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頭顱誰當斫之,孽鏡台前,往日不堪回首問; 真面目而今已矣,盂蘭會上,今宵許爾現身來。

名人名家

對聯全文

上聯:好頭顱誰當斫之,孽鏡台前,往日不堪回首問;
下聯:真面目而今已矣,盂蘭會上,今宵許爾現身來。

對聯備註:

(清-《盂蘭會燈聯》)

參考注釋

好頭

美好的時刻。《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六:「你我方得歡會,正在好頭上,怎捨得就去,説出這話來?」

誰當

何人。當,語助詞。《後漢書·五行志一》:「 桓帝 之初,天下童謡曰:『小麥青青大麥枯,誰當穫者婦與姑。』」 唐 岑參 《陪狄員外早秋登府西樓因呈院中諸公》詩:「兵馬休戰爭,風塵蒼茫。誰當共攜手,賴有冬官郎。」 宋 王安石 《彎碕》詩:「永懷 少陵 詩:『菱葉淨如拭』。誰當共新甘,紫角方可摘。」

(1).何為為什麼。 唐 沉佺期 《擬古別離》詩:「奈何生別者,戚戚懷遠游。遠遊誰當惜,所悲會難收。」

(2).安得,怎得。 唐 劉長卿 《酬李侍御登岳陽見寄》詩:「誰當北風至,為爾一開襟。」 唐 韋應物 《三月三日寄諸弟兼懷崔都水》詩:「對酒始依依,懷人還的的。誰當 曲水 行,相思尋舊跡。」

鏡台

[dressing table] 裝著鏡子的梳妝檯

往日

[(in) former days;in bygone days] 過去的日子;從前

往日無冤,近日無讎:從未有過冤讎

不堪回首

[find it unbearable to recall;cannot bear to look back] 不忍回頭再想過去的事。形容境遇思想發生了巨大變化後對往昔的感慨

真面目

[true features; true colours] 真實的面貌和色彩

而今

[now] 現在,目前

而今邁步從頭越。——mao22東《憶秦娥·婁山關》

已矣

(1) [finish;be over]

(2) 語氣詞連用,加強語,表示事物的發展變化,可譯成“啦”

(3) “已”為動詞,止,完結。“矣”為語氣詞“了”。“已矣”可譯成“完了”,“算了”

老夫已矣。——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而今已矣。——清· 袁枚《祭妹文》

盂蘭會

佛教指在盂蘭節所舉行的法會。 唐 孫思邈 《千金月令》:「七月十五日營盆供寺為盂蘭會。」 明 王叔承 《宮詞》之四五:「女僧聞作盂蘭會,乞假中元施寳簪。」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盂蘭會》:「中元日各寺院設盂蘭會,燃燈唪經,以度幽冥之沉淪者。」

今宵

今夜。 南朝 陳 徐陵 《走筆戲書應令》詩:「今宵花燭淚,非是夜迎人。」 唐 雍陶 《宿嘉陵驛》詩:「今宵難作 刀州 夢,月色江聲共一樓。」

現身

(1).謂神、佛、菩薩顯出種種身形。 唐 元稹 《大雲寺二十韻》:「現身千佛國,護世四王軍。」《西遊記》第二一回:「哥哥,他既奉法旨暗保師父,所以不能現身明顯,故此點化仙莊。」

(2).出現;露面。 魯迅 《且介亭雜文末編·關於太炎先生二三事》:「 太炎 先生雖先前也以革命家現身,後來卻退居於寧靜的學者。」 巴金 《家》三十:「只有在正式慶祝的三天裡面,他們才不得不留在家裡,不得不時時在人前現身。」

(3).現世之身。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二編第四章第五節:「佛教和其他宗教幻化出各式各樣的靈魂世界,主要是用來誘騙現身受苦受難的民眾。」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