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竦亭高,頻歲秋獲春耕,民隱都經眼過; 雲開塔峙,一時撫今追昔,余懷樂與人同。

名人名家

對聯全文

上聯:石竦亭高,頻歲秋獲春耕,民隱都經眼過;
下聯:雲開塔峙,一時撫今追昔,余懷樂與人同。

對聯備註:

(清-汪福安《今我亭聯》)

參考注釋

頻歲

連年。《後漢書·趙孝王良傳》:“十三年,降為 趙公 ,頻歲來朝。”《晉書·李特載記》:“ 元康 中, 氐 齊萬年 反, 關 西擾亂,頻歲大飢,百姓乃流移就穀,相與入 漢川 者數萬家。”

秋獲

秋季收割莊稼。 漢 晁錯 《說文帝令民入粟受爵》:“﹝農夫﹞春耕、夏耘、秋穫、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給繇役……四時之間,亡日休息。” 北周 庾信 《和張侍中述懷》:“ 渭 濱觀坐釣,谷口看秋穫。” 唐 張九齡 《奉和聖制送十道採訪使及朝集使》:“行矣當自強,春耕庶秋穫。”《金史·郭文振傳》:“ 文振 招降 太原 東山 二百餘村,遷老幼于山寨,得壯士七千,分駐營柵,防護秋穫。”

春耕

[spring ploughing] 春季播種之前,翻鬆土

春耕大忙季節

民隱

民眾的痛苦。《國語·周語上》:“先王非務武也,勤恤民隱而除其害也。” 韋昭 註:“隱,痛也。” 南朝 宋 顏延之 《赭白馬賦》:“振民隱,脩國章。” 清 姚鼐 《聖駕南巡賦》序:“皇帝承基,至仁究物,念東南之幽阻,懼民隱之不聞。” 鄭觀應 《盛世危言·日報》:“太史採風,行人問俗,所以求通民隱達民情者,如是其亟亟也。”

經眼

過目。 明 袁宏道 《十二月十八日至蘄陽舍舟》詩之十二:“峰峰雪點綴,曲曲水蒼寒。卻似曾經眼, 王維 畫上看。” 清 孫枝蔚 《夏日同前民無言南宮泛舟至平山觀音閣》詩:“興衰飽經眼,又見古 雷塘 。”

一時

(1) [period of time]∶一個時期

此一時彼一時

一時多少豪傑。——宋·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2) [for a sort while;temporary;momentary]∶短時間

一時半刻

一時紉。——《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一時從者千人。——清·邵長蘅《青門剩稿》

(3) [at the same time]∶同一時候。

一時收禽(一時:同時。禽:通“擒”。收禽:逮捕奸黨)。——《後漢書·張衡傳》

一時皆下。——唐·李朝威《柳毅傳》

一時齊發,眾妙畢備。——《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4) [a little while]∶一些時候

攻一時。——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撫今追昔

[evoke memories of the past at the sight of the present] 面對當前情景而追憶往事

往往撫今追昔,物是人非,不免悵然而返。——《花月痕》

余懷

無窮的懷念。 清 大汕 廠翁 《海外紀事》卷四:“特遣副寺僧持瓣香勺水,畧敍輓歌,申奠於太翁之靈,並惟賢公節哀zi1-1慰。餘懷縷縷,未盡筆舌。”

與人

合乎民意取得人心。《國語·越語下》:“持盈者與天,定傾者與人,節事者與地。” 韋昭 註:“與人,取人之心也。”《管子·形勢》:“持滿者與天,安危者與人。” 尹知章 註:“能安危者,則與人合。”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