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藝重名山,與諸君夏屋同居,豈徒月夕風晨,煮酒湖濱開社會; 抽帆離宦海,笑太守春婆一夢,贏得棕鞋芒襪,扶筇花外聽書聲。

名人名家書院

對聯全文

上聯:講藝重名山,與諸君夏屋同居,豈徒月夕風晨,煮酒湖濱開社會;
下聯:抽帆離宦海,笑太守春婆一夢,贏得棕鞋芒襪,扶筇花外聽書聲。

對聯備註:

(清-薛時雨《崇文書院講堂聯》;薛時雨題浙江崇文書院)

參考注釋

講藝

講論六藝。《後漢書·樊準傳》:“及 光武皇帝 受命中興,羣雄崩擾,旌旗亂野,東西誅戰,不遑啟處,然猶投戈講藝,息馬論道。”《文選·顏延之<皇太子釋奠會作>》:“國尚師位,家崇儒門,稟道毓德,講藝立言。” 李善 註:“《西都賦》曰:‘講論乎六藝。’”《魏書·儒林傳·常爽》:“是故 季路 勇士也,服道以成忠烈之概; 寧越 庸夫也,講藝以全高尚之節。”

重名

[of great renown] 很大的名望

重名之下,其實難副

諸君

(1) [ladies and gentlemen] 各位

諸君!敵人遠我,欲以火器困我也。——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2) 又

諸君無意則已。

夏屋

(1).大俎,大的食器。《詩·秦風·權輿》:“於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無餘。” 毛 傳:“夏,大也。” 鄭玄 箋:“屋,具也。”一說指大屋。參閱 孔穎達 疏。

(2).大屋。《楚辭·大招》:“夏屋廣大,沙堂秀只。” 王逸 註:“言乃為魂造作高殿峻屋,其中廣大。”《禮記·檀弓上》:“見若覆夏屋者矣。” 鄭玄 註:“夏屋,今之門廡也,其形旁廣而卑。” 南朝 梁 劉孝標 《辯命論》:“瑤臺夏屋,不能悅其神。” 清 蒲松齡 《聊齋誌異·錦瑟》:“行次,遙見夏屋中有燈火,趨之。”

同居

(1) [live together]∶同住一處

同居的犯人鬧絕食

(2) [cohabit]

(3) 指夫妻一起生活

夫妻同居五台山

(4) 常指未經履行法定結婚儀式而共同生活

他同他所認識的另一個少女同居

豈徒

難道只是;何止。《孟子·公孫丑下》:“古之君子,其過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見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豈徒順之,又從為之辭。”《後漢書·杜喬傳論》:“夫稱仁人者,其道弘矣!立言踐行,豈徒徇名安己而已哉。” 宋 葉適 《紀年備遺序》:“相與論舊事,追念愴然。然則 文昭 豈徒以博習自是而已哉!” 明 李東陽 《送王公濟歸武昌歌》:“豈徒文思比 唐 勃 ,應遣頌聲如 漢 褒。” 陳毅 《頤和園“五一”春遊紀盛》詩:“集體歡樂如海,豈徒車水馬龍!”

月夕

(1) [night with moonlight]∶月夜

花晨月夕

(2) [last few days of a month]∶月末

煮酒

(1).燙酒。 元 薩都剌 《寒夜與王記室宴集》詩:“玉奴燭剪落燕尾,銀瓶煑酒浮鵞黃。”

(2).熱的酒。 宋 蘇軾 《贈嶺上梅》詩:“且趁青梅嘗煮酒,要看細雨熟黃梅。”《三國演義》第二一回:“ 玄德 心神方定。隨至小亭,已設樽俎:盤置青梅,一樽煮酒。”

湖濱

(1) [lakefront]∶通常指已經開發並有建築物的臨湖土地

(2) [lakeside]∶湖周圍的地方

社會

(1) [society]

(2) 一定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構成的整體

(3) 泛指由於共同利益而互相聯繫起來的人群

(4) [mass organization]∶指社團

(5) [a religious festival with parades of idols,stilts,floats,etc.]∶古時社日舉行的賽會

宦海

[official circles;officialdom] 官場;喻為官如同海水似的起伏跌盪

宦海風波,實難久戀。——《儒林外史》

太守

[prefect] 漢朝設立的一郡最高行政主管官吏。隋唐後的刺史、知府也別稱太守

太守即遣人。——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

太守自謂也。——宋· 蘇軾《教戰守》

太守與客來飲。

太守宴也。

贏得

[win;gain an advantage;come by;obtain] 獲得

贏得倉皇北顧。——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贏得獨立

聽書

[listen to storytelling] 聽說書人說書

咱們不看戲,到茶館裡聽書吧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