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全文
上聯:峻極於七二峰衡岳闊極於八百里洞庭間氣接扶輿造就些草昧經綸潤灑河山雷雲遍
下聯:前不見五百歲古人後不見億萬世來者懷壯攄近代喚起那中興將帥布嚴關塞鼓鼙聲
對聯備註:
(嶽麓山:周延俊題雲麓宮。七二峰:指南嶽72峰;扶輿:形容自下)
參考注釋
峻極
(1).《禮記·中庸》:“發育萬物,峻極於天。” 鄭玄 註:“峻,高也。” 孔穎達 疏:“言聖人之道高大,與山相似,上極於天。”後以“峻極”謂極高。 晉 葛洪 《抱朴子·知止》:“嵩 岱 不託地,則不能竦峻極,概雲霄。” 唐 劉知幾 《史通·敘事》:“譬夫游滄海者徒驚其浩曠;登 太山 者但嗟其峻極。”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粵西遊日記四》:“西望雙峯峻極,氤氳雲表者, 大明山 也。”
(2).謂極為陡峭。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滇游日記六》:“久之別,已下午,遂從右上,小徑峻極,令其徒偕。”
(3).形容書法的勁挺峭拔。《宣和書譜·張顗》:“ 公權 之學出於 顏真卿 ,加以盤結遒勁,為時所重,議者以謂如驚鴻避弋,飢鷹下鞲,蓋以言其風骨峻極,而少和淑之氣焉!”
(4).古寺院名。在 嵩山 。 宋 梅堯臣 《永叔內翰見索謝公游嵩書》詩:“卻望 峻極 居,已與天外隔。薄暮投 少林 ,漱濯整冠幘。”
八百里
見“ 八百里駮 ”。
洞庭
(1).廣闊的庭院。《莊子·天運》:“帝張《鹹池》之樂於洞庭之野。” 成玄英 疏:“洞庭之野,天池之間,非 太湖 之 洞庭 也。”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爾乃御文軒,臨洞庭。” 宋 蘇軾 《坤成節集英殿教坊詞·教坊致語》:“洞庭九奏,始識《鹹池》之音;靈岳三呼,共獻後天之祝。”
(2).湖名。即 洞庭湖 。《韓非子·初見秦》:“ 秦 與 荊 人戰,大破 荊 ,襲 郢 ,取 洞庭 、 五渚 、 江 南。” 唐 韓愈 《岳陽樓別竇司直》詩:“ 洞庭 九州間,厥大誰與讓?” 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莪州公詩》:“ 洞庭 春水添新漲,好看雙飛返故林。”參見“ 洞庭湖 ”。
(3).湖名。 太湖 的別名。《文選·左思<吳都賦>》:“指 包山 而為期,集 洞庭 而淹留。” 劉逵 注引 王逸 曰:“ 太湖 在 秣陵 東,湖中有 包山 ,山中有如石室,俗謂 洞庭 。”參見“ 太湖 ”。
(4).山名。在 江蘇省 太湖 中。有東西二山,東山古名 莫厘山 、 胥母山 、 元 明 後與陸地相連成半島。西山即古 包山 。
扶輿
(1).亦作“ 扶於 ”、“ 扶與 ”。猶扶搖。盤旋升騰貌。 漢 王褒 《九懷·昭世》:“登羊角兮扶輿,浮雲漠兮自娛。” 唐 韓愈 《送廖道士序》:“氣之所窮,盛而不過,必蜿蟺扶輿,磅礴而鬱積。” 明 劉基 《滿庭芳·壽石末公》詞:“收拾盡,乾坤清淑,為瑞在扶輿。” 孫中山 《祭伍秩庸博士文》:“南紀奧區,扶輿磅礴,篤生哲人,樹立嶽嶽。”
(2).亦作“ 扶於 ”、“ 扶與 ”。旋轉貌。《淮南子·修務訓》:“今鼓舞者,繞身若環,曾撓摩地,扶於猗那,動容轉曲。” 高誘 註:“扶轉,周旋,更曲意更為之。” 劉文典 集解引 王念孫 曰:“ 高 注傳寫脫誤,當作‘扶於,周旋也;轉,更也;曲竟,更為之’……扶輿即扶於。”《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扶輿猗靡,噏呷萃蔡。”輿,一本作“ 與 ”。 裴駰 集解引 郭璞 曰:“《淮南》所謂‘曾折摩地,扶與猗委’也。”
(3).謂勉強扶持。《韓詩外傳》卷十:“ 茅父 之為醫也……發十言耳,諸扶輿而來者皆平復如故。”《後漢書·宋均傳》:“以疾上書乞免,詔除子 條 為太子舍人, 均 自扶輿詣闕謝恩。” 王先謙 集解引 沉欽韓 曰:“扶輿蓋 漢 晉 人常言。《晉·山濤傳》‘遂扶輿還 洛 ’,《劉寔傳》‘遂自扶輿冒險而至’,《皇甫謚傳》‘扶輿就道’,蓋勉強扶持之意。”《三國志·魏志·管寧傳》:“又年疾日侵,有加無損,不任扶輿進路以塞元責。” 王闓運 《三祭酒鮑太夫人誄》:“觀養扶輿,既涕且談。”
造就
(1) [bring up]∶培育練就
造就一代新人
(2) [achievements]∶成果;成績
她在這方面頗有造就
(3) [pay a visit to]∶造訪
造就無緣
草昧
[primitive;uncultured] 蒙昧;世界未開化的時代
天造草昧。——《易經》
經綸
(1) [combed and arranged silk threads]∶整理過的蠶絲
(2) [statecraft; statesmanship]∶比喻籌劃治理國家大事
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藝文類聚·吳均·與朱元思書》
大展經綸
滿腹經綸
(3) [ambition and ability]∶借指抱負與才幹
河山
[rivers and mountains;land;territory] 河流和山嶺,指國家疆土
大好河山
不見
(1)
[do not see;do not meet]∶不曾相見
老哥倆可有日子不見了
(2)
[be lost;be missing]∶[東西]見不著;丟失
一輛新腳踏車轉身就不見了
百歲
(1).百年。指長時間。《鶡冠子·近迭》:“兵者百歲不一用,然不可一日忘也。” 唐 韓愈 孟郊 《遣興聯句》:“平生無百歲,歧路有四方。” 周立波 《金戒指》:“人生百歲也是死,何處黃土不埋人?”
