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黃後裔同心同德攜手並肩承繼神農創業精神再接再厲開華夏之新史 四海同胞共譽共榮鼎新革故恢弘民族傳統文化盡智盡忠索寰球之大同

題贈

對聯全文

上聯:炎黃後裔同心同德攜手並肩承繼神農創業精神再接再厲開華夏之新史
下聯:四海同胞共譽共榮鼎新革故恢弘民族傳統文化盡智盡忠索寰球之大同

對聯備註:

(龔焱題湖北省隨州市厲山炎帝神農故里神農文化廣場)

參考注釋

黃後

指 黃帝 。《管子·幼官》:“君服黃色,味甘味,聽宮聲,治和氣,用五數,飲於 黃後 之井。” 郭沫若 等集校引 聞一多 曰:“後,猶帝也。 黃後 即 黃帝 。”

同心同德

[be of one mind] 心、德:都指思想認識。思想認識一致、行動一致

攜手

[hand in hand] 手拉手

攜手並肩

肩承

擔當。 明 胡震亨 《唐詩談叢》卷一:“公又實以作人迪後擔子,一身肩承。”

神農

[legendary god of farming] 中國上古傳說中教人農耕,親嘗百草的人物;農業、醫藥由他開始

創業

亦作“剙業”。開創基業。 漢 張衡 《西京賦》:“ 高祖 創業,繼體承基。” 宋 陳亮 《酌古論·桑維翰》:“或難於剏業而資為聲援,或急於中興而用為輔翼。” 清 昭槤 《嘯亭雜錄·洛翰》:“ 高皇帝 創業之初,有 洛翰 者,本 劉 姓, 中原 人。” 郭小川 《他們下山開會去了》詩:“在整個創業時期,它發揮了最卓越的力量。”

精神

(1) [spirit;mind]∶指意識、思維、神志等

精神為之。——漢· 王充《論衡·訂鬼篇》

(2) 又

俱用精神。

精神復舊。——《聊齋誌異·促織》

(3) [essence]∶指內容的實質所在;主要的意義

譯者沒有體會原文的精神

(4) [vigour]∶活力;精力

精神飽滿

(5) [lively]∶活躍;有生氣

那孩子大大的眼睛很精神

(6) [will]∶意志

不撓之精神。——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犧牲精神。

再接再厲

[make persistent efforts; continue to exert oneself] 堅持不懈,毫不鬆勁,不斷前進

再接再厲,奪取更大勝利

華夏

[Hua Xia;an ancient name for China] 中國的古稱;古代漢族的自稱

四海

(1) [the whole country]∶指全國各地

四海為家

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三國志·諸葛亮傳》

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the whole world]∶指世界各地

放之四海而皆準

(3) [unconstrained]∶豪放、豁達

老牛說:“真是大手筆,四海得很”

同胞

[fellow country man;compatriot] 指同一國家或同一民族的人

台灣同胞

鼎新革故

《易·雜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舊時多以“鼎新革故”指朝政變革或改朝換代。後泛指事物的破舊立新。《參同契》卷上:“御政之首,鼎新革故。” 宋 李格非 《<洛陽名園記>序》:“配造物而相嫵媚,爭妍競巧於鼎新革故之際。”亦省作“ 鼎革 ”。 隋 許善心 《神雀頌》:“質文鼎革,沿習因成。” 唐 徐浩 《謁禹廟》詩:“鼎革固天啟,運興匪人謀。” 明 徐復祚 《投梭記·渡江》:“朝廷多故,須知鼎革天之數。” 郭沫若 《我的學生時代》:“而且在那鼎革的時期,學校多是奉行故事。”

恢弘

(1) [vast]∶寬闊;博廣

胸中幾雲夢,餘地多恢弘。——蘇軾《次韻程正輔游碧落洞》

氣度恢弘

(2) [stimulate]∶發揚

恢hong2志士之氣。——諸葛亮《出師表》

恢弘士氣

民族

[nation;nationality;people;race] 指歷史上形成的、處於不同社會發展階段的各種人的共同體

傳統文化

在一個民族中綿延流傳下來的文化。任何民族的傳統文化都是在歷史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既體現在有形的物質文化中,也體現在無形的精神文化中。如人們的生活方式風俗習慣、心理特性、審美情趣、價值觀念等。

盡忠

(1) [be fully loyal]∶竭盡忠誠

盡忠盡力

(2) [sacrifice oneself for being loyal]∶指竭盡忠誠而犧牲生命

為國盡忠

寰球

[the earth;the whole world] 整個地球;全世界

大同

[Datong] 地名,在山西省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