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宗伊洛學宗閩一脈淵源承先啟後 山似屏風湖似鏡四時風月適性陶情

名勝無錫15字對聯

對聯全文

上聯:道宗伊洛學宗閩一脈淵源承先啟後
下聯:山似屏風湖似鏡四時風月適性陶情

對聯備註:

(無錫:嚴笑題封翁園)

參考注釋

伊洛

(1).亦作“ 伊雒 ”。 伊水 與 洛水 。兩水匯流,多連稱。亦指 伊 洛 流域。《國語·周語上》:“昔 伊 洛 竭而 夏 亡, 河 竭而 商 亡。” 韋昭 註:“ 伊 出 熊耳 , 洛 出 冢嶺 。 禹 都 陽城 , 伊 洛 所近。” 三國 魏 曹植 《贈白馬王彪》詩:“ 伊 洛 廣且深,欲濟川無梁。” 唐 杜甫 《北征》詩:“ 伊 洛 指掌收, 西京 不足拔。” 宋 歐陽修 《送徐生之澠池》詩:“我昔初官便 伊 洛 ,當時意氣尤驕矜。” 清 葉襄 《禹陵》詩:“泉源留儉德, 伊 洛 想神功。”

(2).指二 程 理學。參見“ 伊洛之學 ”。

學宗

《史記·孔子世家》:“ 孔子 布衣,傳十餘世,學者宗之。”後以“學宗”指學術界的領袖。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才略》:“ 荀況 學宗而象物名賦,文質相稱,固巨儒之情也。”

一脈

亦作“一脈”。1.河流或山脈的一支。 宋 惠洪 《同超然無塵飯柏林寺分題得栢字》:“勿輕一脈微,去漲萬頃澤。”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八:“ 太行 一脈走蝹蜿,莽莽畿西虎氣蹲。” 許地山 《換巢鸞鳳》:“ 和鸞 所住的屋子靠近山邊,屋後一脈流水,四圍都是竹林。”

(2).猶言一線,一縷。多用於連貫相承的事物。 元 張養浩 《秋日梨花》詩:“只知秋色千林老,爭信陽和一脈存。” 明 李贄 《與焦弱侯書》:“不知 孔子 教澤之遠,自然遍及三千七千,乃至萬萬世之同守斯文一脈者。” 清 萬玉卿瀟湘怨·撰誄》:“到今日呵,知他一脈情腸,兩下各千迴百折。” 魯迅 《華蓋集·忽然想到一》:“去年 北京 戒嚴時亦嘗恢復殺頭,雖延國粹於一脈乎,而亦不可謂非天下奇事之三也。”

(3).親族、師弟、詩文等前後相承的一系。《二刻拍案驚奇》卷三:“﹝ 娃娘 ﹞亦且認是自家中表兄妹一脈,甜言軟語,更不羞澀。” 清 鄭燮 《范縣署中寄舍弟墨》:“南門六家, 竹橫港 十八家, 下佃 一家,派雖遠,亦是一脈。” 清 阮元 《書梁昭明太子文選序後》:“是《四書》排偶之文,真乃上接 唐 、 宋 四六為一脈,為文之正統也。”

(4).中醫指一種脈象。《素問·陰陽別論》“凡陽有五,五五二十五陽” 唐 王冰 註:“五陽謂五臟之陽氣也。五臟應時,各形一脈,一脈之內,包總五臟之陽,五五相乘,故二十五陽也。”

淵源

[source;origin] 源流,本原

測其淵源,覽其清濁,未有厲俗獨行若寧者也。——《三國志·管寧傳》

事物淵源

承先啟後

[inherit the past and usher in the future;to carry on the past heritage and open up the future] 承接前人的,開創今後的。多用於事業、學問方面。也說“承前啟後”

屏風

(1).室內陳設。用以擋風或遮蔽的器具,上面常有字畫。《史記·孟嘗君列傳》:“ 孟嘗君 待客坐語,而屏風后常有侍史,主記君所與客語,問親戚居處。” 唐 劉餗 《隋唐嘉話》卷中:“ 太宗 令 虞監 寫《烈女傳》以裝屏風,未及求本,乃暗書之,一字無失。” 清 李漁 《玉搔頭·抗節》:“只好算個畫裡鴛鴦,便做他屏風上的侍妾。” 茅盾 《手的故事》:“ 陸紫翁 和 周老九 挑中了右面那架屏風背後的好地方,悄悄說著話。”

(2).即荇菜。又名鳧葵,莖呈紫色。《楚辭·招魂》:“紫莖屏風,文緣波些。” 王逸 註:“屏風,水葵也。” 洪興祖 補註引《本草》:“鳧葵,即莕菜,生水中,俗名水葵。”

(3).中草藥防風的別名

四時

(1).四季。《易·恆》:“四時變化而能久成。”《禮記·孔子閒居》:“天有四時,春秋冬夏。” 前蜀 韋莊 《晚春》詩:“萬物不如酒,四時唯愛春。”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二:“ 靖康 初,京師織帛及婦人首飾衣服,皆備四時。”

(2).指一年四季的農時。《逸周書·文傳》:“無殺夭胎,無伐不成材,無墯四時,如此十年,有十年之積者王。”《淮南子·本經訓》:“四時者,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取予有節,出入有時,開闔張歙,不失其敘,喜怒剛柔,不離其理。”

(3).指一日的朝、晝、夕、夜。《左傳·昭公元年》:“君子有四時,朝以聽政,晝以訪問,夕以修令,夜以安身。”

(4).樂舞名。 漢文帝 作。《漢書·禮樂志》:“ 孝文廟 奏《昭德》、《文始》、《四時》、《五行》之舞。”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樂府》:“《武德》興乎 高祖 ,《四時》廣於 孝文 。”參見“ 四時舞 ”。

風月

(1) [gentle breeze and bright moonlight]∶本指清風明月

初秋涼夕,風月甚美。——《南史·褚彥回傳》

(2) [matters concerning a love;seductive arts of a woman]∶男女情愛

如今長大了,漸知風月。——《紅樓夢》

適性

稱心,合意。 漢 劉向 《列仙傳·安期先生》:“寥寥 安期 ,虛質高清,乘光適性,保氣延生。” 宋 蘇轍 《寒食游南湖》詩之一:“適性逢樽酒,開懷挹友生。” 徐志摩 《我所知道的康橋》:“你能想像更適情更適性的消遣嗎?”

陶情

(1).怡悅情性。 唐 賈島 《和劉涵》:“陶情惜清澹,此意復誰攀。” 宋 王安石 《寄李士寧先生》詩:“渴愁如箭去年華,陶情滿滿傾榴花。”《警世通言·王嬌鸞百年長恨》:“﹝ 廷章 ﹞對 王翁 道:‘表妹之疾,是抑鬱所致,常須於寬敞之地,散步陶情,更使女伴勸慰,開其鬱抱,自當勿藥。’” 清 洪昇 《長生殿·偷曲》:“逞風魔少年逸興,借曲中妙理陶情。”

(2).謂男女歡會調情。 元 張可久 《一枝花·攜美人湖上歸》套曲:“想當年 小小 ,問何處卿卿。 東坡 才調, 西子 娉婷,總相宜千古留名。咱兩個謾相邀此地陶情。” 清 嚴虞惇 《艷囮》:“ 明 萬歷 之末,上倦於勤,不坐朝,不閲章奏,輦下諸公亦泄泄沓沓。然間有陶情花柳者,一時教坊婦女,競尚容色,投時好以博貲財。”《何典》第六回:“那男子並無怕懼,反喝道:‘我公子在此陶情作樂,你是甚么野鬼,敢來閒多管!’”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