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學踵儀徵太傅,更有大焉,洵嶺嶠百世之師,顏歡寒士,長留廣廈千間,惟慚後樂先憂,佛時諄勖為文正; 易名媲湘陰爵侯,夫何疑者,慨中外兩軍相見,威震遠人,獨數諒山一役,全仗紆籌決策,將略知非短武鄉。

輓聯名人名家

對聯全文

上聯:勸學踵儀徵太傅,更有大焉,洵嶺嶠百世之師,顏歡寒士,長留廣廈千間,惟慚後樂先憂,佛時諄勖為文正;
下聯:易名媲湘陰爵侯,夫何疑者,慨中外兩軍相見,威震遠人,獨數諒山一役,全仗紆籌決策,將略知非短武鄉。

對聯備註:

(清-羅獻寶《挽張之洞聯》)

參考注釋

勸學

[encourage learning;urge sb. to attend school] 勉勵人學習;鼓勵人努力學習

太傅

[a power offical] 官名。三公之一,職很高

遣太傅齎黃金。——《戰國策·齊策四》

嶺嶠

[the Five Ridges] 五嶺的別稱

百世之師

世世代代的老師,指才德高尚而永遠可為人師表的人。

寒士

(1) [a poor scholar]∶出身低微的讀書人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唐·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2) [poor people]∶貧困的人

廣廈

[large house;huge buiding] 高大的房屋

為文

[write;compose] 成文,成字

為文猶可識。——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易名

(1).指古時帝王、公卿、大夫死後朝廷為之立諡號。《禮記·檀弓下》:“ 公叔文子 卒,其子 戍 請諡於君,曰:‘日月有時,將葬矣,請所以易其名者。’” 南朝 梁 任昉 《齊竟陵文宣王行狀》:“易名之典,請遵前烈。”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七:“幸聖明知其始末,故九品微官獲邀易名之曠典也。”後亦有由崇仰者為死者議立謚,稱“私謚”,亦稱“ 易名 ”。 唐 韓愈 《貞曜先生志銘》:“賢者故事有易名,況士哉!” 貞曜先生 為 孟郊 之私謚。

(2).換名,改名。 宋 何薳 《春渚紀聞·天繪亭記》:“余擇勝得此亭,名曰 天繪 ,取其景物自然也。後某年某日,當有俗子易名‘ 清輝 ’,可為一笑。”

中外

[inside and outside] 裡面和外面

中外不得相救

中外交薦。——《明史》

相見

[meet] 彼此會面

整個代表團在終點站與他們相見

威震

亦作“ 威振 ”。1.使人震驚的威力或聲勢。《逸周書·時訓》:“春分之日,玄鳥至,又五日雷乃發聲,又五日始電……不始電,君無威震。”

(2).以威力或聲勢使之震動。《史記·魏公子列傳》:“當是時,公子威振天下。” 漢 王褒 《四子講德論》:“ 楚莊 有 叔孫 、 子反 ,定 江 淮 ,威震諸夏。” 晉 左思 《魏都賦》:“搦 秦 起 趙 ,威振八蕃。”《三國演義》第七四回:“ 操 ( 曹操 )大喜曰:‘ 關 某威震華夏,未逢對手;今遇 令明 ,真勁敵也。’” mao1~11*1東 《評西北大捷兼論解放軍的新式整軍運動》:“我東北野戰軍在冬季攻勢中,……殲滅大部敵人,迭克名城,威震全國。”

遠人

(1) [people who become estranged]∶疏遠的人

(2) [people who live far away from here]∶遠處的人

全仗

(1).全部的儀仗兵衛。《新唐書·儀衛志上》:“朔望及朝及蕃客辭見,加纛、矟隊,儀仗減半。凡千牛仗立,則全仗立。”

(2).應酬語。謂完全依靠。《京本通俗小說·志誠張主管》:“ 張員外 滿臉堆笑道:‘全仗作成則個。’”《紅樓夢》第六二回:“我來了,全仗你們列位扶持。” 茅盾 《子夜》三:“眼前只有 蓀翁 力量充足,我們都要全仗大力幫忙的。”

籌決

籌劃決定。《魏書·崔光傳》:“始領軍 於忠 以 光 舊德,甚信重焉,每事籌決, 光 亦傾身事之。”

將略

用兵的謀略。《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然 亮 才,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乾,優於將略。” 宋 王安石 《贈尚書工部侍郎鄭公輓辭》:“南去 伏波 推將略,北來 光祿 擅詩名。”《明史·史昭等傳贊》:“時平,則將略無由見。”

知非

(1).五十歲的代稱。《淮南子·原道訓》:“故 蘧伯玉 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謂年五十而知前四十九年之過失。後因以“知非”稱五十歲。 唐 白居易 《自詠》:“誠知此事非,又過知非年。” 宋 李清照 《<金石錄>後序》:“余自少 陸機 作賦之二年,至過 蘧瑗 知非之兩歲,三十四年之間憂患得失,何其多也?” 清 鈕琇 《觚賸·除夜覘士》:“﹝ 陳楚產 ﹞齒踰知非,始補弟子員。”

(2).省悟以往的錯誤。 唐 趙嘏 《東歸道中》詩之一:“平生事行役,今日始知非。” 寧調元 《東蛻庵三什》:“北瘦南肥各迥然,知非遙想待他年。”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