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土石水泉,離世樂道者宜有; 誦讀論議教誨,大雅宏達之所群。

名人名家名勝江蘇13字對聯

對聯全文

上聯:花木土石水泉,離世樂道者宜有;
下聯:誦讀論議教誨,大雅宏達之所群。

對聯備註:

(清-趙烈文《水吾園青林堂聯》;常熟:水吾園)

參考注釋

花木

[flowers and trees] 指專供觀賞者的花草樹木

水泉

(1).河流與泉流。《禮記·月令》:“﹝孟冬之月﹞乃命水虞漁師收水泉池澤之賦。”《呂氏春秋·圜道》:“水泉東流,日夜不休。” 明 徐光啟 《農政全書》卷十三:“ 蘇州 之地,北枕 長江 ,東表溟海,而水泉之勢,則與 江 平,故曰 平江郡 。”

(2).特指泉流、泉水。《漢書·翼奉傳》:“山崩地裂,水泉湧出。” 宋 蘇轍 《寄濟南守李公擇》詩:“山窮水泉見,發越遍溪谷。”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二集序》:“一滴水泉可以作江河之始流,一片樹葉之飄動可以兆暴風之將來。”

離世

(1) [separated;isolated]∶遠離世俗,遠於世事

絕俗離世

(2) [pass away;die]∶婉詞,離開人世,指死亡

樂道

[take delight in talking about sth.; be only too glad to talk about sth.] 喜歡談論

他總津津樂道地談論這件事

誦讀

(1) [read aloud]∶讀出聲音來

誦讀詩文

(2) [chant]∶唸

論議

(1).對人或事物的好壞、是非等表示意見。《管子·輕重丁》:“父兄相睹樹下,論議玄語,終日不歸。” 唐 韓愈 《與李翱書》:“持僕所守,驅而使奔走伺候公卿間,開口論議,其安能有以合乎?”

(2).對人或事物的好壞、是非等所表示的意見。亦指思想認識、境界等。《荀子·非相》:“然而﹝ 桀 紂 ﹞身死國亡,為天下大僇,後世言惡,則必稽焉。是非容貌之患也,聞見之不眾,論議之卑爾。” 宋 洪邁 《容齋三筆·賢士隱居者》:“望其容貌,聽其論議,莫不聳然。”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破惡聲論》:“使其羞白心於人前,則不若伏藏其論議,蕩滌穢惡,俾眾清明,容性解之竺生,以起人之內矅。”

(3).議論文。《後漢書·孔融傳》:“所著詩、頌、碑文、論議、六言、策文、表、檄、教令、書記凡二十五篇。”

教誨

[teaching] 教導訓戒

其次教誨。——《史記·貨殖列傳》

諄諄教誨

大雅

(1).《詩經》的組成部分之一。舊訓雅為正,謂詩歌之正聲。《詩大序》:“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廢興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雅》為 周 王畿內樂調。《大雅》多為 西周 王室貴族的作品,主要歌頌 周 王室祖先乃至 武王 、 宣王 等之功績,有些詩篇也反映了 厲王 、 幽王 的暴虐昏亂及其統治危機。《左傳·襄公二十九年》:“ 吳公子 札 來聘……為之歌《大雅》。曰:‘廣哉,熙熙乎!曲而有體,其 文王 之德乎!’”後亦用以稱閎雅淳正的詩篇。 唐 李白 《古風》之一:“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誰陳?” 清 侯方域 《司成公家傳》:“自 杜甫 後,大雅不作,至 明 乃復振。”

(2).稱德高而有大才的人。《文選·班固<西都賦>》:“大雅宏達,於茲為羣。” 李善 註:“大雅,謂有大雅之才者。《詩》有《大雅》,故以立稱焉。” 明 蔣燦 《題杜少陵像》詩:“大雅長往矣,遺容後代看。” 清 感惺 《斷頭台·受讞》:“那議會啊,聚四方里耆英大雅。”

(3).泛指學識淵博的人。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剪報一斑>拾遺附文》:“至於分類分得不倫不類,那是小子底學識不到,還得大雅指正指正呢。”

(4).謂高尚雅正。 宋 葉適 《賀縣尉》詩:“端龐還有北人風,大雅元非 楚 士同。” 清 戴名世 《<野香亭詩集>序》:“其音和平而大雅,其旨綿渺而藴藉。” 葉聖陶 《倪煥之》十七:“這樣不傷大雅而又含有象徵意義的詞兒正合於一個青年人寄興的需要,他就常常用它。”

宏達

[learned;intelligent] 廣博精通

大雅宏達,子茲為群。——班固《西都賦》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