謳思遍兩江兩淮,撫億萬蒼生,利樂猶貽沒世; 勳業邁一韓一范,讀九重丹詔,哀榮不減難兄。

輓聯名人名家

對聯全文

上聯:謳思遍兩江兩淮,撫億萬蒼生,利樂猶貽沒世;
下聯:勳業邁一韓一范,讀九重丹詔,哀榮不減難兄。

對聯備註:

(清-《挽曾國荃聯》)

參考注釋

謳思

1.謳歌以表達思念之情。

兩江

江南省 和 江西省 的合稱。地轄 江蘇 、 安徽 、 江西 三省。《清會典·戶部·尚書侍郎職掌二》:“ 山東省 之南為 兩江 ,其省三:曰 江南 之 江蘇 ,曰 江南 之 安徽 ,曰 江西 。” 魯迅 《朝花夕拾·瑣記》:“這也無怪,這學堂的設立,原是因為兩江總督(大約是 劉坤一 罷)聽到 青龍山 的煤礦出息好,所以開手的。”

兩淮

(1). 宋 熙寧 後分 淮南路 為東、西二路,簡稱 淮東 、 淮西 ,後合稱其地為“兩淮”。《宋史·地理志一》:“ 高宗 蒼黃渡 江 ,駐蹕 吳會 ,中原、 陝右 盡入於 金 ,東畫長 淮 ,西割 商 秦 之半,以 散關 為界。其所存者 兩浙 兩淮 …… 廣西 十五路而已。”《元史·世祖紀十二》:“﹝ 至元 二十五年正月﹞己酉,詔 中興 、 西涼 無得沮壞河渠, 兩淮 兩浙 無得沮壞歲課。” 元 吳萊 《風雨渡揚子江》詩:“ 三楚 畸民類魚鱉, 兩淮 大將猶熊虎。”

(2).指今 江蘇省 長江 以北 淮河 南北的大部地區。 明 王鏊 《震澤長語·食貨》:“ 兩淮 鹽場鹽課銀,歲不下數萬千兩。”《醒世恆言·杜子春三入長安》:“又在 兩淮 南北,直到 瓜州 地面,造起幾所義莊。”

(3). 淮陰 和 淮安 的合稱。解放初有 兩淮市 。

(4). 安徽省 淮南市 和 淮北市 的合稱。《人民日報》1984.4.18:“以開採利用 兩淮 煤炭和水力資源為重心,把 安徽 建成主要的能源基地。”

億萬

[millions upon willions;hundreds of millions] 極言其數之多

億萬人民

蒼生

(1).草木叢生之處。《書·益稷》:“帝光天之下,至於海隅蒼生。” 孔 傳:“光天之下,至於海隅蒼蒼然生草木,言所及廣遠。”

(2).指百姓。《文選·史岑<出師頌>》:“蒼生更始,朔風變律。” 劉良 註:“蒼生,百姓也。” 唐 杜甫 《行次昭陵》詩:“往者災猶降,蒼生喘未蘇。” 明 楊慎 《李光弼中潬之戰》:“儒者紙上之語,使之當國,豈不誤蒼生乎?” 鄒韜奮 《經歷》三二:“有害盡蒼生的黨,有確能為大眾謀幸福的黨。”

(3).罵落第秀才的話。 宋 無名氏 《張協狀元》戲文第三五出:“狀元真大才,衙門面向兩扇開。你還不曾會讀書,蒼生還相見,休要來。”

沒世

(1).死。《論語·衛靈公》:“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史記·蒙恬列傳》:“以臣不能得先主之意,則臣少宦,順幸沒世,可謂知意矣。” 宋 王禹偁 《休糧道士傳》:“苟遭時得君,則天下之人受子之賜也,雖千鍾萬錢,不為媿爾,沒世之後,又血食焉,何粒之卻邪?”《兒女英雄傳》緣起首回:“至於他各人到頭來的成敗,還要看他入世後怎的個造因,才知他沒世時怎的個結果。”

(2).終身,永遠。《莊子·天運》:“以舟之行於水也,而求推之於陸,則沒世不行尋常。” 漢 晁錯 《言兵事疏》:“竊聞戰勝之威,民氣百倍;敗兵之卒,沒世不復。”《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六:“我情願青衿沒世也罷,割恩愛而博功名,非吾願也。” 郭沫若 《瓶》詩之十一:“你這玉緘一封,好像是騰黃飛下九重,我要沒世地感恩不忘。”

勳業

功業。《三國志·魏志·傅嘏傳》:“子志大其量,而勳業難為也,可不慎哉!” 唐 李頎 《贈別張兵曹》詩:“勳業河山重,丹青錫命優。” 清 管同 《<方植之文集>序》:“由是言之:性命修於身,勳業皆其末跡也。” 阿英 《戎行兼言藝文事》:“將軍只手定 蘇北 ,勳業爭傳 大江 南。”

九重

(1).九層;九道。《楚辭·天問》:“圜則九重,孰營度之?”《韓詩外傳》卷八:“ 齊景公 使人於 楚 , 楚王 與之上九重之臺。” 三國 魏 曹植 《當牆欲高行》:“願欲披心自説陳,君門以九重,道遠 河 無津。”

(2).泛指多層。 元 無名氏 《氣英布》第四折:“九重圍里往來,直似攛梭;萬隊營中上下,渾如走馬。”

(3).指天門;天。《樂府詩集·郊廟歌辭一·漢郊祀歌一》:“九重開,靈之斿,垂惠恩,鴻祜休。” 唐 李白 《西嶽雲台歌送丹丘子》:“我皇手把天地戶, 丹丘 談天與天語。九重出入生光輝,東來 蓬萊 復西歸。”京劇《貴妃醉酒》:“好一似 嫦娥 下九重,清清冷落在 廣寒宮 。”

(4).指宮門。 漢 趙壹 《刺世疾邪賦》:“雖欲竭誠而盡忠,路絶險而靡緣。九重既不可啟,又羣吠之狺狺。”

(5).指宮禁,朝廷。 唐 盧綸 《秋夜即事》詩:“九重深鎖禁城秋,月過南宮漸映樓。”

(6).指帝王。 唐 李邕 《賀章仇兼瓊克捷表》:“遵奉九重,決勝千里。” 明 無名氏 《金雀記·作賦》:“明朝入禁中,奏聞九重。” 清 鈕琇 《觚賸續編·人觚》:“先是, 寶 ( 法寶 )出奔時,九重大怒,命大索天下。”

(7).指皇位。《敦煌曲子詞·酒泉子》:“隊隊雄軍驚御輦,驀街穿巷犯皇宮,祇擬奪九重。”

丹詔

帝王的詔書。以朱筆書寫,故稱。 唐 韓翃 《送王光輔歸青州兼寄儲侍御》詩:“身著紫衣趨闕下,口銜丹詔出關東。” 明 高明 《琵琶記·李旺回話》:“我如今去朝廷上表,奏 蔡 氏一門孝道,管取吾皇降丹詔把他召。” 清 蒲松齡 《聊齋誌異·江城》:“生承命,四體驚悚,若奉丹詔。”

哀榮

[ceremonious funeral] 死後辦得很隆重的喪事

褒獎之命,雖已表於哀榮,遺奠之恩,宜再申於軫悼。——白居易《祭盧虔文》

不減

[no less than] 不次於,不少於

其英雄本色不減當年

難兄

猶賢兄。 唐 無可 《送喻鳧及第歸陽羨》詩:“宗中初及第,江上覲難兄。” 宋 張元乾 《滿庭芳·壽》詞:“比 渭 濱甲子, 尚父 難兄。”參見“ 難兄難弟 ”。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