(2).終身;畢生。 明 葉憲祖 《丹桂鈿合》第七折:“願齊眉廝守,百歲和睦。”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孝女》:“保佑老父沉疴速起,百歲康強。”
(3).死的諱稱。《詩·唐風·葛生》:“百歲之後,歸於其居。”《史記·呂不韋列傳》:“夫百歲之後,所子者為王,終不失勢。” 唐 白居易 《讀張籍<古樂府詩>》詩:“恐君百歲後,滅沒人不聞。” 宋 蘇軾 《漢高帝論》:“天下望以為君,雖不肖,而大臣心欲之,如百歲後,誰肯北面事 戚姬 子乎?”
古人
[the ancients;one who has passed away] 泛指前人,以區別於當世的人
萬世
[all ages] 很多世代;年代久遠
萬世師表
來者
(1) [future men or things]∶將來的事或人
來者猶可追
使來者讀之。——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2) [arriving men or things]∶前來的人或物
近代
(1) [modern times]∶過去距離現代較近的時代,我國現在通常指十九世紀中葉到“五四”運動之間的時期
(2) [the capitalist times or age]∶指資本主義時代
喚起
(1) [arouse;call]∶把[某人] 從睡夢中叫起
跑到冒著火焰的房子裡喚起了這位老人
(2) [evoke]∶激起回憶、聯想
這個地方喚起了人們對更幸福的年代的回憶
中興
[resurgence of a country] 通常指國家由衰退而復興
國家中興
中興機會。——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將帥
(1).將領。《禮記·樂記》:“君子聽鼓鼙之聲,則思將帥之臣。” 漢 徐幹 《中論·慎所從》:“若夫攻城必拔,野戰必克,將帥之事也。” 宋 蘇洵 《上皇帝書》:“今之任為將帥,卒有急難而可施者誰也?”
(2).“文將帥”之省稱。 太平天囯 每省所設的行政官。 太平天囯 洪秀全 《防守浦口詔》:“爰特詔弟統齊兵士,趕赴 天浦 省垣,協同將帥 黃連生 弟等實力鎮守。”
嚴關
險要的關門;險要的關隘。《樂府詩集·郊廟歌辭四·隋五郊歌》:“嚴關重閉,星迴日窮。” 清 林則徐 《出嘉峪關感賦》詩之一:“嚴關百尺界天西,萬里征人駐馬蹄。”
鼓鼙
亦作“ 鼓鞞 ”。1.古代軍中常用的樂器。指大鼓和小鼓。《禮記·樂記》:“君子聽鼓鼙之聲,則思將帥之臣。”《舊唐書·郭子儀傳》:“ 子儀 遣六軍兵馬使 張知節 、 烏崇福 、羽林軍使 長孫全緒 等將兵萬人為前鋒,營於 韓公堆 ,盛張旗幟,鼓鞞震山谷。” 清 惲敬 《答伊揚州書》之二:“是猶毀鼎彝而鑄刀劍,舍琴瑟而聽鼓鼙。”
(2).借指征戰。《晉書·牽秀傳》:“自謂居司直之任,當能激濁揚清;處鼓鞞之間,必建將帥之勛。” 唐 劉長卿 《送李判官之潤州行營》詩:“萬里辭家事鼓鼙, 金陵 驛路 楚 雲西。” 清 吳偉業 《避亂》詩:“為客貪蝦菜,逢人厭鼓鼙。”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
對聯推薦
對聯:虎阜尋遊蹤乘興而來盡饒看十里煙花三秋風月
名勝,蘇州對聯:上古大椿原不老 小山絲桂最宜秋
壽聯,分月男壽,八月壽,7字壽聯對聯:佛法無邊廣渡眾生須渡我
佛教,11字對聯對聯:詔有格言求真才於正學 教無異術休至理於常行
書院,10字對聯對聯:罔談彼短 靡持己長
名勝,4字對聯對聯:胸中已無少年事; 門外猶多長者車。
名人名家,集句,8字對聯對聯:笑口若為開淡妝素眼真成夢
名勝,蘇州,12字對聯對聯:人展鯤鵬志 國呈龍虎姿
春聯,龍年,5字春聯對聯:秀蜂秀靈川靈未搜羅聖哲精英曷建名樓辜勝地
題贈對聯:百越遺風一脈淵源看艾葉青青粽香縷縷飄重五
端午節對聯:把盞裝明月 吟詩唱古風
心情,5字對聯對聯:鶴俸慰桑榆,台岳重遊,六十年前來處去;
輓聯,名人名家對聯:留得一錢何足賴; 結為三友冷相看。
名人名家,集句,集蘇軾,8字對聯對聯:燕息敢忘天下事; 和平先養一家春。
名人名家,8字對聯對聯:人言為信我始欲愁煞費思量風吹縐一池春水
名勝,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