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清溪相送來黃州,僑寓城南恰春夜。
驚魄烏台縲紲邊,閒心獅座幡幢下。
鐵拄杖瘦信步攜,藥玉船深盡清瀉。
蔬飯六時分供養,竹梅一院聯朋亞。
枯形瘁色固世棄,美景良辰寶天借。
夢裡妻孥月缺圓,鏡中須鬢花開謝。
回頭富貴總浮漚,放眼乾坤真傳舍。
苦則能全當道李,佳須漸入堆盤蔗。
有田不去豈非頑,來日無多更堪怕。
展公剩墨識公心,漁樵雜處何妨罵。
詩詞問答
問:《題東坡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及次韻前篇二詩草稿真跡即用其二》的作者是誰?答:汪仲鈖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汪仲鈖的名句有哪些?答:汪仲鈖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禡韻
參考注釋
僑寓
(1).僑居;寄居。 宋 王讜 《唐語林·豪爽》:“ 李元將 評事及弟 仲將 嘗僑寓 江都 。” 金 元好問 《中州集·郭邦彥》:“ 邦彥 字 平叔 ,本 鄠縣 人,僑寓 陽翟 ,遂占籍焉。” 明 葉憲祖 《丹桂鈿合》第一折:“下官姓 權 名 次卿 ,字 文長 , 宣州 人也……薄游 吳郡 ,僑寓禪林。” 清 毛祥麟 《對山餘墨·石珻》:“妾同懷姊妹三人,昔年從父入 蜀 ,僑寓 甘 家。” 魯迅 《南腔北調集·漫與》:“僅在這短短的兩年中,昔之義軍,已名‘匪徒’,而有些‘抗日英雄’,卻早已僑寓 姑蘇 了。”
(2).指僑居之人。《宋書·王玄謨傳》:“ 雍 土多僑寓, 玄謨 請土斷流民,當時百姓不願屬籍,罷之。”
驚魄
受驚的神態。 唐 孟郊 《上昭城閣不得於從侄僧悟空院嘆嗟》詩:“手手把驚魄,腳腳踏墜魂。” 宋 洪邁 《夷堅丁志·金陵邸》:“東邊門自開,一奴蓬首出,青衫白袴,瞠目視之……士駭怖不能支,幾欲墮地,驚魄小定,方攝衣正席。” 元 陳普 《壬辰日蝕》詩:“文臣髀肉不識馬,武士驚魄怕見旗。”
烏台
指御史台。 唐 姚合 《和門下李相餞西蜀相公》:“烏臺情已洽,鳳閣分彌濃。” 金 郭宣道 《送同舍張耀卿補掾中台》詩:“關心 雁塔 功名晚,試手烏臺歲月忙。”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八八:“怪道烏臺牙放早,幾人怒馬出 長安 。”參見“ 烏府 ”。
縲紲
捆綁犯人的黑繩索。借指監獄;囚禁
雖在縲紲之中,非其罪也。——《論語·公冶長》
冤獄平反解縲紲,已死得生誣得雪。——陳基《烏夜啼引》
閒心
閒適的心情
沒有閒心管這種事
幡幢
(1).即幢幡。 唐 黃滔 《辭府相》詩:“今朝拜別幡幢下,雙淚如珠滴不休。” 唐 馮贄 《雲仙雜記》卷七:“ 廬山 遠法師 命盡之日,山中峰澗寺落,皆見千眼仙人成隊執幡幢香花赴 東林寺 。”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外國· * 》:“以珠琲為幡幢,金寳為法供,內府瑰異為之一空。”
(2).特指剎上之幡。 清 李斗 《揚州畫舫錄·新城北錄中》:“鐘鼓樓旁,矗兩寶剎,高數丈,剪綵為幡幢。”
拄杖
(1).執持。 三國 魏 曹操 《陌上桑》:“食芝英,飲醴泉,拄杖桂枝佩秋蘭。”
