喚醒痴迷上台容易下台難看粉墨登場優孟衣冠原是假 演成今古一代興亡千代恨問文章名世史遷紀傳尚非真

戲院

對聯全文

上聯:喚醒痴迷上台容易下台難看粉墨登場優孟衣冠原是假
下聯:演成今古一代興亡千代恨問文章名世史遷紀傳尚非真

參考注釋

喚醒

[waken] 促醒;弄醒

五點半就被起床號喚醒了

早上喚醒我

痴迷

[infatuated;obsessed] 入迷到呆傻的程度;沉迷不悟

上台

(1) [go up onto the platform;appear on the stage]∶角色登台演出;到舞台或講台上去

上台表演

(2) [assume power]∶比喻出任官職或開始掌權(多含貶義)

容易

(1) [easily]∶可能性大

容易上當

(2) [lightly]∶不費什麼力或沒什麼困難

不是這么容易能下來的

(3) [sweetly]∶輕鬆自在地;流暢地

現在糊牆紙很容易撕下來

下台

(1) [step down from the stage or platform]∶從舞台或講台上下來

(2) [fall out of power]∶指卸去公職

(3) [get out of a predicament or an embarrassing situation]∶比喻擺脫困難尷尬境地——多用於否定式

(4) [fall]∶喪失職位,尤指因國會的反對票而喪失職位

政府下台了

難看

(1) [ugly;unsightly]∶看著不順眼;不好看

模樣難看

(2) [shameful;disgraceful]∶不光彩;不體面

粉墨登場

[ascend the stage with powder and rouge make-up;do one's costume and appear on the stage] 妝化好了,上台演戲。比喻人們開始在社會上、政壇上等活動起來(含貶義)

優孟衣冠

(1). 楚 相 孫叔敖 死, 優孟 著 孫叔敖 衣冠,摹仿其神態動作, 楚莊王 及左右不能辨,以為 孫叔敖 復生。事見《史記·滑稽列傳》。後因稱登場演戲為“優孟衣冠”。 清 李漁 《閒情偶寄·演習·變調》:“觀場之事,宜晦不宜明。其説有二:優孟衣冠,原非實事,妙在隱隱躍躍之間。”《兒女英雄傳》第三九回:“今日之下,你四位還要合臺上這個優孟衣冠的 西楚霸王 接演這本侍坐言志的續編,我以為也就大可不必了。”

(2).指藝術上單純模仿,只在外表、形式上相似。 明 鄭仲夔 《耳新·立言》:“文之摹古者,世輒嘲之,謂是優孟衣冠。夫優孟衣冠,徒刻畫於形似,終遜真神耳。” 清 趙翼 《甌北詩話·高青邱詩》:“後來學 唐 者, 李 何 輩襲其面貌,仿其聲調,而神理索然,則優孟衣冠矣。”

(3).謂仿古而酷似原物。 清 錢泳 《履園叢話·收藏》:“看書畫亦有三等,至真至妙者為上等,妙而不真者為中等,真而不妙為下等。上等為 隨 珠 和 璧,中等為優孟衣冠,下等是千里馬骨矣。”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筆記》卷三:“《二王帖》,乃 南宋 丹陽 許開 所刻。世不多見,所傳皆 吳江 重刻本也…… 道光 戊戌二十二日與 楊少青 二兄,薄游 雙門底 ,至 汲古堂 ,翻閲故籍見之,以其尚具優孟衣冠,置之行篋,可為書扇之用。”

演成

(1).猶促成。 漢 班固 《西都賦》:“ 奉春 建策, 留侯 演成。”

(2).形成。 李大釗 《物質變動與道德變動》:“社會上風俗習慣的演成,也與那個社會那個時代的物質與經濟有密切的關係。” 魯迅 《且介亭雜文·買<國小大全>記》:“自然,這決不及賞玩性靈文字的有趣,然而藉此知道一點演成了現在的所謂性靈的歷史,卻也十分有益的。”

今古

(1).現時與往昔。 唐 韓愈 《柳子厚墓志銘》:“議論證據今古,出入經史百子。” 宋 蘇軾 《夜直秘閣呈王敏甫》詩:“共誰交臂論今古,只有閒心對此君。”

(2).謂古往今來,從古到今。

(3).過去、往昔。亦借指消逝的人事、時間。《北史·薛辯傳》:“汝既未來,便成今古,緬然永別,為恨何言!” 唐 王昌齡 《同從弟銷南齋玩月》詩:“冉冉幾盈虛,澄澄變今古。” 元 趙孟頫 《聞搗衣》詩:“人間俯仰成今古,何待他時始惘然。” 清 納蘭性德 《蝶戀花》詞:“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風,吹夢成今古。”

一代

(1) [a dynasty]∶一個朝代

一代宗臣

(2) [on era]∶一個時代,當代

一代英豪

(3) [all one's life]∶指人的一生;一輩

一代一代地辛勤勞動

(4) [generation]

(5) 某一類人的一輩

鼓舞了整個一代的理論家

(6) 生物的一個世系

現在這一代昆蟲似乎對這一噴劑有了抗藥性

興亡

[rise and fall (of a nation)] 興盛與衰亡

文章

(1) [article;essay]∶原指文辭,現指篇幅不很長而獨立成篇的文字

你看了晨報上的那篇文章了么?

(2) [literary works;writings]∶泛指著作

為文章。——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每為文章。

(3) [hidden meaning]∶比喻曲折隱蔽的含義

話里有文章

(4) [thing;program]∶事情;程式

照例文章總得做好

史遷

司馬遷 的別稱。 司馬遷 為太史令、掌修史,故稱。 晉 常璩 《華陽國志·<後賢志>序》:“ 史遷 之記,詳於 秦 漢 ; 班生 之書,備乎 哀 平 。” 明 張煌言 《李陵論》:“世以 李陵 報 蘇子卿 書,出自 史遷 之筆。” 魯迅 《漢文學史綱要》第三篇:“故自 史遷 以來,均謂 周 之要本,歸於 老子 之言。”

紀傳

(1).紀傳體史書中的本紀與列傳。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史傳》:“紀傳為式,編年綴事。” 唐 劉知幾 《史通·六家》:“當 漢 代史書以 遷 固 為主,而紀傳互出,表志相重,於文為煩,頗難周覽。”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一章第五節:“只有紀傳沒有志書,不能說是完整的國史。”

(2).指紀傳體史書體裁。 唐 劉知幾 《史通·古今正史》:“自斯已後,作者相繼。為編年者四族,創紀傳者五家。”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筆記·考古》:“ 司馬遷 《史記》為紀傳之祖。”

(3).指紀傳體史書。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二》:“ 阮孝緒 《七録》:一經典,二紀傳,三子兵,四文集,五伎術,六佛,七道。”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