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世重興武七德; 諸君同負史三長。

名人名家集字7字對聯

對聯全文

上聯:聖世重興武七德;
下聯:諸君同負史三長。

對聯備註:

(清-俞樾《集字聯》)

對聯聖世重興武七德; 諸君同負史三長。書法欣賞

聖世重興武七德; 諸君同負史三長。對聯書法作品欣賞
對聯【聖世重興武七德; 諸君同負史三長。】書法集字作品欣賞

參考注釋

聖世

猶新地。 漢 王充 《論衡·須頌》:“涉聖世不知聖主,是則盲者不能別青黃也。” 晉 葛洪 《抱朴子·擢才》:“且夫愛憎好惡,古今不均……故聖世之良榦,乃闇俗之罪人也。”《南史·庾仲文傳》:“令 賈誼 、 劉向 重生,豈不慷慨流涕於聖世邪!” 宋 王安石 《試院中五絕句》之一:“聖世選才終用賦,白頭來此試諸生。” 明 屠隆 《綵毫記·拜官供奉》:“聖世際昇平,車書九州,笙歌萬井。”

七德

(1).指武功的七種德行。《左傳·宣公十二年》:“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眾、豐財者也。故使子孫無忘其章……武有七德,我無一焉,何以示子孫?”《梁書·武帝紀》:“大司馬攸縱自天,體茲齊聖,文洽九功,武苞七德。” 唐 柳宗元 《柳州賀破東平表》:“五兵永戢,七德無虧。” 明 楊慎 《鳳賦》:“覽七德,律五音,通天祉,應地靈。”

(2).指文治的七種德行。《國語·周語中》:“尊貴、明賢、庸勛、長老、愛親、禮新、親舊……若七德離判,民乃攜貳。” 韋昭 註:“七德,謂尊貴至親舊也。”

(3).指詩歌的七種特性。 唐 皎然 《詩式·詩有七德》:“一識理,二高古,三典麗,四風流,五精神,六質乾,七體裁。”

(4). 隋 唐 時舞名。又樂曲名。《隋書·音樂志上》:“帝御茶果,太常丞跪請進舞《七德》,繼之《九序》。”《舊唐書·音樂志一》:“癸巳,奏《七德》、《九功》之舞,觀者見其抑揚蹈厲,莫不扼腕踴躍,凜然震竦。”《舊唐書·音樂志一》:“立部伎內《破陣樂》五十二遍,修入雅樂,祇有兩遍,名曰《七德》。”參見“ 七德舞 ”。

諸君

(1) [ladies and gentlemen] 各位

諸君!敵人遠我,欲以火器困我也。——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2) 又

諸君無意則已。

三長

(1). 北魏 地方基層行政官吏黨長、里長、鄰長的合稱。《魏書·高祖紀下》:“初立黨、里、鄰三長,安民戶籍。”《魏書·食貨志》:“ 魏 初不立三長,故民多蔭附。”

(2).陰陽家指年月日之首。《隋書·藝術傳·蕭吉》:“《陰陽書》云:‘年命與歲月合德者,必有福慶。’《洪範傳》云:‘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主王者。’經書並謂三長,應之者,延年福吉。”《隋書·藝術傳·蕭吉》:“而本命為九元之先,行年為三長之首,並與歲月合德。”

(1).三種長處。《舊唐書·劉子玄傳》:“史才須有三長,世無其人,故史才少也。三長,謂才也,學也,識也。” 宋 陸游 《史院書事》詩:“皇祖聖謨高萬古,諸賢直筆擅三長。”

(2). 漢 郭篤 、 王宏 、 平陶 三人表字皆有“長”字,合稱“三長”。 宋 馬永易 《實賓錄》卷三:“ 郭篤 字 長信 ,與從舅 扶風郡 王宏 字 長文 , 平陶 字 長材 相善,並知名,海內號 太原 有‘三長’焉。”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