(2).支撐著拐杖。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方正》:“ 韓康伯 病,拄杖前庭消搖。” 宋 蘇軾 《次韻參寥寄少游》:“當年步月來幽谷,拄杖穿雲冒夕煙。”
(3).手杖,拐杖。 唐 錢起 《題延州聖僧穴》詩:“四時樹長書經葉,萬歲巖懸拄杖籐。” 宋 陸游 《晚步江上》詩:“高柳陰中扶拄杖,平沙穩處據胡牀。” 明 馬愈 《馬氏日抄·憨皮袋》:“乃 貫休 所畫 彌勒佛 像,橫一拄杖挑皮袋於背,腰間曳一蕉扇。” 魯迅 《故事新編·理水》:“‘ 禹 來治水,一定不成功,如果他是 鯀 的兒子的話,’一個拿拄杖的學者說。”
信步
隨意走走
勝似閒庭信步。——毛 * 《水調歌頭·游詠》
藥玉船
用藥玉製成的酒杯。石料經藥物煮煉後,色澤光潤,稱藥玉,猶今之料玉。 宋 楊萬里 《秋涼晚酌》詩:“古稀尚隔來年在,且釂今宵藥玉船。” 清 唐孫華 《次韻答倪草亭》:“逢時休羨金魚佩,對景思傾藥玉船。”
蔬飯
蔬菜飯食。指粗食。《三國志·吳志·是儀傳》:“服不精細,食不重膳…… 權 聞之,幸 儀 舍,求視蔬飯,親嘗之,對之嘆息,即贈俸賜,益田宅。” 宋 蘇軾 《答周循州》詩:“蔬飯藜牀破衲衣,掃除習氣不吟詩。”
時分
(1).時間。《宋書·律曆志中》:“漏所以節時分,定昏明。”
(2).時候。《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到得昨夜,女壻到家時分,不知因甚緣故,將女壻斧劈死了。” 元 楊梓 《敬德不服老》第一折:“想著咱初降 唐 時分,事君竭力致其身。” 杜鵬程 《在和平的日子裡》第二章:“黎明時分挺涼快。”
供養
(1) 給…提供生計,贍養
我一定供養你
(2) 供給長輩或年長的人生活需要
供養老人
(3) 飼養,養活
就是它們,供養著幾百億噸級的海洋動物,是真正的海洋牧草。——《海洋與生命》
蜂王是黑褐色的,身量特別長,每隻工蜂都願意用采來的花精供養它。——《荔枝蜜》
枯形
(1).指病體。《淮南子·原道訓》:“終身運枯形於連嶁列埒之門,而蹪蹈於污壑穽陷之中。” 高誘 註:“枯,猶病也。形,體也。” 清 周亮工 《庚子中秋與田無間王望如吳庭發賦》之四:“枯形依老樹,看月竟能圓。”
(2).謂屍體。 晉 陶潛 《擬輓歌辭》之一:“魂氣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美景良辰
美好的景物和時光。《北齊書·段榮傳》:“ 孝言 雖黷貨無厭,恣情酒色,然舉止風流,招致名士,美景良辰,未嘗虛棄。” 宋 王安石 《寄張襄州》詩:“故家遺俗應多在,美景良辰定不空。” 宋 辛棄疾 《滿江紅》詞:“美景良辰,算只是可人風月。”
妻孥
妻子和兒女
宜爾室家,樂爾妻帑。——《詩·小雅·常棣》
須鬢
鬍鬚和鬢髮。《晉書·王獻之傳》:“ 魏 時 陵雲殿 榜未題,而匠者誤釘之,不可下,乃使 韋仲將 懸橙書之。比訖,鬚鬢盡白,裁餘氣息。” 宋 孔平仲 《送謝仲規致仕》詩:“公年五十餘,鬚鬢黑如漆。” 清 厲鶚 《過嘉興》詩:“只除鬚鬢改,何處不依然。”
回頭
(1) 把頭轉向後方
(2) 悔悟;改邪歸正
及早回頭
(3) 少等一會兒;過一段時間以後
回頭再談
回頭見
富貴
富裕而又有顯貴的地位
公子為人…不敢以其富貴驕士。——《史記·魏公子列傳》
汗牛塞屋,富貴家之書,然富貴家人讀書有幾?——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浮漚
