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老爺過生金也要銀也要銀錢也要紅白一把抓不分南北 小百姓該死稻未熟麥未熟高梁未熟青黃兩不接送甚東西

集句清末民國諷喻聯集

對聯全文

上聯:大老爺過生金也要銀也要銀錢也要紅白一把抓不分南北
下聯:小百姓該死稻未熟麥未熟高梁未熟青黃兩不接送甚東西

參考注釋

老爺

[panjandrum;Your Lordships] 有勢力的人物或官員

青天大老爺

生金

(1).出產黃金。《韓非子·內儲說上》:“ 荊 南之地、 麗水 之中生金。”《南史·夷貊傳上·林邑國》:“其國有金山,石皆赤色,其中生金。”

(2).未經冶煉的丹砂、金砂。 唐 王建 《尋李山人不遇》詩:“生金有氣尋還遠,仙藥成窠見即移。”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金石·金》﹝集解﹞引 陶弘景 曰:“金之所生,處處皆有。 梁 、 益 、 寧 三州多有,出水沙中,作屑,謂之生金。”

(3).金礦石之一種。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金石一·金》:“毒金即生金,出 交 廣 山石內,赤而有大毒,sha5人,煉十餘次,毒乃已。”

銀錢

[money] 金錢、財富

紅白

(1).紅的和白的。形容色彩鮮明美麗。 唐 韓愈 《寒食出遊》詩:“邇來又見桃與梨,交開紅白如爭競。” 唐 杜牧 《念昔游》詩:“半醒半醉游三日,紅白花開山雨中。”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一:“也沒首飾鉛華,自然沒包彈。淡浄的衣服兒,扮得如法,天生更一段兒紅白,便 周昉 的丹青怎畫?”

(2).紅事和白事。指嫁娶喪葬之事。《紅樓夢》第五五回:“或有婚喪紅白等事, 王夫人 賀弔迎送,應酬不暇。” 趙樹理 《邪不壓正》:“這地方的風俗,遇了紅白大事,客人都吃兩頓飯--第一頓是湯飯,第二頓是酒席。”

(3).象徵革命的和反動的。 曹靖華 《飛花集·風雨六十年》:“那時,負責同志懇切叮囑道:‘環境複雜,鬥爭嚴酷,紅白難辨,凡事務必細心沉著,機智而果決。’”

一把抓

(1) [take everything into one’s own hands]∶指同時掌握許多工作,對什麼事都不放手,都要自己管

(2) [try to tackle all problems at once regardless of their relative importance]∶作事不分輕重緩急,一齊下手

不分

(1).不服氣;不平。《南齊書·王僧虔傳》:“ 庾征西 翼 書,少時與 右軍 齊名, 右軍 後進, 庾 猶不分。” 宋 梅堯臣 《龍柏》詩:“苦練不分顏色近,紫荊未甘開謝遲。” 古直 《雜感寄楚傖一廠》詩:“蓴鱸不分因秋起,塊壘生憎借酒澆。”

(2).不料。 唐 陳陶 《水調詞》之二:“容華不分隨年去,獨有妝樓明鏡知。” 明 湯顯祖 《牡丹亭·移鎮》:“天下事,鬢邊愁,付東流。不分吾家小 杜 ,清時醉夢 揚州 。” 清 朱彝尊 《詠古》詩之一:“ 漢皇 將將屈群雄,心許 淮陰 國士風。不分後來輸 絳 , 灌 ,名高一十八元功。”

(1).不分散。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結構》:“作傳奇者,能以頭緒忌繁四字,刻刻關心,則思路不分,文情專一。”

(2).不分別,不分辨。 和谷岩 《茶花艷》八:“不要一出事就不分青紅皂白的狠抓,那樣難免會出問題的。”

南北

(1) [north and south]∶北方和南方

(2) [from north to south]∶南端到北端之間的距離

小百姓

普通百姓。 元 關漢卿 《魯齋郎》楔子:“你是個小百姓,我怎么肯虧你。”《老殘遊記》第十三回:“這兩樣東西就是殺這幾十萬人的一把大刀!可憐俺們這小百姓那裡知道呢!” 魯迅 《準風月談·二醜藝術》:“這二花臉,乃是小百姓看透了這一種人,提出精華來,制定了的腳色。”

該死

[口] [hell’s bells] 表示埋怨厭惡焦灼或憤恨惱怒的話語

該死,我早把這事忘了

趕緊追趕那個該死的搶劫犯

高梁

(1).高橋。《韓非子·外儲說右下》:“ 茲鄭子 引輦上高梁而不能支。 茲鄭 踞轅而歌,前者止,後者趨,輦乃上。”

(2).屋樑。 晉 傅玄 《琵琶賦》:“素手紛其若飄兮,逸響薄於高梁。”

(3).高挺。《醒世姻緣傳》第十八回:“鼻相不甚高梁,眼睛有些凹塌。”

(4).即膏粱。高,通“ 膏 ”;梁,通“ 粱 ”。《素問·生氣通天論》:“高梁之變,足生大丁。” 王冰 註:“高,膏也;梁,粱也。”參見“ 膏粱 ”。

青黃

(1).青色和黃色。《楚辭·九章·橘頌》:“緑葉素榮,紛其喜兮。曾枝剡棘,圓果摶兮。青黃雜糅,文章爛兮。” 王逸 註:“言橘葉青,其實黃,雜糅俱盛,爛然而明。” 宋 范成大 《晚步東郊》詩:“水墨依林寺,青黃負郭田。”

(2).又指黃中帶青。形容不健康的臉色。 張天翼 《仇恨》:“每張青黃的臉上沒了先前的興奮。”

(3).泛指色彩。 漢 王充 《論衡·別通》:“人目不見青黃曰盲,耳不聞宮商曰聾,鼻不知香臭曰癕。”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物色》:“凡摛表五色,貴在時見,若青黃屢出,則繁而不珍。” 宋 蘇舜欽 《上執政啟》:“匠者得溝中之斷木,飾以青黃。”

(4).謂用彩色加以修飾。語出《莊子·天地》:“百年之木,破為犧尊,青黃而文之,其斷在溝中。” 唐 韓愈 《祭柳子厚文》:“凡物之生,不願為材。犧尊青黃,乃木之災。” 宋 蘇軾 《謝中書舍人啟》:“溝中不願於青黃,爨下無心於宮徵。”

(5).指四時之樂。《漢書·禮樂志》:“靈安留,吟青黃。” 顏師古 註:“青黃,謂四時之樂也。”

(6).猶言是非、黑白。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卻奩》:“偏是咱學校朝堂,混賢奸不問青黃。”

東西

(1) [thing]∶泛指各種具體或抽象的事物

吃東西

寫東西

(2) [people and animal]∶特指人或動物(常含喜愛或厭惡的情感)

這小東西真可愛

媽,別理這東西,小心吃了他們的虧。——曹禺《雷雨》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