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求訓詁如康成,學求致用如陽明,一代通儒,何分宗派; 朝無黨援似溫公,家無私財似諸葛,千秋賢相,可媲風徽。

輓聯名人名家

對聯全文

上聯:經求訓詁如康成,學求致用如陽明,一代通儒,何分宗派;
下聯:朝無黨援似溫公,家無私財似諸葛,千秋賢相,可媲風徽。

對聯備註:

(清-《挽張之洞聯》)

參考注釋

訓詁

[explanations of words in ancient books;gloss;glossary;commentary work on classics] 解釋古文字義

特令校書郎賈逵為之訓詁。——《後漢書·東平憲王蒼傳》

康成

漢 鄭玄 之字。《後漢書·鄭玄傳》:“ 鄭玄 ,字 康成 , 北海 高密 人也。” 唐 劉長卿 《送鄭說之歙州謁薛侍御》詩:“嘗聞 馬南郡 ,門下有 康成 。” 宋 司馬光 《為龐相公讓明堂加恩第二表》:“ 崑崙 倣玉帶之圖,路寢采 康成 之義。”

致用

(1).盡其所用。《易·繫辭上》:“備物致用,立成器以為天下利,莫大乎聖人。” 孔穎達 疏:“謂備天下之物,招致天下所用。”

(2).用作付諸實用之意。如:學以致用。

陽明

(1).陽光。《漢書·孔光傳》:“臣聞日者眾陽之宗,人君之表,至尊之象。君德衰微,yin1道盛彊,侵蔽陽明,則日蝕應之。”

(2).光明。《後漢書·五行志二》:“或以為鳳皇陽明之應,故非明主,則隱不見。” 唐 韓愈 《題炭谷湫祠堂》詩:“萬生都陽明,幽暗鬼所寰。” 明 陶宗儀 《輟耕錄·錢幣》:“ 世皇 嘗以錢幣問太保 劉文貞公 ,公曰:‘錢用於陽,楮用於陰。華夏,陽明之區;沙漠,幽陰之域。今陛下龍興朔漠,君臨中夏,宜用楮幣。’”

(3).指和藹溫順秉性。 清 方苞 《書直隸新安張烈婦荊氏行實後》:“天地之氣,藹然而溫和者為陽,慘然而凜慄者為陰。凡婦人之順於舅姑,宜於家人,慈於子姓者,皆陽明之發也;故其變也激而為義烈。”

(4).中醫經脈名稱。《周禮·天官·疾醫》“參之以九藏之動。” 漢 鄭玄 註:“脈之大候,要在陽明、寸口。” 賈公彥 疏:“陽明者,在大拇指本骨之高處,與第二指間。寸口者,大拇指本高骨後一寸是也。”《史記·扁鵲倉公列傳》:“熱上則熏陽明,爛流絡,流絡動則脈結髮,脈結髮則爛解,故絡交。”

(5).指東方 青帝 。《雲笈七籤》卷四九:“陽明主春,萬童開門。”

(6).剛強。 明 李贄 《史綱評要·東漢紀·光武帝》:“ 光武 與 高祖 不同, 高祖 陽明, 光武 陰柔。”

(7). 明 王守仁 之號。《明史·王守仁傳》:“ 守仁 天姿異敏……其為教,專以致良知為主。謂 宋 周 程 二子後,惟 象山 陸氏 簡易直捷,有以接 孟氏 之傳。而《朱子集注》、《或問》之類,乃中年未定之説。學者翕然從之,世遂有‘陽明學’雲。”

一代

(1) [a dynasty]∶一個朝代

一代宗臣

(2) [on era]∶一個時代,當代

一代英豪

(3) [all one's life]∶指人的一生;一輩

一代一代地辛勤勞動

(4) [generation]

(5) 某一類人的一輩

鼓舞了整個一代的理論家

(6) 生物的一個世系

現在這一代昆蟲似乎對這一噴劑有了抗藥性

通儒

指通曉古今、學識淵博的儒者。《尉繚子·治本》:“野物不為犧牲,雜學不為通儒。”《後漢書·賈逵傳》:“ 逵 所著經傳義詁及論難百餘萬言,又作詩、頌、書、連珠、酒令凡九篇,學者宗之,後世稱為通儒。” 宋 蘇軾 《答試館職人啟》:“職在翰苑,當發策而莫辭,識匪通儒,懼品藻之不稱。” 劉師培 《論近世文學之變遷》:“及 乾 嘉 之際,通儒輩出。”

宗派

(1) [faction;sect]∶文藝、學術、宗教、政治等方面的派別

(2) [sect]∶宗教的支派

無黨

不結黨,不徇私。《書·洪範》:“無偏無黨,王道蕩蕩;無黨無偏,王道平平。”《左傳·僖公九年》:“亡人無黨,有黨必有讎。” 唐 韓愈 《明水賦》:“足以驗聖賢之無黨,天地之至公。”

無私

(1) [selflessness;disinterested;inselfish]∶不只是顧自己的利益

無私奉獻

(2) [unselfishness]∶沒有私心

諸葛

[surname] ——複姓

千秋

(1) [a thousand years]∶千年

(2) [a long long time]∶歲月久遠

(3) [birthday]∶生日。敬辭,指人的壽辰

今日老祖宗千秋,奶奶生氣,豈不惹人議論?——曹雪芹《紅樓夢》

賢相

賢明的宰相。《荀子·富國》:“使百姓無凍餧之患,則是聖君賢相之事也。” 南朝 宋 謝靈運 《述祖德》詩之二:“賢相謝世運,遠圖因事止。” 明 焦竑 《玉堂叢語·文學》:“承上問而不蔽下臣之美,賢相之盛節也。”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田軍作<八月的鄉村>序》:“我們的學者也曾說過:要征服 中國必須征服 中國 民族的心。其實, 中國 民族的心,有些是早給我們的聖君賢相武將幫閒之輩征服了的。”

風徽

(1).風範,美德。 南朝 宋 謝瞻 《於安城答靈運》詩:“綢繆結風徽,煙熅吐芳訊。” 明 宋濂 《徑山悅堂禪師四會語序》:“仰前哲之風徽,作後武之距度,究其遺轍,足證新功。” 郭沫若 《新華頌·西伯利亞車中》:“壯懷激烈望南天, 黎利 風徽似昔年。”

(2).謂以風範影響傳播。《魏書·李崇傳》:“養黃髮以詢格言,育青襟而敷典式,用能享國長久,風徽萬祀者也。”

(3).指文章的完美風格。《舊唐書·文苑傳序》:“近代唯 沉隱侯 斟酌《二南》,剖陳三變,攄 雲 淵 之抑鬱,振 潘 陸 之風徽。”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