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瀟湘碩望,早蒞花驄,歷官五郡通侯,合吳越士民而頌德; 與苕霅多緣,重迎竹馬,方祝萬家生佛,先釋迦誕日以歸真。

輓聯名人名家

對聯全文

上聯:本瀟湘碩望,早蒞花驄,歷官五郡通侯,合吳越士民而頌德;
下聯:與苕霅多緣,重迎竹馬,方祝萬家生佛,先釋迦誕日以歸真。

對聯備註:

(清-朱廷燮《挽傅澤鴻聯》)

參考注釋

瀟湘

(1).指 湘江 。因 湘江 水清深故名。《山海經·中山經》:“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於 江 淵, 澧 沅 之風,交 瀟湘 之淵。”《文選·謝朓<新亭渚別范零陵>詩》:“ 洞庭 張樂池, 瀟湘 帝子游。” 李善 注引 王逸 曰:“ 娥皇 女英 隨 舜 不返,死於 湘水 。” 唐 李白 《遠別離》詩:“古有 皇 英 之二女,乃在 洞庭 之南, 瀟湘 之浦。” 王琦 注引《湘中記》:“ 湘川 清照五六丈,下見底石如樗蒲矣,五色鮮明。” 元 耶律楚材 《用薛正之韻》:“ 鳳池 分付夔龍去,萬頃 瀟湘 屬 湛然 。” 明 徐禎卿 《古意》詩:“帝子葬何處, 瀟湘 雲正深。”

(2). 湘江 與 瀟水 的並稱。多借指今 湖南 地區。 唐 杜甫 《去蜀》詩:“五載客 蜀 鄙,一年居 梓州 ;如何關塞阻,轉作 瀟湘 游?” 宋 張孝祥 《水調歌頭·送劉恭父趨朝》詞:“歸輔五雲丹陛,回首 楚 樓千里,遺愛滿 瀟 湘 。” 明 何景明 《雁》詩:“長風度關塞,九月下 瀟 湘 。”

碩望

重望;高名。亦指有重望的人。 唐 李德裕 《授石雄晉絳行營節度使制》:“朕以彥佐,早升大將之壇,久服上公之冕;資其碩望,任以指蹤。”《宋史·趙普傳》:“自輔弼兩朝,周旋三紀;茂巖廊之碩望,分屏翰之劇權。” 宋 陸游 《賀葛正言啟》:“上虛佇於嘉言,士共歸於碩望。” 清 曾國藩 《<歐陽生文集>序》:“三子既通儒碩望, 姚先生 治其術益精。” 梁啓超 《為國會期限問題敬告國人》:“然國民固非不欲舉耆宿碩望以為代表也,諸代表非不欲廣引耆宿碩望以同事也。”

花驄

即五花馬。 唐 杜甫 《驄馬行》:“ 鄧公 馬癖人共知,初得花驄 大宛 種。” 宋 周邦彥 《夜飛鵲·別情》詞:“花驄會意,縱揚鞭,亦自行遲。” 清 方文 《送左三山先生按浙江》詩之一:“平明騎馬出,誰不避花驄。”參見“ 五花馬 ”。

歷官

執掌曆法的官員。《新唐書·歷志三上》:“﹝ 開元 ﹞十五年,草成而 一行 卒,詔特進 張説 與歷官 陳玄景 等次為《歷術》七篇。”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人部一》:“﹝ 唐公常 雲﹞知死數又知活數,此吾之所以異於歷官。”

先後連任官職。 三國 魏 曹操 《遺令》:“吾歷官所得綬,皆著藏中。” 晉 陸機 《謝平原內史表》:“入朝九載,歷官有六。” 唐 白居易 《和<我年>》之二:“歷官十五政,數若珠纍纍。”

通侯

[first rank] 秦漢時代侯爵的最高一等,又稱徹侯、列侯。

爵通侯。——《漢書·李廣蘇建傳》

吳越

(1). 春秋 吳國 與 越國 的並稱。《國語·吳語》:“不修 方城 之內,踰諸夏而圖東國,三歲於 沮 汾 以服 吳 越 。”

(2). 吳 越 兩國時相攻伐,積怨殊深,因以比喻仇敵。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四:“當初指望做夫妻,誰知變成 吳 越 。” 元 關漢卿 《碧玉簫》曲:“休謊説,不索尋 吳 越 。喒,負心的教天滅。”《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鎮雷峰塔》:“我與你恩愛深重,教你穿在身上,恩將讎報,反成 吳 越 ?”

(3).指 春秋 吳 越 故地(今 江 浙 一帶)。 三國 魏 曹植 《責躬詩》:“甘赴 江 湘 ,奮戈 吳 越 。” 唐 李白 《夢遊天姥吟留別》:“我欲因之夢 吳 越 ,一夜飛度 鏡湖 月。” 清 方文 《宋遺民詠·龔聖予開》:“往來 吳 越 間,傷心舊宗社。”

(4). 五代 十國之一。始祖 錢鏐 ,據有今 江蘇省 西南部、 浙江省 全部和 福建省 東北部,後降於 北宋 。《舊五代史·世襲傳二·錢鏐》:“ 梁祖 革命,以 鏐 為尚父、 吳越 國王。”

