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懷已屆三年,小飲憶花開,萬卷樓中齊握手; 介壽方期九月,長淮驚鶴唳,八公山下黯消魂。

輓聯名人名家

對聯全文

上聯:離懷已屆三年,小飲憶花開,萬卷樓中齊握手;
下聯:介壽方期九月,長淮驚鶴唳,八公山下黯消魂。

對聯備註:

(清-方士淦《挽壽州孫國榮聯》)

參考注釋

離懷

(1).離人的思緒;離別的情懷。 唐 牟融 《客中作》詩:“異鄉歲晚悵離懷,遊子驅馳愧不才。” 宋 柳永 《夜半樂》詞:“慘離懷,空恨歲晚歸期阻。”《兒女英雄傳》第二二回:“ 鄧 褚 兩家,忙著送別,一邊行色匆匆,一邊離懷耿耿。” 賀錦齋 《安鄉軍中思弟》詩:“戰地思人人不見,離懷時逐雁西翔。”

(2).離開母體。《兒女英雄傳》第十八回:“他太夫人正要分娩,恍惚中見一隻吊睛白額虎撲進房來,吃了一驚。恰好這 紀獻唐 離懷落草。”

小飲

(1).猶小酌。場面簡單而隨便的飲酒。 唐 薛用弱 《集異記·王渙之》:“三詩人共詣旗亭,貰酒小飲。” 宋 柳永 《婆羅門令》詞:“小飲歸來初更過,醺醺醉。”《儒林外史》第十七回:“良朋相遇,豈可分途,何不到旗亭小飲三杯?”

(2).小量地飲;略飲。 宋 王應麟 《困學紀聞·諸子》:“ 傅子 曰:‘人之學者,猶渴而飲河海也。大飲則大盈,小飲則小盈。’ 伊川 謂如羣飲於河,各充其量。” 清 查慎行 《立冬日小飲》詩:“牀頭酒新熟,吾量殊易滿。小飲即頽然,西窗有餘暖。”

握手

[handshake] 通常用於會見或告別時,兩人右手相握或相握後兩手上下輕輕搖動,以表示友誼、熱情、良好祝願,或慰問,或僅系一種禮節

介壽

《詩·豳風·七月》:“為此春酒,以介眉壽。” 鄭玄 箋:“介,助也。”後以“介壽”為祝壽之詞。 清 龔自珍 《最錄南唐五百字》:“兕觥介壽,旨畜御窮。” 柳亞子 《田壽昌五十壽詩》:“ 灕水 鏖兵曾雪涕, 滬江 介壽又銜杯。”

九月

(1) [september]∶格里曆(即陽曆)每年的第九個月

(2) [the ninth moon]∶第九個太陰月

(3) [nine month]∶九個月

長淮

指 淮河 。 唐 王維 《送方城韋明府》詩:“高鳥長 淮 水,平蕪故 郢 城。” 宋 張孝祥 《六州歌頭》詞:“長 淮 望斷,關塞莽然平。” 清 顧炎武 《送歸高士之淮上》詩:“送君孤棹上長 淮 ,千里談經意不乖。”

鶴唳

(1).鶴鳴。 清 王充 《論衡·變動》:“夜及半而鶴唳,晨將旦而雞鳴。” 唐 沉佺期 《峽山賦》:“閒憑晚閣,指天外之霞飛;夢斷曉鐘,聽雲間之鶴唳。”亦指鶴鳴聲。 老舍駱駝祥子》二二:“隔著街能聽到些響亮清脆的聲兒,像從天上落下的鶴唳。”

(2).形容驚恐疑慮,自相驚擾。 唐 劉禹錫 《贈澧州高大夫司馬霞寓》詩:“殘兵疑鶴唳,空壘辨烏聲。” 宋 葉適 《高宗皇帝輓詞》之二:“鶴唳空虛警,雲生仗自移。” 明 李東陽 《氐帶箭》詩:“ 秦 鞭斷 江 江 逆流, 八公 草木皆為仇。山頭鶴唳爭回首,城南 老氐 帶箭走。”參見“ 鶴唳風聲 ”。

八公山

(1).在 安徽省 淮南市 西。相傳 漢 淮南王 劉安 曾與八公登此山,故名。 東晉 太元 八年(公元383年) 淝水 之戰, 謝玄 大敗 前秦 苻堅 兵, 堅 登 壽陽城 ,望 八公山 上草木,以為皆 晉 兵,即此。參閱《資治通鑑·晉孝武帝太元八年》。

(2).在 安徽省 和縣 北。相傳有八位仙人下棋飲酒於此,故名。 宋 開禧 間更名 殺狐岡 。參閱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江南十一·和州》。

消魂

[be overwhelmed with sorrow or joy;feel transport ed] 靈魂離散。形容極度的悲愁、歡樂、恐懼等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