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智願行登極樂 聖凡同修念彌陀

名勝杭州寺廟靈隱寺7字對聯

對聯全文

上聯:愚智願行登極樂
下聯:聖凡同修念彌陀

對聯備註:

(杭州靈隱寺大雄寶殿)

對聯愚智願行登極樂 聖凡同修念彌陀書法欣賞

愚智願行登極樂 聖凡同修念彌陀對聯書法作品欣賞
對聯【愚智願行登極樂 聖凡同修念彌陀】書法集字作品欣賞

參考注釋

愚智

亦作“ 愚知 ”。1.愚者與智者。《莊子·在宥》:“愚知相欺,善否相非。”《呂氏春秋·勿躬》:“蒙厚純樸,以事其上。若此,則工拙、愚智、勇懼可得以故易官。易官,則各當其任矣。”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永寧寺》:“且 尒朱榮 不臣之跡,暴於旁午,謀 魏 社稷,愚智同見。”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談叢二》:“言國運且衰,旦夕有愚智同盡之禍也。”

(2).愚笨與聰明。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風操》:“ 江 南風俗,兒生一期……男則用弓矢紙筆,女則刀尺鍼縷,並加飲食之物及珍寳服玩,置之兒前,觀其發意所取,以驗貪廉、愚智,名之謂試兒。” 宋 歐陽修 《送吳生南歸》詩:“眾人為不善,積微成滅身;君子能自知,改過不逡巡。唯於斯二者,愚智遂以分。”

(3).謂似智而實愚。《西遊補》第七回:“ 項羽 道:‘美人,人要辨個智愚、愚智。 始皇 的智是個愚智。’”

極樂

(1).盡情娛樂。 漢 枚乘 《梁王兔園賦》:“游觀西園,從容安步。鬭鷄走兔,俯仰釣射。煎熬炰炙,極樂到暮。” 晉 成公綏 《嘯賦》:“揔八音之至和,固極樂而無荒。”

(2).非常快樂。 漢 班固 《西都賦》:“方舟並騖,俛仰極樂。” 明 袁宏道 《致王瀛橋》:“病是苦事;以病去官,是極樂事。” 冰心 《寄小讀者》十二:“我死心塌地的肯定了我們居住的世界是極樂的。”

(3).指極樂世界。 唐 李紳 《題法華寺》詩:“極樂知無礙,分明應有緣,還將意功德,留偈法王前。” 明 袁宏道 《西方合論·第一剎土門》:“次同居浄土者,如極樂中有眾生, 妙喜國 中有 鐵圍 、男女之類。”

(4).借指佛經。 明 袁宏道 《夷陵羅子華墓石銘》:“暮年皈心蓮邦,課誦至忘寢食。既病不服藥,唯誦極樂如常。”

彌陀

[Amitabha Buddha] 阿彌陀佛的略稱。佛教指西方極樂世界中最大的佛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