士民

(1).古代四民之一。泛指士大夫階層和普通讀書人。《穀梁傳·成公元年》:“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農民,有工民。” 范寧 註:“學習道藝者。”《孝經·孝治》:“治國者,不敢侮於鰥寡,而況於士民乎!” 唐玄宗 註:“鰥寡,國之微者,君尚不敢輕侮,況知禮義之士乎!” 戰國 宋玉 《對楚王問》:“ 楚襄王 問於 宋玉 曰:‘先生其有遺行與?何士民眾庶不譽之甚也?’”《韓非子·五蠹》:“士民縱恣於內,言談者為勢於外,外內稱惡以待強敵,不亦殆乎!”《清史稿·食貨志一》:“旋令士民墾地二十頃,試其文理優者,以縣丞用;百頃以知縣用。”

(2).士大夫和普通百姓的並稱。猶言士庶。《荀子·堯問》:“ 繒 丘之封人見 楚 相 孫叔敖 曰:‘吾聞之也:處官久者士妒之,祿厚者民怨之,位尊者君恨之。今相國有此三者而不得罪 楚 之士民,何也?’”《荀子·致士》:“川淵者,龍魚之居也;山林者,鳥獸之居也;國家者,士民之居也。”

(3).泛指人民、百姓。《荀子·議兵》:“士民不親附,則 湯 武 不能以必勝也。” 漢 東方朔 《答客難》:“夫天地之大,士民之眾,竭精馳説,並進輻湊者,不可勝數。” 南朝 宋 鮑照 《河清頌》:“士民殷富,繁軼五陵;宮宇宏麗,崇冠三川。” 宋 葉適 《宣教郎夏公墓志銘》:“既而聞其在 閩 ,思不出位,而以事至者常立決,是非少所徇,諸司及士民亦愛之。” 清 無名氏 《王氏復仇記》:“於是 丹陽 諸生奮臂一呼,邑中士民回響數千百人。”

(4).猶言軍民。《詩·大雅·瞻卬》:“邦靡有定,士民其瘵。” 鄭玄 箋:“天下騷擾,邦國無有安定者,士卒與民皆勞病。” 孔穎達 疏:“以‘士’‘民’連文,故云‘士卒與民’。士卒即從軍者也。”

頌德

歌頌功德。《漢書·郊祀志上》:“而遂除車道,上自 泰山 陽。至顛,立石頌德,明其得封也。” 唐 李嶠 《奉和天樞成宴夷夏群僚應制》:“何如萬方會,頌德九門前。”

苕霅

苕溪 、 霅溪 二水的並稱。在今 浙江省 湖州市 境內。是 唐 代 張志和 隱居之地。《新唐書·隱逸傳·張志和》:“願為浮家泛宅,往來 苕 霅 間。” 明 陳子龍 《吳興道中》詩:“鳴榔涉杪秋, 苕 霅 何淹薄。” 清 俞樾 《春在堂隨筆》卷五:“聊存科名盛事,兼為 苕 霅 美談也。”

竹馬

(1) [hobbyhorse]∶兒童玩具,典型的式樣是一根桿子,一端有馬頭模型,有時另一端裝輪子,孩子跨立上面,假作騎馬

(2) [bamboo horse]∶用竹篾紮成的一種道具,用於民間舞蹈竹馬燈

萬家生佛

舊時指受百姓愛戴的地方官。

釋迦

(1). 印度 種族名。 釋迦牟尼 即出生於此族。參閱《釋氏要覽》。

(2). 釋迦牟尼 的簡稱。 南朝 梁 沉約 《答陶華陽》:“《難》雲, 釋迦 之現,近在 莊王 , 唐 虞 夏 殷 ,何必已有, 周公 不言,恐由未出。” 元 耶律楚材 《燕京大覺禪寺奧公乞經藏記既成以詩戲之》:“詞源老去苦無多,強著閒文讚 釋迦 。”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四:“今諸山知識,往往互詆為魔, 釋迦 之預記,胡不爽乃爾耶?”

誕日

生日。《舊唐書·德宗紀上》:“上誕日,不納中外之貢。” 宋 蘇轍 《元祐八年生日謝表》之一:“老逢誕日,泣親養之無從;賜出天廚,愧君恩之莫報。” 張天翼 《清明時節》一:“兩天以後, 謝老師 就用 錢南園 的筆法把對聯寫成功了。上款是‘ 慕隱 鄉長大人文郎 家駿 世兄誕日書此為賀’。”

歸真

(1).還其本來的狀態。 漢 班固 《東都賦》:“遂令海內棄末而反本,背偽而歸真。” 南朝 梁 謝鎮之 《重與顧道士書》:“滅俗歸真,必反其俗。” 唐 劉長卿 《故女道士婉儀太原郭氏輓歌詞》:“作范宮闈睦,歸真道藝超。”

(2).佛教語。謂死。後泛稱人的死亡。《釋氏要覽·送終·初亡》:“釋氏死謂涅盤、圓寂、歸真、歸寂、滅度、遷化、順世,皆一義也。” 唐 楊炯 《溫江縣令任晃神道碑》:“百年夭枉,一旦歸真。” 宋 蘇軾 《寶月大師塔銘》:“瑩然摩尼,歸真於土。” 清 趙翼 《王惺園相公輓詩》:“鼇項科名位秉鈞,何期致政遽歸真。”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