水面上的泡沫。因其易生易滅,常比喻變化無常的世事和短暫的生命。 唐 姚合 《酬任疇協律夏中苦雨見寄》詩:“走童驚掣電,飢鳥啄浮漚。” 宋 范成大 《石湖中秋二十韻感今懷舊而作》:“水天雙對鏡,身世一浮漚。” 明 無名氏 《贈書記·認男作女》:“老爺若放浮漚,情願焚香頂禮,朝夕把恩酬。” 清 惲敬 《海會庵放生河碑銘》:“聖人愚人,善禽惡獸,如大海中浮漚,大空中飛塵。” 郭沫若 《女神·蜜桑索羅普之夜歌》:“無邊天海呀,一個水銀的浮漚。”
放眼
極目遠望
放眼未來
乾坤
(1) 天地
扭轉乾坤
(2) 男女
真傳
猶嫡傳。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獻一·方伯公遺事》:“先祖 方伯公 年九十餘……常揭一聯於廳事云:‘紹祖宗一脈真傳,克勤克儉;教子孫兩行正路,惟讀惟耕。’” 魯迅 《華蓋集·導師》:“說佛法的和尚,賣仙藥的道士,將來都與白骨是‘一丘之貉’,人們現在卻向他聽生西的 * ,求上升的真傳,豈不可笑!”
當道
(1) 掌握權力,多指壞人掌權
壞人當道,好人受害
(2) 有時也指掌權的人
郡之賢士大夫請於當道。——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豈非
難道不是…?用於反問
豈非咄咄怪事?
來日
(1) 將來的日子;未來
來日方長
(2) 第二天
來日早朝
無多
沒有多少。 唐 杜荀鶴 《和友人寄孟明府》:“莫嫌月入無多俸,須喜秋來不廢吟。” 清 周亮工 《郭去問還家未半載復作章貢之行送之》詩:“亂後還家慶更生,無多日月復成行。”
剩墨
比喻零星散見的作品。 清 王鳴盛 《<陶庵集>序》:“於是邑之紳士,欣然竭數月之力,凡題跋札記,隻字賸墨,悉補輯無遺。”
公心
(1) 公正之心,為公眾利益著想的心意
(2) 共同之心
漁樵
(1).打魚砍柴。 唐 高適 《封丘縣》詩:“我本漁樵 孟諸 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宋 蘇軾 《前赤壁賦》:“況吾與子漁樵於 江 渚之上,侶魚鰕而友麋鹿。”
(2).漁人和樵夫。 唐 王維 《桃源行》:“平明閭巷掃花開,薄暮漁樵乘水入。” 宋 范成大 《攜家石湖賞拒霜》詩:“漁樵引入新花塢,兒女扶登小錦城。” 清 顧光旭 《弓插》詩:“隔水斷漁樵,橫斜壞木橋。” 魯迅 《南腔北調集·聽說夢》:“至於另有些夢為隱士,夢為漁樵,和本相全不相同的名人,其實也只是豫感飯碗之脆,而卻思將吃飯範圍擴大起來。”
(3).指隱居。 南朝 梁 劉孝威 《奉和六月壬午應令》:“神心重丘壑,散步懷漁樵。” 唐 杜甫 《村夜》詩:“胡羯何多難,漁樵寄此生。” 明 屠隆 《綵毫記·乘醉騎驢》:“乾坤傲,永不踏紅塵向市朝,真喚做聖世漁樵。”
雜處
混雜而居;共處。《國語·齊語》:“四民者,勿使雜處,雜處則其言哤,其事易。” 唐 韓愈 《祭鱷魚文》:“鱷魚其不可與刺史雜處此土也。” 清 薛福成 《庸盦筆記·幽怪二·荒徼人鬼雜處》:“終日人鬼雜處,肩摩踵接,不相畏避,亦不相聞問。” 魯迅 《花邊文學·<如此廣州>讀後》:“走過 上海 五方雜處的弄堂,只要看畢畢剝剝在那裡放鞭炮的,大門外的地上點著香燭的,十之九總是 廣東 人。”
何妨
(1) 為什麼不
何妨一試
(2) 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妨
你何妨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