘勝追擊,凡斬首萬餘級,獲生口數千人,駱駝畜產數萬頭。” 唐 韓愈 《石鼓歌》:“氊苞席裹可立致,十鼓祗載數駱駝。” 明 陳繼儒 《珍珠船》卷三:“ 趙崇 是輕薄圓頭,於 鄂州 坐上佯不識駱駞,呼為山驢。” 冰心 《到青龍橋去》:“除了淺黃色一串的駱駝,從深黃色的山腳下,徐徐走過之外,一切都是單調的。”
(2).蟲名。即灶馬。 徐珂 《清稗類鈔·動物·灶馬》:“﹝灶馬﹞以其脊高腳長,故又有駱駝之稱。”
裊裊
(1) 形容煙氣繚繞升騰
裊裊浮航金畫龍。——溫庭筠《台城曉朝曲》
青煙裊裊
(2) 形容細長柔軟的東西隨風擺動
垂楊裊裊
(3) 形容聲音延長不絕,宛轉悠揚
餘音裊裊
(4) 體態柔美的樣子
裊裊 *
來往
(1) 來和去
街上來往的人很多
(2) 通行
翻修路面,禁止車輛來往
(3) 聯繫、交往或接觸——用於人
他僅與那些百萬富翁們來往
(4) 左右;上下
總不過二尺來往水
巡遊
到處遊歷;尤指巡迴遊歷
須是
(1).必須;定要。強調某種情況。《宣和遺事》後集:“須是忍耐強行,勿思佗事。”《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我本為葬父,故此賣身,須是完葬事過,才好去得。” 洪深 《電影戲劇表演術》第六章:“表演須有目的:須是使得觀眾在看了表演之後,對於人生,有一個充分的認識。”
(2).本是。 元 關漢卿 《金線池》第二折:“我須是讀書人凌雲豪氣,偏遇這潑虔婆全無顧忌。” 元 紀君祥 《趙氏孤兒》第一折:“你本是 趙盾 家堂上賓,我須是 屠岸賈 門下人。” 明 高明 《琵琶記·糟糠自厭》:“爹媽休疑,奴須是你孩兒的糟糠妻室。”
(3).總是;終是。 元 楊顯之 《瀟湘雨》第一折:“雖然俺心下有,我須是臉兒羞。”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第五來 歡郎 雖是未成人,[ 歡 ]俺呵,打甚么不緊,[ 旦 ]須是 崔 家後代孫。”
身心
(1) 肉體和精神
身心健康
(2) 心思,精神
身心恍惚
(3) 指人的品德修養
而非是者,雖有切於身心性命之事,可以收取善之益,求一層己焉而不可得也。——清· 劉開《問說》
羅漢
(1) 佛教稱斷絕一切慾念,解脫一切煩惱的僧人;已達到涅槃的佛教和尚(阿羅漢之省,梵 arhat)
(2) 指矮胖、腰圍粗而神態莊嚴的人
不得
用在動詞後面,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夠
吾不得而見之矣。——清·袁枚《黃生借書說》
神龍
(1).謂龍。相傳龍變化莫測,故有此稱。《韓詩外傳》卷五:“如神龍變化,斐斐文章,大哉,《關雎》之道也!”《文選·張衡<西京賦>》:“若神龍之變化,章後皇之為貴。” 薛綜 註:“龍出則昇天,潛則泥蟠,故云變化。”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烏仗那國》:“我所仗劍,神龍見授,以誅後伏,以斬不臣。”
(2). 三國 吳 都 建業 正殿名。《文選·左思<吳都賦>》:“抗 神龍 之華殿,施榮楯而捷獵。” 劉逵 註:“ 神龍 , 建業 正殿名。”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風度簾旌紅浪颭,窗明香岫碧雲橫
- 兵火已無屋,蓬蒿仍不鋤
- 四大猶幻座,衣冠矧外物
- 應笑春風木芍藥,豐肌弱骨要人醫
- 便莫惜瑤觴醉如泥,占歲歲東風,舞衣歌扇李鼐《洞仙歌》
- 可以阜吾民之財兮先秦無名《南風歌》
- 我聽此鳥祝我魂,魂死莫學聲銜冤李紳《過荊門》
- 向曉雪花呈瑞
- 我欲飲其氣,吐以斫梟獍陳三立《王編修澤寰偕族人篤餘明經自廬陵游江南攜示》
- 夫子由由,匪詭匪隨金履祥《北山之高壽北山何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