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的小黃鼬
說到黃鼬,許多人會感到陌生。若是一提”黃鼠狼”,人們準會脫口而出:“啊,那偷雞賊!”黃鼬是學名,俗稱”黃鼠狼”。這種體型細長,毛色金黃。四肢較短的動物,幾乎分布在世界各地。無論是山區或是平原,是旱地或是沼澤地,都有它們的足跡。它們穴居在岩石下,材洞內或廢墟中。它們性情兇悍,十分機靈,喜歡晝伏夜出,穿行於草叢中,樹林裡,房屋間,一個個行動迅疾,會跳、會蹦、會攀、會鑽,也會游泳。若是遇上敵害,還能從 * 口的臭腺分泌出一般惡臭氣體,熏得敵手頭暈目眩,然後逃之夭夭。
黃鼬的名聲不大好,都說它是偷雞賊。不是么,“黃鼠狼給小雞拜年,沒安好心腸”,這是口邊話。其實,這是冤枉。黃鼬是以鼠類、蛙類和昆蟲為主食的。它偶然也吃小鳥、蛇和泥鰍之類,並不是人們傳說中專愛吃雞的偷雞賊。
黃鼬的毛可制筆,皮可製衣,肉可供食,加上它背上了“偷雞賊”的壞名聲,所以常遭人類的捕殺。人,成了它的天敵。它跟其它弱小動物一樣,非常害怕人。當然,狐狸、雕鴞、蒼鷹……這些,也都是它難以對付的敵手。
黃鼬的天敵多,它們從小就養成了機警的本能和獨立生存的本領。
當一隻小黃鼬還未成年時,它就要離開父母,獨立生活了。在黃鼬的世界裡,這是生存法則。用人類的眼光去看待它們,一隻幼小的黃鼬,離開父母去闖蕩江湖,不是太孤獨了么?在中國東北大興安嶺的一條山溝里,有這么一隻孤獨的小黃鼬——我們給它起個名兒,叫順順吧。
順順離開媽媽已經三天兩夜了。它過了三天兩夜的獨立生活,雖說也逮到了兩隻田鼠,沒餓肚子,可它總是思念媽媽。天黑時,它不知不覺,又回到媽媽住的一個岩洞口。它不敢進去,生怕媽媽發怒,將它咬出來。它站在洞口,“吱——吱——”地叫著,請媽媽出來。哪怕見上一面也好。
媽媽在洞裡聽到了兒子的叫聲。它既生氣,又心疼地走了出來。順順迎了上去,用頭在媽媽的脖子上,肚子上摩擦著,表達著對母親的眷戀。
媽媽表情冷淡。它沒有讓兒子進洞,也沒給它什麼愛撫,便帶著它沿河岸邊的小路出發了。
對於黃鼬家族來說,沒有比獨立謀生更為重要的了。此刻,黃鼬媽媽已打定主張,要將小黃鼬送到更遠的地方,要不,它老是回來,到冬季時,這孩子可就要挨餓了。
順順不知媽媽要把它帶到哪兒去。它在後面緊緊地跟著,一雙小眼睛警惕地掃視著四周,這時,從河邊的草叢中傳來一陣“窸窸索索”的響聲。媽媽原地站著不動。順順也站住了。它斷定,前面有野鼠。它為了表明自己是個好樣兒的,便搶在媽媽前面,匍匐向前,當它看到一隻尖嘴老鼠剛在草叢中探出頭來時,便縱身一躍,撲了上去,準確無誤地咬住了老鼠的脊背,然後迴轉身,仰起頭,讓媽媽看一看,它又使勁甩甩頭,確信野鼠已斷了氣,這才放到媽媽腳下,請媽媽與它共進晚餐。
媽媽很高興。”它們很快吃完野鼠,又繼續趕路。走了好一會,最後來到河邊一棵枯樹下。樹根下有個洞,洞口長著一叢雜草,草下是河灘。這兒陽光充足,又十分隱蔽,是個好居處。黃鼬媽媽早料到兒子還想回到它身邊,於是,也早就為它找到了這個住處。
媽媽將順順帶進洞裡,要它在這兒安心地過日子。它覺得它已完成了做母親的使命,便離開樹洞,回自己的住處去了。
媽媽一走,小黃鼬不由又感到空虛、孤獨。它連忙去追趕媽媽。媽媽扭轉身,“吱——”地輕吼一聲,要它快回去,順順低下頭,喉嚨里發出一陣低低的哀鳴,似乎央求媽媽:讓它送母親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