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德難回當此眾叛親離若但如微子去箕子奴無以激億萬人忠貞之氣 臣心不死即茲魂飛血濺猶將以周日興殷日喪抗訴諸六七王陟降之靈

名勝河南

對聯全文

上聯:君德難回當此眾叛親離若但如微子去箕子奴無以激億萬人忠貞之氣
下聯:臣心不死即茲魂飛血濺猶將以周日興殷日喪抗訴諸六七王陟降之靈

對聯備註:

(衛輝府比干廟長聯。詞旨激昂然頗似時文家兩小比。)

參考注釋

君德

人主的德行恩德。《易·乾》:“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德也。”《左傳·襄公二十八年》:“無乃非盟載之言,以闕君德。” 唐 韓愈 《明水賦》:“明為君德,因取以名焉。” 清 昭槤 《嘯亭續錄·福文襄王夫人》:“務須招其至 粵 ,以彰君德。”

眾叛親離

[be utterly isolated;be opposed by the masses and deserted by one's followers] 大家都反對,連親人也背離了。形容處境非常孤立

微子

(1). 周 代 宋國 的始祖。名 啟 , 殷紂王 的庶兄,封於 微 (今 山東 梁山 西北)。因見 紂 yin1一1亂將亡,數諫, 紂 不聽,遂出走。 周武王 滅 商 ,復其官。 周公 承 成王 命誅 武庚 ,乃命 微子 統率 殷 族,奉其先祀,封於 宋 。《尚書》有《微子》篇。《論語·微子》:“ 微子 去之, 箕子 為之奴, 比干 諫而死。 孔子 曰:‘ 殷 有三仁焉。’” 三國 魏 鍾會 《檄蜀文》:“是以 微子 去 商 ,長為 周 賓; 陳平 背 項 ,立功於 漢 。” 南朝 梁 任昉 《百辟勸進今上箋》:“是以玉馬駿犇,表 微子 之去。”

(2).指 南朝 宋 謝弘微 。《宋書·謝弘微傳》:“ 瞻 等才辭辯富, 弘微 每以約言服之, 混 特所敬貴,號曰 微子 。謂 瞻 等曰:‘汝諸人雖才義豐辯,未必皆愜眾心,至於領會機賞,言約理要,故當與我共推 微子 。’”

(3).賤子。非正妻所生子。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杜荀鶴》:“ 荀鶴 ,字 彥之 , 牧 之微子也。 牧 會昌 末,自 齊安 移守 秋浦 時,妾有姙,出嫁 長林 鄉士 杜筠 ,生 荀鶴 。”

(4).見“ 微子操 ”。

無以

[endless;ceaseless] 即“無已”,不停止,不得已

無已人,則王乎。——《孟子·梁惠王上》

億萬

[millions upon willions;hundreds of millions] 極言其數之多

億萬人民

忠貞

[staunch] 忠誠堅貞

忠貞不渝

周日

滿一天。

指生日。 宋 戴復古 《阿奇晬日》詩:“ 娟娟 懷抱中,一歲至週日。”

抗訴

[appeal] 當事人不服第一審的判決或裁定,依法向上一級法院提請重新審理

提出抗訴

七王

(1).指七國。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史傳》:“及至縱橫之世,史職猶存。 秦 並七王,而 戰國 有《策》。”《晉書·地理志上》:“陵夷至於 戰國 ,遂有七王。”原註:“ 韓 、 魏 、 趙 、 燕 、 齊 、 秦 、 楚 。”

(2).指 漢景帝 時 吳 、 楚 、 趙 、 膠西 、 濟南 、 菑川 、 膠東 等七個叛亂的諸侯王。 明 徐光啟 《聞楚變有感》詩:“我聞 漢景 時,作難自七王。”

(3). 南宋 追封 高宗 時抗金諸將 韓世忠 為 蘄王 、 劉安世 為 鄜王 、 張俊 為 循王 、 岳飛 為 鄂王 、 楊存中 為 和王 、 吳玠 為 涪王 、 吳璘 為 信王 ,合稱七王。見 宋 王應麟 《國小紺珠·名臣下·七王》。

陟降

(1).升降,上下。《詩·大雅·文王》:“ 文王 陟降,在帝左右。” 朱熹 集傳:“蓋以 文王 之神在天,一升一降,無時不在上帝之左右,是以子孫蒙其福澤,而君有天下也。” 馬瑞辰 通釋:“《集傳》之説是也……古者言天及祖宗之默佑,皆曰陟降。《敬之》詩曰:‘無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土,日監在茲。’此言天之陟降也。《閔予小子》詩曰:‘念茲皇祖,陟降庭止。’《訪落》詩曰:‘紹庭上下,陟降厥家。’此言祖宗之陟降也。天陟降, 文王 之神亦隨天神為陟降。故曰‘ 文王 陟降,在帝左右’。”後因以為祖宗神靈暗中保佑之義。 唐 包佶 《祀雨師樂章·迎神》:“陟降左右,誠達幽圓。” 宋 陳亮 《重華宮正謝表》:“付託得人,爰上 唐 家之壽;陟降在帝,孰知 文後 之聲!” 清 唐孫華 《石鼓歌》:“ 尼父 尊 周 本素志,陟降或有神靈游。”

(2).猶往來。 唐 柳宗元 《送辛殆庶下第游南鄭序》:“今則囊如懸罄,傭室寓食。方將適千里求仁人,被冒畏景,陟降棧道。”《續資治通鑑·宋仁宗天聖五年》:“大禮史 王曾 言:‘皇帝執玉被袞,酌獻七室,而每室奏樂章,恐陟降為勞,請節宮架之奏。’” 王國維 《觀堂集林·與友人論詩書中成語書》:“古又有陟降一語,古人言陟降猶今人言往來,不必兼陟與降二義。”

(3).謂中晷影的長短變化。《新唐書·歷志三上》:“中晷長短,謂之陟降。景長則夜短,景短則夜長。積其陟降,謂之訊息。”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