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傳宰相調羹手 可識阿衡負鼎心

廚房7字對聯

對聯全文

上聯:曾傳宰相調羹手
下聯:可識阿衡負鼎心

對聯曾傳宰相調羹手 可識阿衡負鼎心書法欣賞

曾傳宰相調羹手 可識阿衡負鼎心對聯書法作品欣賞
對聯【曾傳宰相調羹手 可識阿衡負鼎心】書法集字作品欣賞

參考注釋

宰相

[prime minister (in feudal China)] 輔助帝王掌管國事的最高官員的通稱

此為宰相聽事誠隘。(聽事,即“廳事”,大廳;處理公事,接待賓客的廳堂。)。——宋· 司馬光《訓儉示康》

實宰相之職也。——清· 梁啓超《譚嗣同傳》

調羹

(1) [spoon]∶用於攪拌或進食的小勺子

(2) [season soup]∶攪拌羹湯使均勻美味

阿衡

(1). 商 代官名。師保之官。《書·太甲上》:“惟嗣王不惠於阿衡。” 孔 傳:“阿,倚;衡,平。言不順 伊尹 之訓。” 伊尹 曾任此職,故以指 伊尹 。《詩·商頌·長發》:“實維 阿衡 ,實左右 商王 。” 毛 傳:“ 阿衡 , 伊尹 也。” 北周 庾信 《燕射歌辭·商調曲之一》:“ 殷湯 受命,委任於 阿衡 。” 元 柯丹丘 《荊釵記·逼嫁》:“豈不聞 商 相埋名,版築巖前曾避世; 阿衡 遯跡,躬耕 莘野 未逢時。”

(2).引申為任國家輔弼之任,宰相之職。《世說新語·政事》“丞相末年略不復省事” 劉孝標 注引 晉 徐廣 《曆紀》:“ 導 阿衡三世,經綸夷險,政務寬恕,事從簡易,故垂遺愛之譽也。” 宋 司馬光 《機權論》:“ 伊尹 躬受 湯 命,阿衡王家,故不得不放諸 桐宮 也。”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內閣三·閣部重輕》:“ 張江陵 以受遺當阿衡之任,宮府一體,百辟從風,相權之重,本朝罕儷。” 章炳麟 《吊伊藤博文賦》:“明本味於割烹兮,亦阿衡之故也。”

指 漢 相 匡衡 。《漢書·匡衡傳》稱:“無説《詩》, 匡 鼎來; 匡 説《詩》,解人頤。” 宋 黃庭堅 《奉謝劉景文送團茶》詩:“收藏殘月惜未碾,直待 阿衡 來説《詩》。”

負鼎

指 伊尹 背負鼎俎見 湯 ,喻以烹調致 湯 王道之事。《史記·殷本紀》:“ 伊尹 名 阿衡 。 阿衡 欲於 湯 而無由,乃為 有莘氏 媵臣,負鼎俎,以滋味説 湯 ,致於王道。” 唐 李白 《送梁四歸東平》詩:“ 殷王 期負鼎, 汶水 起垂竿。” 宋 葉適 《魏華甫鶴山書院》詩:“垂竿 桐江 笑短弱,負鼎 莘野 嫌豪粗。”後用以指輔佐帝王,擔當治國之任。《後漢書·馬援傳論》:“ 馬援 騰聲 三輔 ,遨遊二帝,及定節立謀,以乾時主,將懷負鼎之願,蓋為千載之遇焉。”《晉書·紀瞻傳》:“臣以凡庸,邂逅遭遇,勞無負鼎,口不商歌,橫逢大運,頻煩饕竊。” 唐 崔湜 《景龍二年春日赴襄陽途中言志》詩:“進無負鼎説,退慚補袞詩。”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