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看那座上觀自在真堪度眾 試問這心頭思無邪方好皈依

名勝台灣12字對聯

對聯全文

上聯:請看那座上觀自在真堪度眾
下聯:試問這心頭思無邪方好皈依

對聯備註:

(台灣台北龍山寺中殿)

參考注釋

自在

觀世音 的別名。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烏仗那國》:“中有 阿嚩盧枳低溼伐羅菩薩 像。”註:“ 唐 言 觀自在 。” 元 喬吉 《新水令·閨麗》套曲:“人説 觀自在 活菩薩,堪夸。 普陀山 幾時曾到他,更隔著海角天涯。”《紅樓夢》第八八回:“老太太因《心經》是更要緊的, 觀自在 又是女菩薩,所以要幾個親丁,奶奶,姑娘們寫上三百六十五部。”參見“ 觀世音 ”。

試問

(1).試著提出問題試探性地問。《晉書·孫綽傳》:“沙門 支遁 試問 綽 :‘君何如許?’” 唐 牛僧孺 《玄怪錄·張左》:“ 左 甚異之,試問所從來,叟但笑而不答。” 清 王夫之 《上蔡威函先生》詩:“白苹秋色里,試問採蓮津。”

(2).試著提出問題。用於質問對方或者表示不同意對方的意見。 宋 蘇軾 《又和劉景文韻》:“試問壁間題字客,幾人不為看花來?”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上·結構》:“試問當年作者,有一不肖之人、輕薄之子厠於其間乎?” 許地山 《危巢墜簡》:“試問亘古以來這第一流人物究竟有多少?”

(3).考問。《新唐書·文藝傳中·李邕》:“未幾辭去, 嶠 驚,試問奧篇隱帙,了辯如響, 嶠 嘆曰:‘子且名家!’”《宋史·選舉志三》:“諸正名學生有試問《景祐新書》者,諸判局闕而合差,諸秤漏官五年而轉資者,無不屬於祕書。”《元史·選舉志一》:“以《通鑑節要》用 蒙古 語言譯寫教之,俟生員習學成效,出題試問,觀其所對精通者,量授官職。”

心頭

[mind; heart] 胸口

思無邪

心無邪意;心歸純正。《詩·魯頌·駉》:“思無邪,思馬斯徂。” 鄭玄 箋:“思遵 伯禽 之法,專之無復邪意也。”《論語·為政》:“《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邢昺 疏:“為政之道,在於去邪歸正。” 唐 柳宗元 《鐃歌鼓吹曲·吐谷渾》:“凱族獻清廟,萬國思無邪。”

皈依

[the ceremony of proclaiming sb.a Buddhist] 佛教名詞信仰佛教者的入教儀式。因對佛、法、僧三寶表示歸順依附,故亦稱“三皈依”

始覺浮生無住著,頓今心地欲皈依。——唐· 李須《宿營么禪房聞梵》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