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嶺雲遮,嘆天意蒼茫,不圖壯士長辭,才得成功星忽隕; 雙溪水激,聽濤聲嗚咽,端為匈奴猶在,似含遺恨海難填。

輓聯名人名家

對聯全文

上聯:萬嶺雲遮,嘆天意蒼茫,不圖壯士長辭,才得成功星忽隕;
下聯:雙溪水激,聽濤聲嗚咽,端為匈奴猶在,似含遺恨海難填。

對聯備註:

(清-蔡希邠《挽陳嘉聯》)

參考注釋

雲遮

[obnubilate] 由雲遮蓋或使暗黑

天意

(1) [will of Heaven;God's will]∶上天的意旨

(2) [emperor's intention]∶帝王的心意

蒼茫

[boundless;vast;indistinct] 空曠遼遠

蒼茫大地

暮色蒼茫

不圖

(1).不料。《論語·述而》:“子在 齊 ,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舊唐書·郭子儀傳》:“ 廣平王 入京師,老幼百萬,夾道歡叫,涕泣而言曰:‘不圖今日復見官軍。’” 清 蒲松齡 《聊齋誌異·大人》:“女子曰:‘久知兩箇為孽,不圖凶頑若此,當即除之。’”

(2).不圖謀,不想辦法。《公羊傳·莊公十三年》:“ 莊公 升壇, 曹子 手劍而從之。 管子 進曰:‘君何求乎?’ 曹子 曰:‘城壞壓境,君不圖與?’ 管子 曰:‘然則君將何求?’”

(3).不貪求,不謀求。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三:“不圖飲食,不圖茶。” 郭沫若 《羽書集·抗戰與覺悟》:“在這神聖抗戰的期中要不圖苟安,不怕犧牲,不怕打仗。”

壯士

[heroic man;vigorous man] 勇士,心雄膽壯的人;意氣豪壯而勇敢的人

壯士十年歸。——《樂府麻集·木蘭詩》

壯士不死。——《史記·陳涉世家

田橫齊之壯士。——《資治通鑑》

壯士從之。——《資治通鑑·唐紀》

長辭

(1).長別,永遠離開。 漢 王褒 《洞簫賦》:“頽唐遂往,長辭遠逝,漂不還兮。” 漢 張衡 《歸田賦》:“超埃塵以遐逝,與世事乎長辭。”

(2).死亡的婉辭。 唐 李白 《擬恨賦》:“一朝長辭,天下縞素。” 草明 《mao11教導永不忘》:“ mao11席 和我們長辭了,但是,mao11思想卻永遠照亮我國前進的道路。”

成功

[success] 獲得預期的結果,達到目的

丞相放心,乾到江左,必要成功。——《三國演義

雙溪

(1).水名。在 浙江 。附近風景幽美。 唐 李白 《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詩:“徑出 梅花橋 , 雙溪 納歸潮。” 王琦 注引 薛方山 《浙江通志》:“ 雙溪 在 金華縣 南,一曰 東港 ,一曰 南港 。 東港 之源出 東陽 之 大盆山 ,過 義烏 ,合眾流西行入縣境,又合 杭慈谿 、 白溪 、 東溪 、 西溪 、 坦溪 、 玉泉溪 、 赤松溪 之水,經 馬鋪嶺 石碕巖 ,下與 南港 會。 南港 之源出 縉雲 之 黃碧山 ,過 永康 武義 入縣境,又合 松溪 、 梅溪 之水,經 屏山 西北行,與 東港 會於城下,故曰 雙溪 。” 宋 李清照 《武陵春》詞:“聞説 雙溪 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 雙溪 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清 吳偉業 《題畫》詩之二:“不知尺許蒼茫里,誰是 雙溪 第一峯。”

(2).指 苕 霅 二溪。在 浙江 。 宋 蘇軾 《雙荷葉·湖州賈耘老小妓名雙荷葉》詞:“雙溪丹,清光偏照雙荷葉。雙荷葉,紅心未偶,緑衣偷結。”

濤聲

(1) [rote]∶浪濤拍岸的聲響

(2) [surf]∶聽起來像拍岸浪聲的某物,或被認為像拍岸浪聲的某物

嗚咽

(1) [sob;whimper]

(2) 傷心哽泣的聲音

抱公膝而嗚咽。——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行路亦嗚咽

(3) 形容水、風等的聲音淒切

逝水猶嗚咽

匈奴

[Hsiung-Nu;Hun] 古代的一個游牧民族,與 [第4、5世紀侵入歐洲的] 匈奴族有血緣關係或系同一民族,包括中國歷史上的戎族與狄族。據中國史籍記載,公元前3世紀匈奴曾占領從裏海到長城的廣大地域,並統治蒙古的大部分

恨海難填

恨海:怨恨如海;難填:難於填塞。比喻怨氣難平。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