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網>> 故事大全>> 民間故事>> 陽山造碑正文

陽山造碑

南京城東面有座四方城。四方城裡有塊大石碑,是明成祖①為他父親朱元璋樹的“神功聖德碑”。它在當時是全國頭號大的碑了,可原先明成祖叫人做的另一塊碑,比它還要大好幾倍,碑身、碑座、碑帽加起來,足有廿四層樓房那么高,到現在還躺在湯山附近的陽山上。
  這么大的碑是怎么做的?後來怎么不放進四方城去呢?  原來,明成祖朱棣搶了皇位以後,處處想顯示自己的才能出眾,辦事越排場越好,做東西越大越好。他要替父親樹一塊“神功聖德碑”,不用說,也是要特大的大碑材了。
  承辦這樁差事的官兒,為這事煩了三天三夜,睡不著覺,為的是不知道皇上到底要做多大的尺寸。頭回,他去問皇上:“我主萬歲,這碑要做多大?”
  皇上答:“有多大料做多大,揀最大的料做。”沒有講尺寸。
  二回,他硬著頭皮又去問:“我主萬歲,碑要做多少尺寸的?”
  皇上眼一翻:“嚕囌!跟你講要大的,大的,越大越好!”還是沒講尺寸。
  那官兒不敢再問了。上哪去找皇上稱心的大碑材呢?他想了三天三夜,沒想出個好主意。他跑了一山又一山,也沒看到如意的碑材。急得象一隻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總算他命大,這天來到湯山附近的陽山,放眼一看,這陽山又高又陡,山上儘是上好的 * 石,拿來做碑,真是打著燈籠沒處尋的好料!皇上愛的是大碑材,乾脆叫石匠順著山鑿下來,這樣的大碑,管保是天下第一塊!皇上一高興,他的前程就沒法說了。這官兒連晚顛進宮向皇上報告,果不其然,皇帝滿心歡喜,限他九九八十一天完工。
  朝廷一聲令下,全國各地的名工巧匠,成千上萬地集中到了陽山。路近的不談,那北方的石匠,丟兒拋女來到陽山,望望這海大的工程,不曉得要鑿到哪天,哪個不牽腸掛肚地想家呀。大雁飛過頭頂,石匠個個要望上一陣子,恨不能托它帶個信回家,倒倒心裡的苦情。因此,這陽山又得了個“雁門山”的名。
  工程一上馬,皇上催得又緊又急,還派了太監來監工,規定每個石匠一天要鑿三斗三升石屑子,完不成的殺頭。
  這三斗三升石屑屑,說說簡單,鑿起來萬難。陽山又高又陡,人在上面做活,一不當心摔下來,屍首都沒法收。初開工,鑿下來的大石片多,一個個從雞叫乾到鬼叫,一天下來還勉強能交足數。鑿啊鑿啊,活越做越細,石屑也就越來越少,上頭定的數字還是一兩不減。有些年紀大、體力差的,活活累死了;有的熬不過這活罪,跳了崖。眼看限期一天天近,皇帝派來的監工,也接二連三地換,一個比一個心狠手辣。石匠當中完不成三斗三升石屑子的,給打死了, * 的給殺頭了。拋在山崖下的屍首越來越多,所以,後來這地方又“墳頭”。
  眼看日子一天比一天難熬,幾個石匠半夜聚在一塊商議。這個說:“我們是鄉里人挑糞擔子——前後都是屎(死),不如逃吧!”
  那個道:“逃哪塊?沒看見逃出去的,都抓回來殺了?”
  商議來商議去,沒得個好辦法。一個平素少言寡語的老石匠開了口:“依我看啊,硬拼不如軟拖。”

陽山造碑0

精彩推薦:

  • 冠多發亂
  • 鞋匠的故事
  • 風后嶺
  • 金江聖母三姊妹
  • “有毒”的蜜糖
  • 三個公主的故事
  • 松鞭
  • 聖?安娜湖
  • 石巴狗
  • 慢來和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