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蟲薄小技不為,叱王尊馭,乘宗愨風,九萬里經緯胸羅,記使節揚休,在宣德意、正疆圻、持體統; 趨鯉奉大賢之訓,纂叔重編,校康成注,八千卷丹黃手訂,想史官承詔,宜列名臣、兼文苑、合儒林。

輓聯名人名家

對聯全文

上聯:雕蟲薄小技不為,叱王尊馭,乘宗愨風,九萬里經緯胸羅,記使節揚休,在宣德意、正疆圻、持體統;
下聯:趨鯉奉大賢之訓,纂叔重編,校康成注,八千卷丹黃手訂,想史官承詔,宜列名臣、兼文苑、合儒林。

對聯備註:

(清-丁驤《挽曾紀澤聯》)

參考注釋

雕蟲

(1).比喻從事不足道的小技藝。常指寫作詩文辭賦。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詮賦》:“雖讀千賦,愈惑體要。遂使繁華損枝,膏腴害骨,無責風軌,莫益勸戒。此 揚子 所以追悔於雕蟲,貽誚於霧縠者也。” 唐 李賀 《南園》詩之六:“尋章摘句老雕蟲,曉月當簾掛玉弓。”《三國演義》第四三回:“若夫小人之儒,惟務雕蟲,專工翰墨青春作賦,皓首窮經,筆下雖有千言,胸中實無一策。” 清 曾國藩 《致劉孟容書》:“今世雕蟲小夫,既溺於聲律繢藻之末,而稍知道者,又謂讀聖賢書,當明其道,不當究其文字。”

(2).指詩文詞賦。《北齊書·邢邵傳》:“ 邵 雕蟲之美,獨步當時。”《隋書·薛道衡傳》:“ 江 東雅好篇什, 陳 主尤愛雕蟲。”參見“ 雕蟲篆刻 ”。

(3).比喻技藝低下。《水滸傳》第六三回:“大刀 聞達 不知量,狂言逞技真雕蟲!”

彫蟲:指寫作詩文辭賦。《北史·薛道衡傳》:“ 江 東雅好篇什, 陳主 尤為彫蟲, 道衡 每有所作,南人無不吟誦焉。” 唐 張說 《季春下旬詔宴薛王山池序》:“ 長卿 消渴,覺含毫之轉遲; 子云 老大,見彫蟲之都廢。”參見“ 彫蟲篆刻 ”。

不為

(1).不做;不乾。《詩·衛風·淇奧》:“善戲謔矣,不為虐兮。”《孟子·梁惠王上》:“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 宋 曾鞏 《寄歐陽舍人書》:“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為;又以其子孫之所請也,書其惡焉則人情之所不得,於是乎銘始不實。”

(2).謂收成不好。《墨子·雜守》:“令民家有三年畜蔬食以備湛旱、歲不為。” 王念孫 《讀書雜誌·墨子六》:“‘歲不為’,猶《玉藻》言年不順成也。”《淮南子·本經訓》:“是故上下離心,氣乃上蒸,君臣不和,五穀不為。” 高誘 註:“不為,不成也。”

(3).不算,不是。 南朝 宋 顏延之 《陶徵士誄》:“夫璿玉致美,不為池隍之寶;桂椒信芳,而非園林之實。”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先破後承,始開終結,內分八股,股股相對繩墨不為不嚴矣。”

(1).不因為。《荀子·天論》:“天行有常,不為 堯 存,不為 桀 亡。” 漢 東方朔 《答客難》:“天不為人之惡寒而輟其冬,地不為人之惡險而輟其廣,君子不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 宋 周邦彥 《浣溪沙》詞:“不為蕭娘舊約寒,何因容易別 長安 。”

(2).不為了。《漢書·揚雄傳下》:“蓋聞聖主之養民也,仁霑而恩洽,動不為身。” 顏師古 註:“言憂百姓也。”

王尊馭

見“ 王尊叱馭 ”。

萬里

萬里(1916- ) : 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山東東平人。1936年加入中國gong66黨。曾任冀魯豫地委書記、南京市軍管會經濟部部長。建國後,任西南政委員會城市建設部部長、中共北京市委書記兼北京市副市長、鐵道部部長、中共安徽省委第一書記、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務院副總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

經緯

(1) [longitude and latitude]∶經線和緯線

(2) [main threads; principle; method]∶比喻線索、條理、秩序

經緯萬端

(3) [plan and administer]∶規劃治理

經緯其民

(4) [Confucian classics and books about charms]∶古代指經書和緯書

胸羅

胸中羅列著。指有廣博的知識、才能或遠大的理想、抱負。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華陽博議上》:“彼皆目下十行,胸羅萬卷,旁蒐廣擷,集厥大成,名世之稱,良非襲取。”《鏡花緣》第六回:“不但才情敏捷,而且語句清新,真是胸羅錦繡,口吐珠璣。” 太平天囯 洪仁玕 《止戈》詩:“志頂江山心欲奮,胸羅宇宙氣潛吞。”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五章:“你這樣氣量窄,將來如何能獨當一面,肩挑五嶽,胸羅百川,統帥百萬大軍!”

使節

(1) [minister;diplomatic envoy]∶一國派駐另一國的外交代表;一國派往另一國辦事的代表

得任命大使、其他政府使節和領事

(2) [tally]∶古時指使者所持的符節

揚休

謂陽氣生養萬物。揚,通“ 陽 ”。《禮記·玉藻》:“頭頸必中,山立,時行,盛氣顛實揚休,玉色。” 鄭玄 註:“揚,讀為陽……盛聲中之氣,使之闐滿,其息若陽氣之休物也。” 孔穎達 疏:“使氣息出外,如盛陽之氣生養萬物也。”

德意

布施恩德心意。《周禮·秋官·掌交》:“道王之德意志慮,使鹹知王之好惡。” 宋 岳飛 《奏招曹成不服乞進兵札子》:“比年羣盜競作,朝廷務廣德意,多命招安。” 宋 陳亮 《義烏縣減酒額記》:“是固所以宣天子之德意,而入民之骨髓也。”《清史稿·禮志九》:“降者膝行詣壇下,俛首乞命,經略宣上德意,量加賞賚。” 歐陽予倩 《李秀成》第三幕:“這件袍賜給你,你要體朕的德意。”

疆圻

(1).猶疆界。 前蜀 杜光庭 《皇太子青城山修齋詞》:“定 蜀 漢 之疆圻,扼 黔 巫 之襟帶。”

(2).邊疆。借指封疆大吏。 清 陳康祺 《燕下鄉脞錄》卷三:“家傳方略,勇敢性成,連任疆圻,多所籌畫。”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武昌起義清方檔案·清吏條陳》:“又前 兩廣 總督 岑春煊 頗有知兵之名,久任疆圻,威望夙著。”

體統

(1) [decorum;decency;propriety]∶指體制、格局規矩

我曾寫過的第一部真正體統的故事

被報紙專欄認為不成體統的許多論題,在理髮館的氣氛中卻被認為是合適的

(2) [forms and arrangement]∶指文章的體裁、條理

體統各殊

大賢

[sage;a man of great talent and great virtue] 非常道德才能的人

大賢之深謀遠慮,豈庸人所及哉。——宋· 司馬光《訓儉示康》

康成

漢 鄭玄 之字。《後漢書·鄭玄傳》:“ 鄭玄 ,字 康成 , 北海 高密 人也。” 唐 劉長卿 《送鄭說之歙州謁薛侍御》詩:“嘗聞 馬南郡 ,門下有 康成 。” 宋 司馬光 《為龐相公讓明堂加恩第二表》:“ 崑崙 倣玉帶之圖,路寢采 康成 之義。”

卷丹

百合科。多年生草本。葉披針形。花下垂,橘紅色,上有紫黑色斑點,向外反卷,故名。我國 長江 下游各地多栽培供觀賞。花含芳香油,可提取卷丹花浸膏。地下鱗莖似百合,可供食用,亦供藥用。參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菜二·百合》、 清 吳其濬 《植物名實圖考·蔬·卷丹》。

黃手

方言。猶言強迫性的手段。川劇《拉郎配》第五場:“ 張宣 秀才,你不答應啥,我就要下‘黃手’囉。”原註:“下黃手--不講情面,武力強迫之意。”

史官

[historiographer] 被任命撰寫一個國家、集團或機構的歷史或系統地記載它們的人;也指古代朝廷中負責整理編纂前朝史料史書和蒐集記錄本朝史實的官員

承詔

奉詔旨。《說文解字·敘》引《蒼頡篇》:“幼子承詔。”《新唐書·百官志二》:“四夷朝見,則承詔勞問。臨軒命使冊皇后、皇太子,則承詔降宣命。”

名臣

有名的賢臣。《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 張廷尉 方今天下名臣。”《文選·袁宏<三國名臣序贊>》 唐 呂延濟 題註:“名臣,謂有賢才,立功業,垂名於後代者也。” 宋 梅堯臣 《謹賦》詩:“往往得遺逸,烜赫見名臣。” 清 張穆 《與陳頌南書》:“古今必無徼倖之名臣循吏也。” 魯迅 《墳·論“ta66的!”》:“身分也高了,家譜也修了,還要尋一個始祖,不是名儒便是名臣。”

文苑

[literary world] 文人聚集的地方;文壇

晉世文苑,足儷 鄴都。——《文心雕龍·才略》

儒林

[academic circles] 儒家學者之群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